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镇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实际工作中,产品发出后,除了因品种、质量等不符合购货方要求,给予一定比例价的销售折扣与折让外,还有为及时回笼货款而给购货方一定比例的回报,通常称为“销售回扣”,销售回扣与销售折扣、折让方式不同,回扣的性质也不相同。销售折扣分为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商业折扣是从货物规定的价格中扣减一定的数额,扣减后的净额为实际销售价格,扣减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而现金折扣则是为推销商品、及早收回销售货款而给购货方货款的扣减额、购货方在规定条件下支付货款,提供“折扣折让证明单”,可获的该项的现…  相似文献   

2.
澄清对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的误解张相林执行新的会计制度以来,不少企业的厂长,经理及业务推销人员将制度中规定的销售折扣、销售折让片面的理解为“允许企业在赊销业务中对购货方给予回扣”。这种理解的“回扣”是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不讲方式的,使得在某些购销业务...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回扣”说开去文/张瑞宏企业“回扣”问题由来已久。以前的“回扣”问题,主要表现在商品购销过程暗中的行贿受贿,请客送礼等,“回扣”的范围也仅限于少量的有物资分配权的主管部门和生产、营销紧俏商品、物资的企业及相关个人,这是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管政策...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商品进货中存在的问题1 商品购销合同签约不规范。一些企业业务员在签订商品购销合同时 ,不在合同书上订明商品折让、回扣等条款内容 ,而是将折让回扣另行补充协议或作口头协商暗箱操作。2 商品采购合同管理不严。一些企业对商品购销合同管理缺乏科学管理与监督机制 ,具体表现在对商品采购合同不实行统一集中管理和监督 ,企业领导与财务部门无法掌握与控制商品采购品种、价格以及回扣、让利总量和兑现情况。3 采购吃回扣问题严重。由于一些企业对商品采购管理监督不严 ,商品进货回扣、让利款失控流入部门个人钱袋 ,企业商品库存资…  相似文献   

5.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如何监控应收账款的发生以及如何处理企业的不良债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出售商品的收入属于日常活动,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中,符合收入的定义;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和转让固定资产净收益不属于日常活动,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中,不符合收入定义;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属于企业收入核算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浅谈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铁道财会》2004,(Z1):37-40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赊销。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如何监控应收账款的发生以及如何处理企业的不良债权等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济活动而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但尚未收取的款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业竞争的越发激烈,企业之间的赊销行为引起越来越多的应收账款。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行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和增加利润经常会通过赊销的方式进行交易。然而,在赊销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也就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所收取的款项与代垫付的运杂费等款项,这是企业为减少存货、促进销售而增加的向购买者实施的“投资”。在此过程中,应计现金与实际现金的流入量在时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使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较大的风险,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本文主要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此助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企业购销缺乏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经销活动中漏洞大。一是在进货上有意购进假冒伪劣、质次价高的滞销产品,个人收取回扣:二是在销售上有意将价格压低,把物资商品卖给亲友或关系户,由他们转手高价卖出,从中获利,或在销售物资商品时,多给对方回扣,再接受对方的倒回扣:三是企业(部门)负责人或承包人违反财务制度,采取经营业务不入帐、少入帐或任意加大成本费用,削减差价(毛利)收入,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价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对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象采购业务中弄虚作假,吃“回扣”现象较为严重,表现为因采购价格产生的“回扣”及因采购数量产生的“回扣”。本文通过增设一个控制部门——审计及几个关键控制点,来重新设计一套采购与付款(托收)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应收帐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应收帐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何监控应收帐款的发生以及如何加强企业应收帐款的管理,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管理中不容回避的一个核心问  相似文献   

13.
启东市审计局在对两个商品流通企业进行审计时,均发现企业利用“应付账款”科目做“避风港”的情况。如企业在进货时,将对方单位的让利收入(即回扣)隐匿在“应付账款”中。他们的主要手法是:在购进商品时虚增进货成本和应付账款,在付款时按现行价格标准或折让后的价款支付,这样“应付账款”余额中就产生了这部分回扣收入。 这两个企业的让利收入分别达几十万元和近国万元,且只有经理和业务人员等少数人掌握,透明度不高。让利收入主要用于调节利润及业务招待,这一做法既违反了财务制度的核算要求,隐匿了收入,影响了企业所得税的…  相似文献   

14.
董洁 《天津财会》2007,(4):16-18
当采取赊销方式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时企业允许客户延期付款.这时就会产生应收账款。应收外汇账款是外贸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国外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当企业允许客户延期付款时.企业即为客户提供了商业信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销,增加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对于外贸企业来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在售出商品后,购货方由于种种原因要求退货,经销售方同意或经有关机关裁定同意,购货方将已购的这部分商品退回销售方的事项。发生销售退回的主要原因,一是销售方发货错误或货物的规格、质量不符合购销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要求;二是购货方购进不符合要求或不适用、不适销的商品。要对销售退回事项进行会计处理,首先要确定销售退回有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企业应收账款成因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琪 《财会通讯》2008,(8):126-127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收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风险,应收账款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先收取的款项。企业在发货前预收的货款,应作为企业的一项负债。根据会计主体假设,预收货款业务不多的销货企业,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其所发生的预收货款,可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因此,应收账款各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债权…  相似文献   

18.
企业小金库的资金来源1.有的企业把在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款不入帐,按利息的金额一次或几次开出现金支票提取现金存入小金库。此现金不做支出记帐,且提取金额与银行所付利息金额相同,所以,企业银行结余与银行存款对照单金额是相同的。2.企业销售商品收取大量现金,不存入银行,而是以“其他应付款”存入储蓄所,然后将取得的利息做为小金库。3.购货企业收取销货单位回扣款不入帐,存入小金库。4.工厂每年收取的下属分厂的承包费或管理费不入帐,做为小金库。5.工厂派出在外单位帮助搞技术革新的技术人员,从外单位提取的劳务收…  相似文献   

19.
药品“回扣”的危害及“根治”办法郭建民,唐乃仪,王杰锋经对北京朝阳区医药行业审计,1996年14个单位帐内反映收取药品回扣472.9万元,区辖2个药批支付“折扣”701.5万元,合计达1174.4万元。情况表明:虽经整顿,但药品回扣“折扣”仍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在“三角债”的困扰下,很多企业在购进材料、商品后,由于不能及时偿付货款等原因,而不能及时取得发票,因而也没有及时进行材料、商品的购进核算。尽管税法中已明确规定了实现销售的时间界限,但存在着销货方在收不到货款的情况下也要纳税的问题,所以,销货方更加严格地控制出据发票的时间。由于购货方不能及时地偿付货款,也就不能理直气壮地索要发票。长期以来,出现了在企业管理上、财会核算上的诸多问题。(一)由于不能及时进行材料、商品的购进核算,出现了只出库不入库或出库多入库少的情况,造成账面大量赤字,使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