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兴起推动了近代城市化。在这次城市化中,既有新兴的城市,也有传统城市的转变。城市类型不同,其制度变革的动因及路径也不同,制度转变的模式也不同。因此,在城市土地管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变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制度变革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城市土地市场的模式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完全市场模式,以美国、日本、法国为代表;二是以土地国家所有制为基础的不完全竞争模式,以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与地区为代表。但是,不管土地是国有还是私有,各国政府都毫无例外地对城市土地利用开发进行干预,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调控措施。当前我国城市土地管理面临着两难境地:一方面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要求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另一方面耕地资源的匮乏和人口的高速增长要求限制城市用地以保护现有耕地。因此保护和合理开发城市用地,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央和…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制度伟大创新,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本文主要回顾与总结了改革开放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历程与经验教训,探讨今后农村土地政策创新的方向,讨论适合中国现阶段农村状况的新土地政策,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特点、主要方式和考核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体系和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制度变革应当遵循的四大原则;提出了对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制度变革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土地资本化推动城市经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土地资本化是推动城市经营的重要手段,实行城市土地资本化是由土地资本的重要性和我国现有土地产权的法律关系决定的。由于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土地资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发展要与城市的特色及现状相结合,并在考虑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实现土地效用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分析保定的城市土地利用现状,针对保定城市土地的利用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经营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城市的发展有相同的大背景,因而城市经营面临着一些共同的任务,但由于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城市经营也各具特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产权理论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人类活动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土地,由于自然赋予、不可缺和经济社会联系的广泛性,被人们赋予了过多的非经济特征,行政配置手段因而替代了市场配置手段,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形成过程是单向的国有化过程,由于土地产权界定不明晰,在征用、占有、收益、处置等方面存在着无序现象,本在对我国城市土地以及目前城市土地主要来源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近期思路和长期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土地与营销相结合,分析了我国在土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的这些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土地营销水平的对策,希望能为我国政府和国土部门提高土地利用决策,有效防止土地“流标流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中国快速城市化和市场化改革中,城市土地供给的新产权体系。改革思路是以现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两权分离为制度框架,以强化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权能为核心,以土地公有私用、保护私用为重点,以有利于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为目标,通过增设城市地上权、城市地役权和土地发展权,构建城市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新土地产权体系.同时,还必须与土地供给管理体制改革相互配套。城市土地供给的产权重构,是城市土地供给管理由单一行政手段向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并用的法律基础,它更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是一个伦理问题,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必须遵循效率、公平、生态、利义统一的伦理原则。针对目前城市土地利用政策中伦理缺失现象,必须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扩大和完善公民参与,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型土地利用政策体系,更加注重公平理念,加强政策主体的职业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5年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研究中的农村数据,分析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从偏好的分布来看,有37.2%的农民偏好土地调整,而62.8%的农民偏好稳定的土地产权,但他们对永久土地使用权的偏好(23.9%)并不太强烈。农民的土地产权偏好主要受个体、家庭和社区三类解释变量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看,土地情结说难以成立,而政策变量的影响不确定;理性小农的特点虽然明显,但不能解释全部;村庄社区变量对农民的偏好有重要影响,但呈减弱的趋势;区域因素也会影响农民的偏好。因此,在较长时期内,土地调整的压力依然很大,但在农民认同、规则明确的条件下,村组内部的土地调整与产权稳定可以相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市场化进程中城市土地现行产权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入手,对不同土地产权管理模式的制度安排进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通过求得纳什均衡解寻求达到制度均衡的途径,并结合我国土地市场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城市土地供给的定量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土地供给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讨论了中国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必要性,并结合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经验,深入分析了中国开展城市土地供给定量化管理的技术、数据、学科理论和管理体制等条件,以及中国应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区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高于中西部地区的规律,而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2)中国省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对应性;(3)按照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将31个省区分为八类,分别体现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等对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土地经历了从无偿划拨到有偿使用的管理转变,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但城镇化的成本支付和土地待遇的公平分配等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更好地发挥城市土地的效用。回顾关于土地征收、储备、出让改革的研究成果,土地征收制度尚存在公共利益界定不明和征地补偿偏低等问题,土地储备制度尚存在运行缺乏统一规范、资金短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土地出让制度在方式方法、用途管制及出让金的使用分配等方面有待完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深化城市土地管理改革,并应强化统筹协调,努力实现各项改革的联动及与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土地管理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尤其要重视和强化对相关改革联动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政策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在供给方面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在需求方面的作用。土地政策的有效调控不仅取决于政策本身,还取决于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渠道是否畅通。从土地调控的传导机制来看,影响土地政策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土地的市场化程度、财税体制的完善程度、各种调控政策的协调性程度、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保证程度等。改善土地调控的外部环境,协调各政策主体利益,将影响土地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城市土地扩展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的城市用地扩展有着时间上的快慢交替和空间上的"T"型轴向式扩张的特点,可根据影响城市用地扩展的主导因子的不同,将不同历史时期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的扩展类型划分为交通指引型、工业投资拉动型、产业政策导向型、整体实力拉动型.  相似文献   

19.
近代苗疆的封建经济不发达,未广泛出现在汉族地区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普遍分离的现象,土地买卖频率不高,诱发土地买卖的动力也非扩大再生产。在土地所有权转移中,土地买卖所占比率很低,继承、典当、赠与是土地所有权转移的重要方面。近代苗族地区基本上属于封建经济,处于水平落后,市场化水平不高,土地交易率低的初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发展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产权和政府与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安排是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形成的主要制度环境因素,现行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取得明显制度绩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制度缺陷.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发展必须围绕资源配置、激励、约束、风险保障四个方面进行,建立一个以政府为核心、土地管理部门为纽带、多部门协调的土地储备管理机构,健全土地储备收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相关法律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