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莽岭.晋城旅游兴市战略的东线主战场,1999年被山西省旅游局推举为山西生态旅游王牌,2006年被确定为山西“十一五”规划旅游开发重点项目之一,寄予“改变山西人文古建游的单一形象”的厚望。2003年以来,山西兰花集团积极响应晋城市委市政府“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号召,倾巨资开发建设.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文宇  马晴 《山西旅游》2006,(2):37-37
国家旅游局把“乡村游”作为2006旅游主题,“乡村游”积极倡导回归自然、绿色、生态旅游。全力推广“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4月7日上午,太原市旅游局在电力大厦3层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山西好风光最美王莽岭2006生态旅游年”启动仪式,亮出“山西生态旅游第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3.
一、五台山旅游金牌不亮令人深思 自1999年国务院新的节假制度出台以来,假日旅游蓬勃兴起,成为国内消费市场一大热点,也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山西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在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中将旅游业列为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十五”计划又被列入了“八大战略工程”之一。可以说山西对旅  相似文献   

4.
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旅游模式,既可以有效地保护区域环境,也能够为当地带来丰厚的旅游收入,成为当前国内各旅游景区普遍实施一种的发展模式。鄢陵大马生态旅游景区经过长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态旅游产业模式,在有效地开发和使用本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创造出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在简要论述生态旅游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剖析鄢陵大马生态旅游资源情况与经营现状,借此深化对鄢陵大马生态旅游景区经验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梁明珠 《旅游学刊》2004,19(6):69-72
生态旅游是21世纪的一种旅游时尚,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开发新趋势。在我国,生态旅游开发方兴未艾。一方面.旅游的扶贫效应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也出现农民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由此造成了生态旅游发展与“三农”利益的不协调。本文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和“十五”期间的“八大战略工程”之一,以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1311”规划的重点,目前的发展情况究竟如何?如何使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尽快转变为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产业大省,做大做强山西旅游业?省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7.
海洋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海洋生态资源为支撑的新型旅游形式。海洋生态旅游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发展,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江门的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期望能够推动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其他地区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要义是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和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态化保护。文章研究了绍兴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必要性,认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绍兴旅游业的战略选择,分析了绍兴文化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绍兴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省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之一,也是我省旅游市场开发“东进战略”的重要目标市场。根据省委“华夏明看山西”经济化艺术宣传周活动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和局领导的批示精神,结合全省旅游线路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宣传开拓情况,以及广大上海公众对山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化、独特的地理、关起门来的河山的亲睐。  相似文献   

10.
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负责任的旅游形式,是指人们前往相对偏远的自然区域进行游览,目的是欣赏和享受自然风景(包括野生动植物)以及当地文化,并促进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具有较小的环境影响,并对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很多地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1999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推出“中国,99生态环境游”;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2011年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初,山西夏县依托宇达集团青铜化产业园丰富的化资源正式开通了“青铜化之旅”。随后,青铜化旅游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远近游客慕名而来。宇达青铜化产业也于2005年5月被命名为“山西工业旅游示范点”。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也亲临参观。对宇达青铜化产业园大规划设计、化理念以及在国内首开“青铜化之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青铜化旅游也是夏县“古都夏县、人夏县”打出的又一张化牌。由于独具魅力。前不久,又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相似文献   

12.
刘昭  刘菽 《山西旅游》2005,(1):51-53
山西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该结合山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较为详尽地分析、介绍了山西民间音乐化的资源储备及特点,且对民间音乐化在旅游业中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同时,也希望将音乐与旅游两大学科的问题引入更深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山地型生态旅游地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开展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首先摸清了黄山风景区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地貌、气候、水体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2)梳理了黄山风景区在生态旅游者、资源、企业与环境等方面采取的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包括确定合理的景区承载量、封闭轮休精华景点、规范保护古树名木、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灾害、严防森林火灾、生态旅游企业改革和科学治理“三废”等;(3)论述了黄山风景区生态旅游发展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效益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溢出性,对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黄山风景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范例地,其区域发展、法规标准和多主体参与等一系列生态旅游保护与利用实践为国内外风景名胜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张淑云 《当代旅游》2013,(10):15-16
在经济迅速的发展前提下,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体验过程的重要消费方式之一。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粗放型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旅游模式应运而生,从本质上将这是一场对环境与旅游和谐发展的探讨。本文主要是对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生态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路径,为我国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紧密围绕这一目标,强调开发与保护并举,分析阐述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6.
《山西旅游》2002,(5):1-1
今年是中国成功入世的第一年,也是“十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实施“1311”工程以来成绩喜人的一年。三晋大地捷报频传、好戏连台。晋北宗教古建文化游、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游、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焕发出新的生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方兴未艾;旅行社业市场前景看好;星级酒店群星璀灿;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迅速崛起。山西旅游正以新的形象、新的姿态走出山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十分关注地质科学问题。因为:地质环境是生态旅游的基础,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是旅游业的基本资源,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是生态旅游的主要对象。因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具备地质知识,建设生态旅游区(点。线)必须开展旅游地学研究。总之,在生态旅游中地质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源并不等于同于旅游产品,山西是人资源储量丰,品位高的资源大省,具有独特地理,地貌和良好的市场需求,但我省的旅游收入仍处于滞后的状态,这值得全省旅游从业人员及热爱旅游人士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旅游时代》2014,(11):4
10月16日下午,省长李小鹏在太原会见前来参加中国黄河旅游推广联盟成立大会的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一行。副省长王一新参加会见。李小鹏欢迎杜江一行来山西考察指导工作,对国家旅游局长期以来给予山西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美誉,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中国知识网络上1990—2019年期间GIS在旅游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GIS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发现,国内基于GIS技术的旅游研究内容包括GIS对旅游资源的应用研究和GIS对旅游者的研究两大方面。其中,GIS在旅游资源中的应用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旅游信息系统,GIS旅游规划研究,GIS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GIS对旅游者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客流分析和旅游行为指导。此外,目前基于GIS技术的国内旅游研究对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多,对旅游者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