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技术进步是一个由多阶段构成、多层次发展、多门类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有众多相对独立且功能各异的主体参与。在众多的参与主体中,政府、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和人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农业生产者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决定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而由农业技术自身特点和我国国情所决定,政府又在其中充当管理决策者和资金、物资主要提供者的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和关键因素。各参与主体在行为动机、行为准则、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一方面为多途径、多方式调动其参与农业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又带来将各主体和主体集团分散的抉择行为引导到协同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艰巨任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利用政策调控、资助诱导、管理约束、指导性分工等手段,既充分发挥各主体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的潜能,又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各主体间有效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诱导各主体参与农业技术进步过程,并促进各主体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协同,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构成和相关理论并不清晰,本文试图通过总结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成,基于现实背景、交易费用理论和分工理论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形成原因,从而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特征,特别是他们与传统农户相比的优势和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已越来越强 ,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 ,“绿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发达国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已是不可遏制的趋势 ,国家间的贸易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 ,因而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已愈演愈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各国为了生存和发展 ,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占领国外市场 ,而同时又竭尽所能地来保护自己国内的市场。在全世界保护环境呼声日高的背景下 ,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名 ,行贸易保护之实的政策法规使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4.
徐鲲  杨静  鲁钊阳 《农村经济》2021,(11):53-61
以我国西部地区除西藏和新疆外的10个省级单位共计2703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为例,从节能、降耗和减污三个维度出发实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现:无论被解释变量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节能意愿、降耗意愿,还是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减污意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生产意愿均会直接受其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地区...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发展形式 家庭经营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经营单位和形式。截至2011年底,全国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到276万户,其中100亩以上的近80万户。在专业大户的基础上,家庭农场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领头人”,其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决定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并探讨绿色文化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江苏省为样本研究省份,基于315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分析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实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结果]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绿色发展行为的中介和绿色文化的调节变得显著,且相较于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结论]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绿色发展行为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强化绿色文化有助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发展绩效,研究对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文章从实施主体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空间布局,为制定合理的农业产业政策与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文章系统解析传统主体(小农户)以及新型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组织、能人大户、企业)的行为模式与决策过程;进一步通过博弈分析方法研究两类主体之间基于土地经营权二次契约与产业经营组织的策略;最后基于情境讨论提出有利于农业空间布局规划目标实现的实施策略。[内容]该文主要从空间布局实施主体决策行为的微观视角分析影响农业空间布局实施的影响因素,求解有利于农业空间布局优化的"契约机制"与"组织形式"。[结论]由于空间布局的实施主体的行为存在不确定性,政府必须采取保障布局规划实施的相应措施,包括加大对产业联盟的政策性支持;培育基于高质量农产品的价值回报市场和农业服务市场;加大对经营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产品认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型主体的支持与扶持;强化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监管;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法人制度;依托小城镇建设,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农户回归农业的积极性与幸福感;借助培训、教育等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8.
重塑农业投资主体投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农业投资主体投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投资主体已由国家 (集体 )、金融机构的组合转变为国家 (集体 )、农户和金融机构共同投资的新格局 ,农业资金的投资领域也完成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一 )国家财政投资农业的现状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支援农业的生产性支出和农林水利事业费、小型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科技推广费、财政价格补贴及其他费用。统计资料显示 ,80年代以来 ,虽然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从总量上看是逐年增加的 ,但所占比重波动较大且具有下降的趋势。从国家…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在现代社会,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农业的发展也在深化。今天,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一、绿色农业是中国持续农业的必然选择 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持续农业的基本涵义:一是指农业生产在生态、资源与环境上的可持续性,二是指农业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0.
推动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既是农业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保障,也是壮大乡村产业基础的关键措施。为促使农业经济与绿色经济实现深度协同、有机融合,需要以产业协同为基础,以智慧技术为动力,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协同发展平台,营造以“生态协同”为重点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进而助力农业经济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与农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与草地资源的破坏与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本文在分析习近平绿色发展新思想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其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探讨了在绿色发展新思想指导下,如何在发展理念、水土资源保护、生产行为规范以及生产技术生态风险评估等重点领域实现农业的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2.
“双碳”目标的提出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发展制度、农业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即涵盖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方式的变革和技术人员的保障。在实践中,可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减少碳排放,走低碳农业发展之路;通过制度激励和环境检测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助力碳达标;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成农业领域的“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实施是农业绿色生产的必要活动过程,科学界定农业绿色生产行为,探讨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内涵与外延对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前后延伸,对农业绿色生产行为进行了概念辨析。由此,提出了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基本概念,总结出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具有要求节能、降耗、减污,强调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用、追求全产业链绿色化、注重多重效益的统一等基本特征;同时基于全产业链视角,从产前绿色生产行为、产中绿色生产行为、产后绿色生产行为三个方面论述了农业绿色生产行为的外延。  相似文献   

14.
一、当前发展“订单农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订单”不规范所谓“订单”,实际就是合同或契约,它是双方组织或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一种协议。没有“订单”,就谈不上“订单农业”,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地区同农民签订的“订单”是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签“订单”签约主体不正确。严格讲,“订单农业”是一种经营性的经济行为,它所反映的应当是产销之间的商业契约关系,而不是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因此,在签约时,应当由企业和农户直接签订,而不是由政府包办代替。可在现实…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和参保农户。由于道德风险广泛存在,导致农业保险主体的合作易出现背叛行为。本文以重复博弈为分析方法,并以浙江省农险共保体的实例讨论了我国农业保险相关主体合作机制,得出我国农业保险相关主体合作机制的建立,有赖于有效的惩罚机制、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及法律制度规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绿色农业即以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多营养绿色食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的,农科教、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黑龙江省农业比重大,年产粮食在500亿斤以上;土地后备资源多,有待开垦可利用土地4575万亩;生物资源丰富,有中药材、食用山产品、山产工业原料植物2200余种,鸟兽类400多种,鱼类100余种;再加上开发历史短、环境污染破坏较轻、土质肥沃、地貌类型多样等。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发展绿色农业的独特优势。依据地区资源潜力,发展区位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手段。本文仅就发展我省绿色农业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系列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系统解构和建构的视角,分析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的功能构成与支撑体系,构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论的概念模型。[结果](1)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包含农业生产、农业生态和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包含产业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在内的支撑体系为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功能发挥提供保障; (2)系统协同、关联耦合、生态阈值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功能和支撑体系的链接提供了全面的支撑。[结论]可持续的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理论模型必须建立在功能和体系耦合相容、深度链接的基础之上。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农业绿色发展的机理探究、农业绿色发展系统支撑体系的支撑点探讨以及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产品质量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该文主要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分别对我国绿色农业构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说明,进而得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只要加以配套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逐步细化落实,绿色农业的潜力和竞争力都将放大。现阶段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仍处在摸索阶段,农业发展需要各界的扶持,适合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途径对策仍有待研究等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是缓解生态环境恶化、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方法]文章利用河北省436户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选择5项绿色农业技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生物防治、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基于培训主体异质性视角,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公益性和市场性两种不同性质农技培训主体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强度的影响。进一步,基于技术异质性视角,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两种不同性质主体对农户不同类型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1)农技培训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其中公益性主体开展的技术培训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2)针对不同绿色农业技术,不同性质主体开展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存在差异,对商业化程度较高、有用性、易用性、适用性较高的技术(生物防治、生物菌肥和生物农药),市场性主体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强。(3)对于有用性、易用性和适用性不高的技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水肥一体化),公益性主体的培训对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强。[结论]应加大农业绿色技术培训的普及力度,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市场主体为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