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萍  樊巾 《甘肃金融》2016,(7):30-33
文章在综述了测度和评价普惠金融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体现金融机构覆盖率、金融服务便利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金融服务可持续性、各项贷款、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就业创业贷款等八个方面的24个指标,构建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并对白银市4个辖区(县)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各县区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普遍不高、金融服务覆盖面有待提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不一、小微企业金融供给不足、民生金融专项业务类型单一等结论,并提出了完善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扶持政策体系、完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加强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民生金融产品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共同富裕和贫困治理有重要意义。论文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类银行在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地区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共同富裕及减缓相对贫困的实际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相对贫困的减缓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正效应,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饱和程度、减贫效应大小等在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鼓励中小型银行在中、西部地区开发数字产品和线上业务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在当地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差异。未来,为了促进共同富裕,应进一步增加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鼓励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完善数字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3.
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战略部署,紧紧把握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趋势,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围绕"打造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重点从"渠道全面化、场景服务化、产品敏捷化、风控立体化、数据资产化"五个方面发力,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普惠金融战略部署,紧紧把握数字化时代客户需求变化和数字技术创新趋势,充分发挥国有大行"头雁"作用,围绕"打造三农普惠领域最佳数字生态银行"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科技和业务创新为驱动,重点从"渠道全面化、场景服务化、产品敏捷化、风控立体化、数据资产化"五个方面发力,着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体系,为小微企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创新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字普惠金融是在移动互联、网络和通信服务、移动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的技术基础上,使原有金融服务不足人口都能长期享有由各金融机构及类金融机构通过不同方式提供的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推动乡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充分提高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性,对于实...  相似文献   

6.
亚洲各国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差异化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道路。中低发展程度国家重点通过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形态调整等方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较高发展程度国家主要通过完善监管、延伸渠道等方式,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包容性;高发展程度国家主要通过金融机构涉农业务转型、规范合作等方式,提升农村金融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发达国家主要通过打造开放银行和多元“金融场景”,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通过强化政府推动、发挥市场作用,引导大型金融机构下沉农村、持续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等方式,在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众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但也应看到,发展亚洲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各国需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梯次发展路径,强化金融科技与农村产业融合,通过动员更多社会、市场力量参与,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对传统金融机构经营发展产生了技术溢出和市场挤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效应。因此,数字普惠金融是否有助于促进正规金融服务下沉,从而有效缓解传统农村金融约束,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本文从传统信贷支农的角度出发,使用2012—2019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农贷款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农村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会显著促进涉农贷款增长,从而缓解“三农”融资约束,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此种效果更为明显;分维度看,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使用深度这一维度对传统农村金融产生影响,其次是覆盖广度;分主体看,数字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之间无显著关系,与农村企业和各类组织贷款微相关,而对城市涉农贷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当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的数字排斥问题,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下沉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传统农村金融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2015年、2017年、2019年三期居民家庭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可有效推动居民家庭财富增长,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均对家庭财富产生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居民金融素养来提高家庭财富。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家庭财富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更能帮助低收入及相对贫困家庭进行财富积累。最后,从政府、金融机构等层面提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提高居民家庭财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5G、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金融与传统普惠金融进一步融合形成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在解决了传统普惠金融的旧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发展数字赋能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传统普惠金融更快发展、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挑战,近年来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陷入内生与外部问题并存的瓶颈阶段。在金融与科技紧密结合的背景下,为探索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本文将2017—2020年全国31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数据与省份口径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相匹配,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具有滞后效应。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对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指数对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的滞后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贫困地区推进农户金融扶贫业务数字化转型条件、同业典型做法的基础上,从数字化融资、数字化渠道、数字化场景、电商金融、消费金融等方面阐述了农户金融扶贫业务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方向,最后从银政合作的视角,提出了在贫困地区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示范实施突破、建立农户金融扶贫业务数字化创新平台、实施数字金融创新工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产生结构效应和收入效应。结构效应表现为数字普惠金融对教育、文化和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对社保公共服务均等化作用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等不同维度对不同类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性质也不相同。收入效应则表现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体现为数字普惠金融在低收入水平地区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具有显著性作用,而在中高收入水平地区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据此,文章提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消费是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之一,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居民文化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甘肃地区为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甘肃地区居民文化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数字普惠金融与居民文化消费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地区的居民文化消费以兰州和白银为分界线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分界线西部地区的居民文化消费高于分界线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甘肃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甘肃地区居民文化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数字化程度则产生负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居民文化消费产生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文章认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促进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协同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兴则乡村兴。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利用科技优势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完善服务网络、降低服务成本。近年来,我国围绕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但当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应推动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字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10—2021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企业债、公司债以及企业外债数据,全面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券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促进企业通过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融资,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企业外债融资。造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内债(企业债和公司债)和外债差异性影响的原因是,企业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企业在当地或国内金融市场融资,削弱了企业通过外债融资的需求,从而导致企业在境外融资规模的下降。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因素对企业债券融资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中,覆盖广度对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影响最大,数字化程度对企业外债融资影响最大。第三,与大企业和国有企业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债券融资的促进效果更好。基于此,本文从提升企业融资质效的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我国县域面板数据,以“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通过替换工具变量、改变样本量、替换被解释变量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数字普惠金融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差异,随着碳排放从低分位点向高分位点移动呈现先扬后抑的“倒V型”变化趋势;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拓展、使用深度的增加、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推动碳减排的机制。为此,应纵深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建设,充分发挥其碳减排效应,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主要有基于传统金融机构、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商和金融科技企业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供给方等模式。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农村及偏远地区提高了互联基础设施水平、手机设备使用率和金融终端设备安放比例,这些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设备基础。同时在各地政府支持推动下,农村地区电子支付得到较广泛使用,而线上理财、线上贷款和线上保险却面临着农村居民不够了解、不会操作、相关金融意识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相关金融服务使用深度。研究提出目前中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不足;二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自身排斥”现象;三是,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安全隐患大。应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促进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微企业规模小且经营不够稳定、经营风险大、存活率低,以及缺乏抵质押担保、完全依赖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等特点决定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业务风险较大。信息不对称、获客渠道窄、覆盖群体面窄、风控难度大、发展成本高等因素制约着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金融机构持续发力,信用贷款占比不断提升,但仍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深入剖析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业务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提出信用信息赋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一是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优化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业务的金融服务生态环境;二是探索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生态场景,推动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多方发力推进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考验,数字化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将会扩大,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出现数字金融应用场景不足“、自身排斥”现象严重、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水平不高、信息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建议借鉴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做法和典型案例,推动农村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正>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序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去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山西晋城分行(以下简称“工行晋城分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推动普惠业务增量扩面,普惠贷款高速增长。全年普惠贷款净增5.28亿元,新增普惠客户489户,增量同比增长93%,余额、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国有大行的政治担当和市场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