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劼 《汽车观察》2023,(5):50-51
AI技术促使汽车产业快速升级迭代,汽车营销已从传统的媒介投放转化为现在的数据及技术整合驱动营销.在AI这一颠覆性的科技力量面前,汽车营销何去何从?如何用智能科技提升创新力、服务质量和个性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AI大模型革命性地提升了人工智能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在汽车领域,助推了智能驾驶等技术革新.新技术应该如何与消费潮流同频? 在2023中国汽车先锋论坛上,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的观点是,ChatGPT的出现,无论是对用户场景调查、汽车设计、品牌营销车、售后服务等都会带来根本性改变,未来的汽车社会如何发展,就看车企和供应商如何把ChatGPT这个工具利用好.车企必须拥抱AI技术,否则很难在用户体验上做到丝滑无感.  相似文献   

3.
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单一车型的降价行为是持续存在的.除去汽车消费特别旺盛的时间,在大部分时点上,汽车降价都是常态.除了提高汽车销量以摊销固定成本带来的毛利增长外,汽车消费升级的现象也是车厂能够保持毛利稳定的重要原因. 消费升级现象观察:对于消费升级现象的确认,最直接的证据在于单一车型的价格在下降,但是整体车市的平均车价却在上涨.通过对比网上车市的价格指数以及安路勤的汽车价格指数,我们明显的可以观察到消费升级现象的存在.同时,通过对国产乘用车和进口车销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总结,我们也可以确认消费升级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行业资讯     
《中国机电工业》2006,(1):92-93
CAXA实体设计荣获“2005年AI卓越产品奖”2005年11月30日下午四点半,德国弗戈媒体集团在上海新亚汤臣洲际大酒店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颁奖典礼,该典礼包含了2005年AI卓越产品奖、最具竞争力叉车品牌颁奖和MM广告颁奖三项内容。CAXA实体设计是唯一一个获得2005年AI卓越产品奖的国产软件。CAXA上海办主任王国鸿博士代表CAXA参加了颁奖典礼,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蒋雷先生为CAXA颁发了奖杯和证书。“2005年AI卓越产品奖”是德国弗戈媒体集团所属《汽车制造业》杂志借助在汽车制造业行业广大的专业读者群和专家队伍隆重推出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一场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在生产领域,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升级,确实显得很紧迫.那么,汽车市场作为汽车生产的下游和整个汽车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要求.只有优化市场结构,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有效开发新的市场需求,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6.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商业化前期阶段.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如未经授权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采集、利用等数据安全问题,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在线升级(又称OTA升级)改变车辆功能、性能可能引入的安全风险.因此,健全汽车软件安全...  相似文献   

7.
Pavel Kireyev 《董事会》2020,(1):108-109
"优选网络"是日本的一家AI开发初创企业,日常工作是为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工厂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该公司目前正试图设计一种与技术能力相适应的发展模式日本"优选网络"公司(Preferred Networks,PFN)是一家AI开发初创企业,主要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工厂等进行技术架构支持。该公司正在探索尝试可靠的发展模式,匹配自身的技术能力,期待实现"1+1>2"。  相似文献   

8.
共赴热Ai     
《汽车观察》2023,(5):28-57
当AI变得不可或缺,汽车智能化之路会因此产生哪些变数?汽车企业又该如何在大科技时代稳立潮头?一场跨领域的思想交锋来得恰逢其时。8月25日,由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指导,成都国际车展组委会和汽车观察传媒联合主办,博世中国、天风证券、蔚迈中国和百度营销战略支持的2023中国汽车先锋论坛,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盛大召开。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社会》2011,(12):I0016-I0019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转型升级、推动中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序幕也已拉开。而要完成中国汽车产业升级,首先必须实现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汽车观察》2023,(5):40-41
伴随消费升级和科技发展,汽车用户中不断呈现越来越多的科技粉,他们更理解智能科技,而如何才能将这些人转化为自己的目标客户和最终购买力,成为当下汽车营销人要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鸿 《工业会计》2006,(5):70-71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跨过1000美元的门槛,预示居民消费结构将会出现一个大的升级,住房、汽车、医疗、文化、旅游等消费及服务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其中汽车消费将是普通百姓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汽车消费信贷随着2004年汽车金融公司进驻中国大陆,使大众贷款购车就又多了一个途径.那么,汽车金融公司的运作有哪些特点呢?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夏復瑞先生.  相似文献   

12.
《汽车观察》2023,(3):102-103
<正>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里程碑事件,ChatGPT的问世,代表着AI深度学习技术已经进入到大规模应用阶段。更惊人的是,其上线仅2个月活跃用户就已突破1亿,预示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到来,或将成为人车交互领域的新风口。由于同样具备智能化的属性,基于人工智能的ChatGPT简直和无人驾驶汽车“一拍即合”,两者相遇后,一定会碰撞出巨大的火花。安凯客车作为国内新能源与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一直在为我国城市交通工具智能升级赋能,让我们来看看安凯客车是如何与ChatGPT斗“智”?  相似文献   

13.
3月5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从政府工作高度,为发展新能源汽车定下总基调,为促进消费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方向,为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注入信心和活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工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当前,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促进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对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力成就柳州汽车城梦2015年,柳州汽车城工业产值将达1500亿元,供电部门将投7.5亿元升级改造汽车城片区电网广西柳州汽车城定位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宜居宜业山水生态城,是以新能源汽车研发为核心竞争力,集制造、研发、检测、维护、金融、博览、贸易、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汽车城.其规划包括工业区、物流区、居住区、文化旅游区、会展区、商务办公区、教育培训区、汽车测试场区8个功能区域,涵括汽车整车生产、汽车配件生产、汽车物流、汽车会展、汽车交易市场等19个功能项目.  相似文献   

16.
12月17日,福田汽车工程车事业部2014商务年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大会上,福田汽车工程车事业部进行了"关爱在升级——瑞沃助学行动"启动仪式,掀开了福田瑞沃关爱行动的又一个篇章。传递正能量让卡车司机更从容此次"关爱在升级——瑞沃助学行动"是福田汽车工程车事业部对卡车司机及其家庭的又一关爱举措,也是福田瑞沃首次联手国内卡车行业权威媒体中国卡车网、中国汽车  相似文献   

17.
北亚市将从单一整车销售扩展为打造全程汽车消费链,将现亚市全面升级为新型的汽车消费平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郑劼 《汽车观察》2023,(5):52-53
来自XYZ-Research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AI框架市场规模正在逐年上升,2022年末,我国AI框架整体市场规模已经上涨至4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4.3%,初步预测2025年中国AI框架市场规模将会突破800亿元,2022-2025年期间年平均增长率达25.9%.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汽车转型升级。这是继出台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为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之  相似文献   

20.
曹娟 《汽车观察》2013,(9):50-51
2013年8月15日,在由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汽车海外发展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对于中国汽车如何培养出口竞争力,给出了很多精彩建议。汽车工业而言,转型升级由大到强,我觉得我们当前要思考一些涉及到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转型升级转什么我们应当深入思考,我觉得要实现由大到强,总体上要加快实现:第一、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建设,确保技术创新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第二、要加快产品和结构的专业升级。第三、不断提升汽车"走出去"的水平,由本土向国际化发展。第四、实现汽车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实践证明国际化战略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战略,是决定一个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和汽车国际定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