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日韩区域内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文章对中日韩区域内贸易竞争力的动态演变及区域内产贸业的分工变化作了实证分析,并对中日韩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索,认为中国经济崛起,将促使中日韩经济竞争共进,从产业间的互补走向产业内的互补,促使中日韩三国取得共赢。  相似文献   

2.
中日韩与东盟(10+3)税收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状决定了(10 3)国家间区域性税收协调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韩与东盟(10 3)区域税收国际协调现状、困难,提出了(10 3)税收国际协调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议应建立中日韩与东盟(10 3)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及消除货物、服务贸易中阻碍商品、人员自由流动、涉及投资所得等税收因素,以促进(10 3)国家间商品、资本、劳务、知识产权等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3.
在RCEP框架下打造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的意义重大。而要打造好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必须从为落实国家履行RCEP协定提供创新经验、为打造国家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对外开放新前沿提供抓手、成为打造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试验田、中国加入CPTPP的桥梁和过渡等方面,对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建设进行准确定位;同时,还要从依托自贸试验区创建RCEP框架下中日韩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中日韩经贸合作示范区系列园区等方面,科学地设计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的建设路径,进而制定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此充分发挥中日韩综合合作示范区在全面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营环境影响下中日韩企业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等因素,日本和韩国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战略、经营组织等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分析和梳理中日韩三国企业经营特点的变化,无论对于认识他国企业的经营特色,还是对于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断完善,以及促进以中日韩为主体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所具有的意义都是毋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5.
“10+3”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产业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以“地缘优势”为载体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落后的东亚地区为了寻求自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世界经济竞争的需要,“10+3”区域经济合作应运而生。本文具体分析了“10+3”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中国应如何利用开放的国际环境,参与新的区域经济分工格局,及时调整产业政策,适应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6.
"10+1"和"10+3"贸易合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各国间经济贸易联系的加深,区域贸易集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针对东亚地区贸易合作的现状,对东亚国家建立“10 1”和“10 3”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及其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条件和三国之间经济合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领导人和企业家都有良好的愿望,希望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然而,我们仍需考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条件和可能产生的障碍,以及正确、明智的战略选择。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提应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进行考察。由于中日、中韩和韩日之间情况不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以及中日、中韩和韩日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前后时间有许多选择。中日韩企业家普遍认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给他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将给他们在国内市场上带来更大更多的压力。因此,我们应当首先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安排”(EconomicPartnerArrangement,EPA)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日韩经济合作的重要区域。然而,在这轮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该区域的经济合作不断下滑。截至2009年6月,中日韩之间国际贸易总量与上年同比下降17%。为了振兴沿海经济,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上海加快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来提升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萍3+1区域经济合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来,中部经济快速启动和爬越的局面初现端倪。与“中部崛起相呼应”,“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位于江西省的萍乡市紧邻长株潭,与长株潭地区交通便利,经济高度关联。萍乡市融入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增强长株潭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也有利于推动赣西经济的发展。双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需要观念的更新,需要协调机制体系化,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体系、产业政策、能源环保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如果萍乡市能融入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形成的长株潭萍经济区必将成为湘赣两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经济发展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中日韩三国经济互补、建立金融防范机制、日益理性的政治氛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三国建立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从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和合作中的多重矛盾分析了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已成为朝鲜半岛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国之一,在地区经济合作中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本 文分析了中韩朝三国的双边贸易与投资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实现该地区紧密的 经济合作关系的可行性及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3.
上海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之一,在世界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互补与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其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因此,本文将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中区域经贸合作的关系入手,探讨和挖掘其区域合作的价值取向与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东盟"1+10"机制下技术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中技术合作的形式,政府和企业层次上的意义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政府和企业在合作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市场驱动的中日韩贸易一体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日益频繁,相互出口结构进一步与区域内的需求结构相契合,产业分工水平进一步深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贸易一体化趋势。这一过程客观上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边界束缚,在区域内实施更加开放的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区域竞争力提高和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国、日本、东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10+3”的总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在已经基本成熟的东盟合作经验的引导下,东亚经济体内各个区域性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等。但是,中、日、韩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之日本经济仍未从低迷状态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导致日本对与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合作仍犹疑不决。在对待与东盟的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仍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害冲突,东盟客观上成了中日关系的协调平台。今后,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日、韩与东盟,特别是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10 3”的总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在已经基本成熟的东盟合作经验的引导下,东亚经济体内各个区域性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中国与东盟、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等。但是,中、日、韩三国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由于中日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加之日本经济仍未从低迷状态走出,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导致日本对与有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合作仍犹疑不决。在对待与东盟的合作问题上,中日两国仍存在一定的竞争与利害冲突,东盟客观上成了中日关系的协调平台。今后,东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日、韩与东盟,特别是中日两国的进一步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朝日双边经贸合作的步伐开始加快,2000年以前,日本一直继中国之后为朝鲜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可是从2002年开始,由于“人质绑架”和“朝核危机”等问题影响的扩大,双方间的经贸合作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且一直呈继续萎缩趋势,但从长远看,随着“人质”和“朝核”问题的逐渐解决和朝鲜经济的复苏,朝日间的经贸合作的前景还是较为乐观,但道路会很艰辛和曲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双方付诸积极的努力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