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问题及其与ECFA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进展顺利,贸易、投资、产业和人员交流增势明显,下一步应理顺产业链合作、加强内部协调机制以及克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CAFTA的促动下,中国大陆与台湾成功签署ECFA,为两岸经济合作搭建新平台。ECFA以竞争促合作,推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两岸应优势互补,共同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双方宣布两国将加大中韩自贸区的谈判力度,争取在年底前结束谈判,为实现2015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的目标创造更好条件。该声明犹如一声惊雷响在台湾上空,一时吸引岛内各界强烈的关注。声明中表现出的中韩将加速自由贸易协议(FTA)谈判的倾向,以及双方有望在今年年底签署FTA的消息,让岛内各界炸开了锅,其反应用焦急、忧虑、郁闷三个词形容不为过。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23日,第20次中韩经贸联委会、中韩FTA扩大经济合作研讨会在烟台召开。中国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与韩国外交部次官赵兑烈共同主持,双方积极评价两国经贸合作取得的成果,并就世界和各自国家经济形势、落实领导人会晤共识、继续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修订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加强物流流通合作、地方经贸合作、共同建设中韩产业园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诸多共识。如此高规格的会议选择在烟台召开,背后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4.
ECFA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简称,于2010年6月29日签署,涉及早期收获项目(简称早收)、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领域。ECFA生效将给甬台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危机全面影响实体经济、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转型的2009年,中国-东盟FTA的构建进入关键时期。尽管双方并没有因此延缓贸易自由化的推进步伐,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FTA,但包括贸易与环境的摩擦及冲突在内的中国威胁论的不和谐之音还是若隐若现。低碳经济转型为中国-东盟FTA建设贸易与环境的协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契机和内部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与金融深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近两年来,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逐步加快,但在区域金融合作等领域则面临着一些发展的短板。本文基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双方区域经济合作和金融合作的现状,依托金融深化理论,对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金融合作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初步合作阶段。深化双方区域金融合作,要克服本国金融抑制的消极影响,同时通过金融深化推动双方在金融监管和汇率协调机制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岛内因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下简称《服贸协议》)审查问题,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之中。抗议群体冲击台立法院与行政院的极端行为,引发了岛内民众对《服贸协议》及两岸合作的激烈争论,其中有少数声音恶意扭曲《服贸协议》的正面意涵。实际上,《服贸协议》依然体现出对  相似文献   

8.
梁雪松 《宁波通讯》2010,(10):28-29
东盟国际市场是“宁波制造”“走出去”、实施市场多元化的重要区域,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给中方企业特别是宁波这种外向型企业高度集聚的地区带来新一轮发展良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应当从产业升级、破除贸易保护、贸易转移、人民币区域内结算四大方面全面考量,精心布局,依照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对接和拓展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省GDP超过8000亿元,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镇化水平达到43.5%。省委、省政府2010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重点镇建设,全面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贸区已于2010年1月建成。在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市场之后,如何抓住自贸区机遇获得新的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关注的问题。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  相似文献   

11.
从“泛珠三角”的合作发展探讨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3年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协定数量已接近300 项。顺应这个趋势,我国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并取得进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宣布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  相似文献   

12.
赵伟 《浙江经济》2010,(3):18-20
新年伊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可谓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虽然这个自贸区的启动比之日本-东盟间的类似安排要晚一年多点时间,但考虑到其启动的时机尤其是中国-东盟之问经济发展层次等因素,对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激励效应当更大。说这种效应的巨大,多半的根据与笔者对东亚目前内部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格局的判断联系在一起。目前东亚内部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一种很不稳定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郭铁志 《北方经济》2005,(10):30-31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高旭 《广西经济》2007,(7):34-36
随着我区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区现代物流业进入加快发展时期,特别是自治区提出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与东盟区域性“三基地一中心”的战略决策,把发展现代物流提到突出位置,经自治区政府审定出台的《广西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明确了“十一五”我区物流发展方向、目标、原则、重点、布局、步骤、措施,对调动社会各方面共同促进我区现代物流在“十一五”时期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 16世纪发生的科学革命及其后产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同时在社会结构、制度形态、文化理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令人惋惜的是,中国正是在这场大变革中,由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迅速衰落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为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奋斗。  相似文献   

16.
周明钧 《广西经济》2005,(12):16-17
进入二十一世纪,广西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随着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构建、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广西区位、资源和政策的“三位一体”优势更加突现,广西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FA)是我国参与的第一个自贸区,迄于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1月“早期收获”作为先期启动安排开始实施,11月,《货物贸易协议》签署;2007年《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投资协议》也将尽快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于2010年建成。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诸国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200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202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目前,双方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了在2010年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此后在该框架下双方进一步签订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为全面建成白贸区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按照2004年双方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全部贸易产品分为四大类,即一轨产品、二轨产品、一般敏感产品和高度敏感产品,不同类别的产品有不同的降税时间表。2010年1月1日起,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平,中国与东盟加速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方面实现全面自由化的进程,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商贸合作的深化,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商贸合作是国际合作的基础。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3623.3亿美元,其中,出口16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2.9%;  相似文献   

20.
美国     
《上海经济》2010,(3):70-70
2010年2月17日是美围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和再投资”计划。一周年。纵观一年来“新政”的实施绩效,美国经济在2009年第二季度多增长2%到3%,第三季度多增长了3%到4%,第四季度多增长了1.5%到3%。可见,从拯救危机,将经济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