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刘方 《海南金融》2013,(9):53-57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当前及今后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稳步放松、逐步解除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是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个节点。本文实证分析现行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有效性,分析存款利率放松或解除管制的次序和方式,并提出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相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本刊利率市场化专题系列国别经验研究的总结,文章从利率管制的原因、利率市场化背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运行的影响,以及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并研究其启示。文章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伴随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转变和金融创新推动,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需要相关政策配套,在改革完成前后,央行对利率调控由直接转为间接,并重视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金融深化理论为分析框架阐述了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理论逻辑,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分解出实际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投资效率和规模两种影响效应,并通过实证检验模型得出实际贷款利率变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冲击效应不显著.提出实施存款利率管制下的贷款利率市场化策略既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能通过激活市场机制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引领中国经济平稳地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央银行坚决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力度,完善公开市场业务体系,灵活公开市场操作,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建立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积极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维护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5.
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现在贷款已经完全放开利率管制,存款还没有放开。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虽然是一种政府决策行为,但是也不是一种“拍脑袋”行为,而是由利率市场化内在规律在起作用,过早或过晚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管制都不合适。本文就存款利率市场化应具备的几个经济金融条件和具体实施步骤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出存款资金不再是较稀缺资源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市场外部条件,银行经营以价值创造而不是以存款市场份额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银行内部条件,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需求利率相接近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时机成熟的技术条件,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控险兜底条件,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放开银行理财产品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二步,逐步提高存款利率浮动幅度限制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第三步,这样可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自然过渡而不至于引起经济金融的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积极作用、商业银行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几个难点和应对措施等方面,探讨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加强利率管理,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防范利率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理财业务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货币市场上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和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基本实现市场化,2004年10月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进一步放松了人民币的利率管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越来越大,目前除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之外,我国基本取消了利率管制。我国金融系统以银行为主导,人民币存款利率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成本,对金融市场影响重大,对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自然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难点,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就成为我国完全利率市场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5月6日,央行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将逐步推出面向企业和个人的人额可转让存单,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随着面向企业和个人的人额可转让存单的面世,个人储户,尤其是风险偏好较低的储户,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利率管制的伤害,从存款中获得市场化定价的利率。与此同时,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的面世,也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只剩下最后的临门一脚——存款利率上限管制的最终收开。  相似文献   

9.
<正>互联网金融倒逼利率改革除按照既定的路线图实施之外,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还受到以互联网理财产品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推动。自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以来,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增长。随着理财产品的兴起和发展,现有的利率体系及存款利率管制的格局受到很大冲击。银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具有比较明显的替代效应,对商业银行绕过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推进存款利率市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经济金融结构加速转型的大环境下,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突破存款利率管制的攻坚阶段。鉴于解除存款利率上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因此更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功亏一篑。未来的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一定时间的渐进深入,唯有步步精心地规划设计并稳妥推进才是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