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电商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日渐密不可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在知识产权侵权领域,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责任承担问题也日渐受社会关注。本文是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承担知识产权相关侵权责任的依据探讨。首先,是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性质分析;其次,在确认其性质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交易行为展开讨论;最后,分析讨论现行法律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电商领域和农业产业都实现了大跨度发展,很多农产品都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然而,跨境电商虽然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但由于我国农产品知识产权法律不够健全完善,导致部分农产品存在侵权问题,给贸易市场和知识产权所有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进而影响了跨境电商市场的稳定。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跨境电商农产品的发展现状,之后针对其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希望所提出的建议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翟靓靓 《商场现代化》2007,(23):281-282
尽管网络游戏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其知识产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可以这么说网络游戏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网络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是今后几年我国法律界需要努力的方向。笔者在总结网络游戏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基础上,提出保护网络游戏知识产权需要明确解决"私服"侵权、"外挂"侵权、网络游戏商标权保护等问题,并提出保护网络游戏知识产权需要法律和政策的相互协调,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我国服装设计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维权道路坎坷,主要原因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在该类作品保护上的缺失。该现象成为了我国服装企业壮大的阻碍,成为我国服装贸易走向国际的壁垒,因此对服装设计的保护刻不容缓。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服装设计的法律保护的规制与保护,并联系我国国情,笔者认为采用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相结合的"双重保护"模式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以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知识产权侵权、价格恶性竞争、跨境电商交易缺乏监管等问题。为了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从跨境电商产品的选择入手,研究跨境电商的选择原则、方法和策略。主要原则包括平台导向原则、知识产权保护原则、数据决策原则、价格原则和渠道原则,方法包括数据分析法、渠道分析法和市场分析法,选择策略有价格策略、品种策略和市场细分策略。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必须有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体系,同时也应有适合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的法律制度。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为我国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提出了客观要求,从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来看,虽然其也适用于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但立法体系还有待完善,现行立法中所确立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亦应当顺应创意产业的需要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相关企业产生非常大的不良影响。文章阐述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形式,论述加强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重要意义,继而探讨基于中小型企业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老字号”法律制度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阿勇 《中国市场》2008,(44):39-4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老字号"与其他商业标识的权利冲突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由于我国在字号权领域立法的滞后和相应法律保护手段的缺乏,致使遭受侵权的"老字号"权利人无法寻求正常的法律救济,严重阻碍了"老字号"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民法典草案正处于法律草拟、专家认证阶段,其中"知识产权"被列为专门一编,从立法上建立字号权法律制度既是法律对"老字号"企业的保障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张昆  范思远 《中国市场》2023,(5):193-195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知识产权与跨国贸易的关联性日益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权利保护的问题极大制约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文章对跨境电商与知识产权这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与探究,并与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有机联系在一起,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3)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著作权"作为著作权的延伸逐渐活跃在网络上并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著作权是基于传统知识产权并对其有所引申的权利。网络著作权侵权主要有上载、下载、转载等形式。借鉴其他国家对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实际经验,我国也逐步完善了网络著作权保护体系。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我国对相关经验的缺乏,我国的法律保护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对此,我们应采取多项措施,如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明确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标准与范围,优化对网络著作权管理具体制度的规定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不是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的国际自由贸易区,而是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所建立的国内特殊经济区。知识产权保护是世界贸易组织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一线监管放开"的上海自贸区不是知识产权侵权的避风港,上海自贸区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建设,严格知识产权海关执法;利用"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在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制方面为促进和完善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提供示范效应,并为知识产权规则的国际协调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愈加重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大幅提升,但是进出口环节侵权现象依然严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我国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的刑事立法,将进出口环节侵权行为作为刑事犯罪予以打击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平台化原理,可解释我国跨境电商通关监管系统演化和监管模式创新的动态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监管生态系统结构经历了中心-辐射型双边监管系统、规则网络型多边监管系统、共生型复杂自组织监管系统的演化过程,推动了不同阶段的监管模式创新。系统结构优化和系统能力提升是通关监管生态系统创新与升级的关键,平台正确的战略选择和不断叠加的外部网络效应共同推动了监管系统升级和监管模式创新。对比现状可知,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创新过程中仍存在数据的精确统计、监管的跨区域协同、通关流程中的瓶颈环节、知识产权监管和产品质量追溯等难题。据此,应加快构建规范化、法治化、便利化的新型监管体系,依托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使通关监管"前推后移",并通过"微创新"不断优化通关监管流程。  相似文献   

14.
用激励创新、先占原则、劳动理论论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较大,鼓励商业化、侵占、不当得利、精神权利保护等理论则有一定的说服力,而商标侵权和商标淡化只适用于极少数案例。传统知识虽与知识产权有较大区别,但是它总体上也属于知识产权、财产,现有的财产权理论支持传统知识中性保护而不是强保护。  相似文献   

15.
张倩 《江苏商论》2022,(1):26-29
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的发展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武器,在知识产权溯源治理、登记确权、侵权存证、产权交易、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确权、维权以及溯源治理方面的法律机制,有助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更新迭代,也有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从社会总体福利角度分类型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贸易福利效应具有理论创新和经验检验价值。本文以投资东道国为视角,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投入和贸易福利置于同一分析框架,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可通过改变海外企业技术投入决策,从消费者效用和企业收益两方面进一步影响贸易福利。虽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贸易福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且影响效果随产品类别和贸易形势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中国仍具有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空间。协调统筹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灵活把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是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也是制约和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利用2000—2006年中国24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广义矩(GMM)方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出口总量和结构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但不同的变量的作用存在差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高技术产品进口与出口正相关,研发投入与出口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非仅有利而无弊,也决非越严越好,取决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适度知识产权保护将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利益服务.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要求知识产权保护在鼓励自主创新、吸引FDI与促进国际技术扩散中权衡,并且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各区域也要求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适度知识产权保护如何与目前多边性、双边性国际知识产权协议相适应、又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相适应是不均质后发大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选择和运行所面临的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19.
潘倩 《价格月刊》2020,(1):89-94
美国知识产权调查是由美国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作出裁决的制度。过去十几年间,中国一直是遭受美国知识产权调查最多的国家,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出口和产品国际形象。相对而言,中国企业知识产权储备和应对意识严重不足,应诉态度比较消极,缺乏相应的应诉资源,这也让我国出口企业更容易成为美国知识产权调查的对象。应注重提升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从源头上降低知识产权调查风险。遭遇调查时,注重对应诉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合理选择应诉团队、科学选择抗辩理由,提高胜率。同时积极运用调解、诉讼内并购、反诉等手段,尽可能取得好的结果,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20.
A US patent protects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from imitators producing in the US and foreign imitators selling in the US market. There are two venues for filing infringement cases against international infringement of US patent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ITC) using Section 337 of the Tariff Act of 1930 or with federal district courts. Three indicators of patent value suggest that patents litigated under Section 337 are on average more valuable; however, their values tend to be more variable. The latter suggests that some firms may be using Section 337 no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nternational infringement of US patents but for protection against imp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