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今学术界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解读"一带一路",本文试图站在世界史的视角,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提出"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的全球化。"一带一路"利用我国自身发展的正外部性带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论证"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教育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的战略性机遇下,迫切需要各方进一步加快教育领域的合作。文章通过研究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及地区在教育合作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领域的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及沿线各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合作契机,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创新又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要坚持以创新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本文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为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促进全球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西亚各国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港口。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西亚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关税减免将会给中国和西亚各国带来GDP、居民福利的增加,除了正效应以外,中国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则有所恶化。其中,关税减免对中国和西亚各国产业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了促进全球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西亚各国既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拥有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港口。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西亚自贸区的经济效应前景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关税减免将会给中国和西亚各国带来GDP、居民福利的增加,除了正效应以外,中国的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则有所恶化。其中,关税减免对中国和西亚各国产业的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运河,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交流的大动脉,欧亚大陆的历史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它作为东西亚各国和各族人民交流交往的历史链接的见证及经济发展通道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凸显.特别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14,(10):22-24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一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王铮 《上海国资》2014,(11):30-33
国内高铁、路桥交通、工程机械等基础设施企业,迎来拓展海外市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从犹抱琵琶的低调小心,到如今的纵横四海,中国基础设施企业"出海"的雄心彰显全球。去年此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 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是一套完整的涉外战略构想,是若干战略构想的集合,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新型链接范式。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解决的是中国与泛欧亚大陆陆上各国和各地区的大区域经济合作问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解决的是中国与泛欧亚大陆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的大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则将上述陆海丝绸之路加以链接,从而成为泛欧亚大陆陆上和沿海洲际经济合作的连接线和通道。中国是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国家,这是中国提出该战略的历史逻辑起点。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产生了"溢出"效应,顺应了欧亚大陆深度整合和系统合作的需求。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应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灵魂,而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则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合作的黏合剂,是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构建的最基本尺度。构筑现代丝绸之路战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理顺若干关系。现代丝绸之路战略是中国"走出去"的战略之梯,同时也是国际社会走入中国的战略通道。中国选择与国际社会一起合作、分享利益的和平发展方式是一种新的崛起道路,它充满了东方智慧,表明中国对人类未来所担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张小语 《走向世界》2015,(11):38-39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承贯古今、连接中外、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支持。青岛,作为中国东部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领军城市,在海洋体育、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为响应国家战略,青岛提出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并建设四大功能载体。  相似文献   

11.
韩洁  王艳 《中亚信息》2015,(2):16-17
2015年将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铺开的一年。对此,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张文才日前访华时表示,"一带一路"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增长源。张文才说,中国倡导建设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步入务实合作阶段,沿线各国不仅实现了地域上的互联互通,还打造了新的贸易走廊、经济走廊,使得沿线各国在经济、金融、民间交往以及人文等方面有更多合作机会,经济实现更多增长,拥有更多市场,更好的基础设施。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为"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2.
胡泽国 《中国集体经济》2014,(28):I0001-I0001
<正>两千多年前,一条从中国长安绵延向西的道路将古老的东方与遥远的西方紧紧连在了一起。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不仅是千百年来东西方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走廊",更促进了沿线各国、各民族的融合共荣,形成多彩多姿的新文化、新文明的主动脉。2014年,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欧亚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以后,"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大战略浮出水面。今年,"一带一路"的建设将进入落实实施阶段,有望看到一些具体成果。为何说"一带一路"是大战略?1.我国践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实践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和平发展是时代的特征,谋和平、求发展是各国人民最大的诉求。世界发展历史表明,大国必争,强国必霸。我国不走传统大国崛起的老  相似文献   

14.
<正>泛亚铁路与东南亚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为了建立中国主导的经贸圈,当前必须要加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交通建设。习近平主席提出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要加强"道路联通",实现各国在铁路、公路、航空和电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形成加快货物和人员往来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各国间的经贸发展。在这个规划中"泛亚铁路"的建设便具有重  相似文献   

15.
正丝绸之路,这条横贯欧亚、绵延万里的伟大商路,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经贸文化交流的奇迹。历经2000多年后,在沧桑巨变中,这条商贸通衢之路羽化成具有崭新时代内涵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四国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既传承了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  相似文献   

16.
国家战略下的营口港“中俄欧海铁联运大通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从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后,各地纷纷响应,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沿海省市的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形成发展的热潮。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给新亚欧陆桥发展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17.
<正>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是我国新时期重大对外开放战略。历史上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宁波应明确定位,突出重点,找准载体,以推动合作共赢为引领,以强化港航服务功能为核心,以深化经贸合作为突破,以构建开放大平台为载体,加强与沿线各国及城市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培育宁波对外开放新优势。统筹谋划,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推进战略实施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将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纳入宁波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提升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14,(14):26-27
去年金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连访问中亚、东南亚国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中国和沿途各国再度携手,谱写共创共享发展机遇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陆杨 《港口经济》2014,(11):55-56
正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倡议与中亚五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满洲里海关积极响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构想,将积极推进"亚欧铁路大陆桥通  相似文献   

20.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2013年9月7日、10月3日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提出。前者是为了促进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后者是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的核心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机制完善和经济功能的凸显,而能源俱乐部的成立是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