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据"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寿命肯定将比预期延长。"全国政协委员、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月球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几千年的月球梦终于以"嫦娥一号"的形式变成了现实。而"嫦娥"也算是真争气,目前已经顺利进入了环月球轨道,这探月工程的成功自然又成为了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将在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着陆器与月球车软着陆月球,并开展着陆器就位探测与月球车巡视探测。这是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在昨天举行的"2012年北京市公务员科学素质大讲堂"首场讲座上透露的。欧阳自远介绍,嫦娥三号的主体部分由着陆器和月球车构成,着陆器平台上的月基天文望远镜、极紫  相似文献   

4.
好事之秋     
<正>2007年10月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个"好事之秋"——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前苏联)、日本和欧盟等四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探月活动。而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首次探月时间最大相距达44年,首次探月的水平有高有低。比如人类首颗月球探测器——前苏联的"月球"1号与月球擦肩而过;美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深空探测正在进行的项目出发,对深空探测器有效载荷对光电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从而阐述了光电技术在中国深空探测中的应用。月球探测器典型的"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就是中国已经发射的应用光电技术的深孔探测项目,具有一定探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深空探测正在进行的项目出发,对深空探测器有效载荷对光电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从而阐述了光电技术在中国深空探测中的应用.月球探测器典型的"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就是中国已经发射的应用光电技术的深孔探测项目,具有一定探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探月计划第一颗卫星“嫦娥一号”的有效载荷正样系统正在进行最后联试,以确保科学探测设备将来在太空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定格     
《中国总会计师》2013,(12):19-19
嫦娥携玉兔奔月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12月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迎接"2008"     
未及收拾起桌上的旧历,"2008"已经赫然眼前. 在这"新桃换旧符"的喜人时节,我们不禁回顾起过去这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国"嫦娥一号"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党的十七大胜利举行,我们还成功地举办了世界特奥会,以及上海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0.
由俄美两国主导的近半个世纪的太空格局在2007年出现裂痕,而推动这种变化的正是当今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亚洲。标志性事件来自东亚的两个经济强国中国和日本:2007年9月和10月,日中两国先后把自己的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和“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几乎与此同时,印度也展示了其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继2007年4月份成功发射首颗商业卫星之后,  相似文献   

11.
时事纵横     
《中外企业文化》2010,(11):12-12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序幕。  相似文献   

12.
程鸣  王玲 《乡镇企业科技》2013,(15):262-263
利用CE-1(嫦娥一号)星载激光高度计测得的800多万个有效激光测高数据点,首次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拟合了一个月球三轴椭球体模型。同时基于测量的数据点得到实际月表地形图,对比了本文拟合的模型和正球体的误差。该模型得到的数据与历史之相当,由于嫦娥一号的测高数据高达800多万,得到的月球数字高程模型空间覆盖面更广。  相似文献   

13.
动态     
崔小花 《企业文明》2013,(1):102-104
嫦娥二号工程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二号工程""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3个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嫦娥二号"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相似文献   

14.
正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任务的广大参研参试人员表  相似文献   

15.
休闲     
中国制定“奔月”计划10年后在月球建小区在近日闭幕的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上 ,中国科学家透露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类重返月球时间表 :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和欧洲空间局合作 ,正式启动“空间探测双星计划” ,2010年将在月球建立人类永久居住地。这意味着 ,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在“中国航天工业高科技论坛”上提交的报告中明确了上述目标。中国将在运载火箭方面建成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 ,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建立中国载人航天体系。近10年来 ,我国科技界不断提出月球探测计划。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6.
值此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和"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之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迎来了建院五十周年和中国航天工业会计学会一院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祝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未来的征程中,科学研究勇攀高峰,财务工作成效显著,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吴艳华  相似文献   

17.
嫦娥3号于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并在月表实现软着陆。目前,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成功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文章通过计算物理学公式,求出近月点、远月点的速度,再由满足主减速所得的条件限制,得到从着陆准备到着陆点上方位移经过的经纬度,即可反推出近月点、远月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翘首东望,时光隧道正姗姗走来一个晶亮而清爽的日子,让我们轻轻地向它招手: 新年,你好! 新年的底座是旧年,旧年的声音、记忆变得简洁,但并未沉默. 托起"嫦娥"的"70后",成为祖国航天事业"万人一杆枪"上的关键螺丝钉.这支绕月探测工程的研发团队40岁以下者逾七成."连轴转"是他们工作的常态.询问他们职场生涯靠利益推动的比重有多大.他们回答,没想过晒工资,只想着赛激情.人生一旦引爆激情,就犹如火箭发射一样,不可逆转,只有腾飞.  相似文献   

19.
农历≠阴历     
农历≠阴历世界上的历法共有三类:一类是阳历,即以地球平均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均可人为规定。一类是阴历,即以月球平均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月,只有年的月数可人为规定。一类是阴阳合历,即以月球平均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  相似文献   

20.
艺苑     
京华十月百花香,凤集鸯翔绘锦章。社会和谐除旧弊,科学发展导新航。山明水秀前程好,海晏河清国运昌。驭得长风欣破浪,神州万里更辉煌。泪j旧旧川旧旧j川j喇、!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喜赋(一)倒海排山火焰腾,嫦娥一号太空行。喜携赤子妈娟意,更带家乡款款情。玉兔兴高停捣药,吴刚乐极放悲声。何时移住月球上.醉沐琼楼雨与风。(二)神往几千年,今朝梦喜圆。远观星斗落,近沐月光寒。桂树尽情舞,嫦娥任泪潜。家乡迟问讯,别后可平安?艺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