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地方政府债务的累积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风险问题,更是一个贯穿“财政-经济-金融”的系统性命题。基于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银行信贷配置与制造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制造业创新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在阈值内,地方债务上升能够刺激制造业创新,一旦超过阈值,则对制造业创新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对垂直创新影响的阈值高于水平创新;银行信贷配置在地方政府债务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制造业创新的影响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所有制异质性,东部地区阈值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阈值最低,且对非国有企业的挤出效应较强。因此,未来应上移地方政府债务的审批权限,并建立有效的投资效率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系统梳理财政缺口、城镇化水平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内在机理基础上,以地方政府财政缺口和城镇化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利用2010-2019年中部六省(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江西和山西)的长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和财政缺口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二者的交互项,采用FGLS法探究财政缺口、城镇化及地方政府债务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财政缺口和城镇化水平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引入城镇化水平和财政缺口的交互项后,发现城镇化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财政缺口对债务规模的扩张作用.  相似文献   

3.
财政透明是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目标管理和政府行为视角,提出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存在着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进而利用2013—2019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财政透明度的线性效应和非线性效应,并对其进行了机制检验、异质性分析与拓展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且经济增长目标主要通过扩大基建投资等降低财政透明度,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财政透明度,而土地出让单价在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财政透明度的作用中具有不同效应;经济增长目标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化水平、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具体关系,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隐患,妥善化解存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成为打赢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着力点。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中央-地方政府”间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过程与机理,并采用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由激励契约提出的假设条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中央政府制定赋予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自主权的“事前”激励手段有助于地方政府努力管理债务;(2)中央政府依据地方政府财政信息披露和税收努力程度两种观测信息设计“事前”激励契约是有效的;(3)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努力水平的激励是“临界型激励契约”,且中央政府的激励水平与地方政府努力水平存在帕累托最优均衡点;(4)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管理显性和隐性债务努力活动的“事前”激励大小取决于两种活动努力成本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既可能改善企业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营生产,也有可能挤出实体投资降低投资效率。以我国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非线性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企业金融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企业金融化对投资效率呈倒“U”形的影响效应,当小于最优金融化程度时,表现出促进的“蓄水池效应”,当企业出现过度金融化时,表现出抑制的“挤出效应”。从不同产权性质上看,国有企业的倒“U”形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对投资效率的“挤出效应”大于非国有企业;从不同行业性质上看,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效应,而非制造业并未表现出这种特征。进一步引入企业规模和企业成长性门槛变量分别检验发现,大规模企业存在进一步金融化即加杠杆的空间,而小规模企业表现出过度金融化的投资效率抑制影响;成长性小的企业金融投资有助于投资效率的提升,高成长性企业过度金融化负面效应严重。据此,提出应该加强政府有效引导、健全市场管理机制、优化金融结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规范公司治理体系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平衡面临较大压力,影响了地区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文章基于新财政集权理论和中央转移支付效应,提出了三个相关假说来验证财政集权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影响。通过构造分省的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指数、财政集权和转移支付的面板数据,文章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财政集权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影响不显著,但会抑制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第二,转移支付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两者呈现倒U型关系;第三,财政集权、转移支付对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在税收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更大。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财政集权体制、促进民生类公共品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地方财政与地方金融发展之间关联性的分析。探讨我国地方财政与地方金融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地方财政与地方金融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地方金融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二者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作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金融体系稳定健康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内在要求。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一直广受关注。本文基于地区金融发展和微观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数字信贷发展水平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数字信贷和银行网点扩张之间存在“U”形关系,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银行中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在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数字信贷和银行网点扩张间的“U”形关系更加明显,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点扩张与数字信贷发展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U”形关系。在微观层面,本文发现数字信贷与家庭正规贷款规模之间也呈“U”形关系,这是对宏观实证结论的进一步验证。本文为理解数字信贷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提供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证据,“U”形关系的发现也解释了相关文献的部分争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对待自筹税收与转移支付所愿意付出的财政努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但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充分考虑地方财政自给的问题,这不利于激励地方财政自给的积极性,随着地方税收分享比例的下降以及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这一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多数地方财政自给水平呈下降趋势,财政自给率对其产生正向激励,财政依赖问题则会产生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明智 《财会月刊》2012,(24):17-21
本文建立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解释税收通过政府公共投资、家庭工资收入与就业影响经济增长背后的逻辑关系,并利用中国1978~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推断,税负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税负处于低水平时提高税率能够增加经济产出。税负通过政府投资影响劳动的边际产出进而影响收入,最后通过就业影响经济增长。税负与就业也存在稳定的倒U型关系,税负较低时提高税负就业增长,当税负高到超过临界值后,税负提高就业量就开始下降,经济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绿色发展效应,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两种集聚与产业自身绿色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采用空间模型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对周边生产性服务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呈倒“U”型,而多样化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此外,分地区检验发现: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影响与整体结果一致,而多样化集聚起直接推动作用;中部地区两种集聚的影响均呈倒“U”型,但各省专业化集聚水平已接近甚至突破了拐点;西部地区仅有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显著并呈“U”型,区域内各省仍在曲线左侧,尚未发挥出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共同富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年的数据,探讨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U形影响关系。从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U形影响关系在男性劳动群体、个体和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显著,但是在女性劳动群体、国有及事业单位中则不显著,与第二产业负相关,与第三产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呈倒U形关系。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家庭创业水平在数字经济与行业收入差距的U形关系中发挥了明显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金融分权的内涵,分析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3—2015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估算企业投资效率,实证检验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分权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主要体现为投资过度;财政分权加剧了金融分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金融分权对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负效应较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金融分权通过影响企业银行信贷和代理成本来降低企业投资效率。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降低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完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弱化地方政府参与金融竞争的激励;完善金融分权,既要求政府在保证金融市场稳定、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应向市场逐步分权,又要求清晰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监管权限,明确双方的救助责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北京大学测度的2011—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地方税收面板数据,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地方税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地促进地方税收增长,在考虑了内生性等因素后,这一结论仍然稳健地成立。分位数回归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低分位数上对地方税收影响小且统计显著性弱,在高分位数上数字普惠金融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大且统计显著性强。数字普惠金融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对地方税收影响有显著差异。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税收增长主要是通过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提高和移动化、便利化等程度加深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A股上市区公司微观与30省区市的宏观进行匹配得到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就财政双向失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路径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同时存在较高的双向失衡,财政纵向失衡促进企业避税,财政横向失衡抑制企业避税。从传导路径来看,财政纵向失衡通过降低地方税收征管和政府补助强度促进企业避税,财政横向失衡通过提高地方税收征管和政府补助积极性抑制企业避税;从地区分化来看,东部地区与全样本结论一致,但在非东部地区,财政纵向失衡、横向失衡与企业避税均负相关,这主要是因为中西部地区企业减少避税能换来更多的政府补助;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分化来看,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企业避税的影响均在债务规模低的地区成立;从企业自身现金流分化来看,纵向失衡与企业避税的促进关系在现金流低组中成立,而横向失衡与企业避税的抑制关系在现金流高组中成立。  相似文献   

16.
金融科技正在变革全球金融体系、鼎新世界金融格局。那么,金融科技在改变中国金融业格局的同时,是否会影响中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金融分权呢?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2010—2018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降低了地方政府的金融分权水平。进一步讨论发现:金融科技对金融分权的抑制效应受到财政分权和城镇化率影响,财政分权越大的地区,金融科技对金融分权的抑制效应越明显;城镇化率越高的地区,金融科技对金融分权的抑制效应越小;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背景下,金融科技对金融分权的抑制作用在金融发展欠发达地区比在较发达地区更强。  相似文献   

17.
从居民福利最大化视角,分析地方政府负债与居民福利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负债通过“净收入效应”和“环境污染效应”的作用机制,从而对地区居民福利产生非线性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地方债增长与居民福利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地方债增长超过转折点以后,地方债务增加使得居民福利下降。分地方债务发展阶段看,2005年之前最优居民福利的地方债增长转折点大于2005年之后最优居民福利的地方债增长转折点。分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看,城镇居民最优福利的地方债增长转折点小于乡村居民最优福利的地方债增长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09-2016年发行的城投债为样本,实证考察地方土地财政与城投债发行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与城投债发行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土地财政依赖度存在最佳水平,当土地财政依赖度低于最佳水平时,城投债发行成本随土地财政依赖度的上升而下降;当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最佳水平时,城投债发行成本随土地财政依赖度的上升而上升。当地方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土地财政依赖度对城投债发行成本的影响更明显;此时土地出让收入越稳定,城投债发行成本越低;但土地出让收入增速对城投债发行成本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济集聚视角下合理引导地方税收竞争对促进我国出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地方税收竞争和经济集聚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机制,利用2000—2019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模型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税收竞争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行为,在时间趋势上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动态变化特征。经济集聚关联效应表明,经济集聚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出口行为对地方税收竞争的敏感度,有效缓解地方税收的“逐底竞赛”,且在东部沿海地区更为强烈。因此建议合理引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采取竞争性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资本、技术和人口等空间集聚,以促进中国企业出口。  相似文献   

20.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财政转移支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用来与分税制体制相配套,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执行收入分配政策,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