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瓶栽金针菇的生产技术金针菇,又名冬菇、构菇、毛柄金钱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菌柄细长,菌盖小,主要食用菌柄部分。由于金针菇营养丰实,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栽培原料广泛,方法简易,生长周期较短,产品可以加工、于制,价格昂贵,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相似文献   

2.
答:金针菇属于低温品种,出菇期间温度调至12℃应在金针菇的出菇温度范围,如果出菇不好应从湿度、空气及光照中找原因。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90%,同时必须有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在地下室栽培金针菇,要配备一定的通风设备。另外,金针菇在形成菌蕾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地下室栽培金针菇应装有一定数量的日光灯。  相似文献   

3.
纯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冬菇的子实体,其菌盖小巧细腻,黄褐色或淡黄色,杆部形似金针,故名金针菇。纯白色种由黄色或浅色种突变而来。纯白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清香扑鼻,是拌凉菜和火锅食品的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园地     
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在华北地区从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季节,可利用栽培其它食用菌的生产设施和冬闲时的劳力,栽培金针菇,以丰富冬季的蔬...  相似文献   

5.
正你喜欢吃金针菇吗?在日常生活中,金针菇大多数家庭里仅仅是在吃火锅的时候才会想到金针菇。其实,金针菇的做法是有很多种的。如果,你喜欢吃金针菇就一定不要错过下面小编所推荐的金针菇的6种食用方法哦。金针菇的营养价值抗疲劳。根据实验报告,给小鼠服用一定时间的金针菇,具有抵抗疲劳、加速消除疲劳的作用。抗炎。金针菇菌丝体、籽实体中的有效成分对人体也有抗菌消  相似文献   

6.
近日,许多哈尔滨市民发现市场上买来的鲜金针菇又爽义脆.味道特别正.不像以往那样略带酸味。原来.今年哈尔滨市建成了省内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日产金针菇超过500公斤。两个月的时间,地产“鲜金针”迅速占领哈尔滨市70%的市场.哈尔滨市市民从此告别酸味金针菇。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顾问》2009,(5):29-29
平菇:目前已趋缓和,由于不易加工。只能鲜销,因此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金针菇:外销量较少,主要是国内鲜销,近2年金针菇的产量和鲜品销量上升。若发展高档品种,种出优质产品,仍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纯白金针菇正在替代传统黄色金针菇,是目前市场上十分走俏的食用菌品种。据最新研究,金针菇含有少量的牛磺酸,对大脑十分有益,特别是对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良好的保健功效。纯白金针菇不仅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高产栽培新技术──一次性收获栽培法常规栽培金针菇,虽然可获三茬菇,但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生育期长达95天左右,一年只能循环三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较差,影响经济效益。现试验成功一种高产栽培新技术──一次性...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又称冬菇,金钱菇,因其子实体形状主要在冬季生成及呈现金黄色而得名。金针菇的栽培历史悠久;方法很多,现将经济效益较高,方法简便易行的实用袋装新技术介绍如下。一、培养料配置1、木屑(阔叶树)78%,麦麸20%,蔗糖1%,石膏1%,水1.2—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分为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味美,营养价值较高,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金针菇生长要求温度较低,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冬季都可以栽培。管理比较简便,投资相对较小,规模可大可小,很适合广大农民栽培,作为脱贫致富的手段。下面简要介绍金针菇的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各地栽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品种,若以外销为主,则主要选择白色金针菇品系。以选菇形好,色白菌柄硬直,较粗,菌盖较小且圆,不易开伞,基部少绒毛的品种为好。而内销品种要根据当地市场销路选择白色或黄色品种。黄色品系的选择当以下部褐色较少,颜色较淡的品种为好。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冬菇的子实体,其菌盖小巧细腻,黄褐色或淡黄色,杆部形似金针,故名金针菇。纯白色种由黄色或浅色种突变而来。纯白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清香扑鼻,是拌凉菜和火锅食品的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13.
石新 《农家之友》2004,(8):34-34
黑斑病和锈斑病是金针菇栽培常见的两种病害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其防治方法是:1.黑斑病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毫米~4毫米,边缘整齐。该病以危害菌盖为主,偶尔也侵害菌柄。患病的菌盖再传播到相邻的籽实体,严重时整个菌盖变成黑色,有轻微的臭味。菌盖颜色变黑影响商品性,发病重时金针菇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潘晓 《农家之友》2005,(2):38-38
黑斑病该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方法:关键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金针菇大王”的融安县雅瑶乡滨口屯农民向玉明,利用外地学到的蘑菇种植技术,在当地种植金针菇,年收入5万多元。他还带动周围10多户农民发展温棚栽金针菇、蘑菇、香菇等食用菌,每户年均收入在6000多元左右。目前,像向玉明这样的“乡土人才”在融安共有3000多名,他们靠技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营管理》2000,(8):44-45
1998年,开化县封家镇大路边村有菇农180多户,种植金针菇201.6万袋,金针菇一项收入高达150多万元,创造出“种田养菇”这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该村的种菇大户江育健从1992年开始种菇,7年时间共种植16.8万袋,纯收入达17.3万元,仅1998年就种菇3.8万袋,虽受洪水及高温天气影响,仍获利4.1万元。他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顾名思义就是摆上餐桌,让食客大饱口福的菌类产品。但是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马家乡,食用菌却成为一种新型的观赏型盆景,并且备受重庆、成都游客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的金针菇生产大多采用熟料袋栽直接出菇法。此法不但产量偏低,而且在金针菇的现蕾出菇初期因菇蕾生成不同步,导致子实体伸长参差不齐,影响商品外观,降低了销售价值。笔者用再生法栽培本所培育的“百里1号”特长金针菇1万袋,获得了生物转化率200%的好效益,产量较常规法提高1倍以上。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黑斑病这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是在秋末至春初的寒冷季节中生长的一种朵型较小的食用菌,其菌柄细长而脆嫩,菌盖较小,由于其天然的品种色泽呈金黄色至黄褐色以及菌柄形状与金针菜相似,故名金针菇。其盖滑、柄脆、味鲜,营养价值较高,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在华北地区有较大规模的栽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一)金针菇的形态特征野生的金针菇一般成束丛生,菌盖幼时球型至扁球型,随着成熟逐渐展开至平坦,直径2~10厘米,中央淡茶黄色,光滑。菌盖表面有胶质的薄皮,湿时有粘性,菌肉几乎白色。菌柄较硬,长2~15厘米,直径0.2~0.8厘米。上下等粗或上方稍细,下半部暗褐色,且密被黑褐色的绒毛,上半部逐渐变淡黄色。目前,人工栽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