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法治国家,公力救济是解决社会冲突与纠纷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方式,但私力救济仍不可或缺。本文在对私力救济存在价值、存在类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法治社会下私力救济的构建提出建议,以澄清对私力救济的错误认识,对解决社会纠纷,构建和谐社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利益的主体也变得多元化和分散化,使得纠纷也变得多样化,进而决定了社会矛盾的解决是法律一元难以控制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正是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为世人所认可、所构建的。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我国现在对于纠纷的解决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所以对于纠纷的解决应该有新的创新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纠纷解决方式比如ADR来为我们的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兴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人才支持,法学教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解决社会纠纷。当前我国法学教育重心是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然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不同纠纷解决方式对纠纷解决人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技能等要求都将不同,这必然影响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职业定位、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变,对我国法学教育提出了新方向、新挑战、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制度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在近年来成为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主要问题之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现状处于比较混乱的局面,特别是其中的补偿问题,成为各色纠纷矛盾的集合点。在这些矛盾的背景下,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在房地产估价、拆迁补偿执行和补偿纠纷救济制度中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要彻底解决我国拆迁问题,建设法治国家,急需对这些制度缺陷进行弥补,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和我国社会“转型期”一样将经历一段较为漫长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下,需要通过以国家主导为重点、社会参与为辅的多元治理格局来推动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ADR作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是一个总括性、综合性的概念,并且其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征.ADR这个术语涵盖了解决纠纷过程中的一个广阔的领域,在这个领域每种方法都是相对于诉讼的另一种选择,如:仲裁、调解、谈判等.这种新兴的纠纷解决方式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诉讼机制并且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在我国民事程序体系理论上被划分为解决纠纷程序和预防纠纷程序两种,而解决纠纷程序又可分为诉讼和非诉讼两种,在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机制中则包括调解、仲裁.所以本文在阐述ADR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仲裁与ADR的关系,并且试图给出在现行的ADR体制下如何完善仲裁制度,使其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其中行政法治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行政复议作为一种重要的解决行政纠纷的机制,其性质和发展变化都表现出市场化的趋势。目前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在很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劳动关系也随着呈现出一种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农场作为一种传统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内部也出现了种种矛盾。具体的内容包括劳资矛盾与土地矛盾两个方面,农场中存在的纠纷不仅影响着劳资关系的和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分析新形势下农场的纠纷的形态与特征,探讨出解决该种问题的策略也成为维护农场职工切身利益、促进农场良性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主要根据广西农场的实际情况分析纠纷的内容、产生原因,并制订具体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9.
民间纠纷能否得以妥善的解决关系着乡村社会共同体的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对苏北乡村的田野调查,运用法律社会学的观点,立足于村庄的真正的生活逻辑,对当前我国乡村民间纠纷及其解决状况进行描述与评判,对纠纷主体行为本身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对传统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建立适合乡村社会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冲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普遍存在的小区物业纠纷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与社会转型中相关规则的缺失,即构造秩序的法治框架的缺陷,也反映出公民在维权和社区自主治理过程中在解决纠纷与冲突方面的理念和实践经验的不足。目前社区冲突的解决虽然十分困难,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冲突解决机制的建立与协作解决纠纷对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将作出重要贡献,意义重大。本文尝试对居住小区中冲突的类型、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社区冲突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能否孕育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组织是现代市民社会下的产物,存在于“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之中。由于代表着一定社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社会组织能够通过组织形式将这一特定阶层内盲目、自发的群体性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并解决政府公权力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所不能解决、不愿解决和久拖不决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文化与行政法治建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着行政法律制度的价值和作用的发挥。行政法律制度的运行也改变着社会文化,生成新的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的中国存在着行政法治建设与社会文化不相适应的现象。社会文化与行政法治建设的对接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实现:一是梳理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行政法治建设之中;二是培育与现代行政法治相适应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转型期非制度化信访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当前,信访制度和司法制度在利益表达、纠纷化解和权利救济上出现了重叠,信访制度面临制度上和现实上的困境。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改革信访制度,探索转型期信访与法治契合的可能路径,实现信访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矛盾纠纷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在日常的矛盾纠纷中,都是以小矛盾、小纠纷的形式出现的,但如果小矛盾、小纠纷不能及时调节、化解,往往也会酿成大祸。社会矛盾纠纷的化解需要从矛盾纠纷产生的根源上有深刻的认识,还需要从化解矛盾纠纷的手段上下功夫。要发挥法治化解矛盾纠纷和德治化解矛盾纠纷的长处,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法治建设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多年来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在法治主体、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加强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切实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线纠纷解决机制解决争议的主要方式也是调解和仲裁。但在线纠纷解决中,仲裁员或者调解员不参与争议的解决,有关争议通过计算机程序而自动地得以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面对面的冲突,同时,这种方式不需要严格追究双方的责任,而能够简便地达成协议。网上调解与和解的主要优势是它们具有灵活性、简便性。这尤其有利于全球化商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我国要借鉴与吸收欧盟在线纠纷解决的经验,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好我国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城郊农民失地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农民失地后在生活状况、社会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与之前不同的困境。这种境遇不仅影响失地农民的生计,还关涉到其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在解决城郊农民失地后出现的问题中发挥服务提供与心理支持、资源获取、纠纷调解、政策倡导等作用,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角色适应和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法院作为最为重要的国家机关,担负着审理案件的职能,它对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各种纠纷、打击违法犯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人民法院在审判权的独立行使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何存在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论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始于上世纪末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了高等学校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这种变革,导致了以校内学生为主体的校内纠纷逐渐显化,类型也在不断扩展之中.面对高校学生纠纷的日益显现,高校自身固守管理者姿态的“强硬”回应,抑或步履蹒跚之变革,均难以与校内纠纷解决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相反却促使高校学生校内纠纷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学生长期隐忍下所造成的人格变异;另一则是迈向法庭的公开抗争.显然,此种结果既不利于高校人才之培养,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故而,畅通高校学生维权之途,建构一种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保险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纠纷也日益增多。我国在解决保险纠纷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纠纷解决途径的单一、诉讼比重过大、仲裁方式利用率较低等。对此,应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建立监管机构对于大额纠纷的直接参与的处理机制,成立专业法庭、培养专业法官和律师,完善行业协会功能,使其成为保险纠纷解决的必要补充,加强保险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