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歧视原则是人权平等在就业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平等就业权的核心内容。不歧视原则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提供了最直接的理论证成和最充分的现实依据。农民工不平等就业是我国当前不平等就业问题的一个最为突出的表现,对劳动者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负面影响是全局性的。走出我国农民工不平等就业困境的关键,是重构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的制度体系,并着力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依法确认农民工平等的劳动者身份;建立健全农民工平等就业的权利内容;完备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平等权利当中就业平等是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公民的重要权利之一.但对于就业平等权的保护,还是有没有明确的规定,它面临着保护不到位,也面临着宪法,司法救济不到位的问题.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在中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的确作出了规定,但是其中的关于程序性问题以及如何纠正损害索赔的规定显然是不够的,这是公民面对侵犯人权行为却得不到救济的重大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就业平等权的相关论述,分析了缺乏救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就业平等权利的保障上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析建立我国农民平等就业权的综合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过程中,其平等就业权的实现经常会受到社会等级观念、法律制度、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等现实障碍,本文以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作为视角,从政治保障、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社会保障、自我保障和组织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试图建立我国农民平等就业权的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胡拥军 《经济师》2008,(11):124-124
就业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权能包括四个方面,具有基本人权、派生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点。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平等就业权保护的实质就是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大学生平等就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平等就业权保护应从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法》和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论环境诉讼诉权的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一项基本的权利,诉权是环境权的救济权权能。诉权的社会化是环境诉讼发展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诉权的扩大化,以保护兼具有公共性私益和个体性公益特点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6.
就业歧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具有某些特殊性。本文拟对这些特殊性进行初步的阐明与分析,以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及促进我国进一步完善有关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实现"居者有其屋"应该是国家需要努力达到的一个目标公民在一定条件下,应该享有政府为其提供的符合人格尊严的住房权利.按照联合国文件的精神,本文认为公民住房权的基本内容应该分为享有住房权、住房保障权、住房公平权和住房救济权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就业促进法>是新形势下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目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该法的出台无疑对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钱庆  阎芳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131-133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很多毕业生心中的隐痛,更是对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的侵害。它是背离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做法,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为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法律的角度为之问诊开方。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其蕴涵着人的生存和人的尊严的基本需要.社会保障权易受到私权利和公权力侵害,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机制的选择和构建依赖于社会保障权的法律内涵和特征.作为现代公民的社会权和宪法权利,社会保障权具有法律强制性、主体多元性、关系复合性、公益性和可诉性的特点.我国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主要是通过"双轨制"来实现的,即民事程序和行政程序.但这两种模武与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影响到社会保障权利的救济,有必要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通过改造行政复议程序和仲裁程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庭、确立公益诉讼制度和完善相关的司法救助与法律责任制度来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权的救济机制,充分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就业问题是经济领域的中心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我国的就业选择机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本文通过就业选择机制的博弈模型的建立,证明在完全信息时,显示偏好博弈只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结果,并且其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有效和公平的。最后针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为背景的经济形势和中国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压力,对中国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模型对就业选择机制的应用,以及如何有效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安置就业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灵活就业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主要渠道。与此相适应,就是灵活就业也给我们带来了多样化的雇佣关系。本文在两年多的专题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灵活就业劳动雇佣关系的现状特点,对灵活就业群体及其雇主做了分类,对雇佣关系引发的冲突问题作了归纳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灵活就业的雇佣关系提出了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抽样数据,本文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特征和社会资本特征对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的影响,我们用学习成绩和取得的等级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指标,结果发现:人力资本越高,选择校内招聘会和老师作为求职渠道的可能性越大;人力资本越低,选择家人或亲朋作为求职渠道的可能性越大;反映人力资本特征的不同变量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社会招聘会、网络和社会实践这四种求职渠道的选择的影响不尽相同.我们用亲戚数量、朋友数量和熟人数量三个指标来反映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状况,研究发现:亲戚越多,越可能选择家人或亲朋这一求职渠道;朋友越多,选择社会招聘会的概率越大;熟人数量对选择社会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社会实践这三种求职方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就业发展新论——核心就业与非核心就业理论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正如企业创新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受到忽视 ,核心就业作为市场就业的基础在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因此造成了今天就业发展特别困难的局面。核心就业是指直接参与、引导、促进和扶持企业创新活动的那部分就业。在长期 ,核心就业的兴衰决定了市场经济中总体就业的兴衰。中国企业的核心就业水平目前仅达到 2 5%左右 ,总体核心就业水平达到 3 0 %左右。为了达到 80 %左右的市场一般核心就业水平的目标 ,中国需要改变现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模式 ,建立政府权力均衡机制 ,以良性发挥政府功能 ,以及完善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道路等各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试论加入WTO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就业弹性变化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入世对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来看,WTO对就业的影响在方向上和目前就业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一致,这就决定了入世对就业不会造成净负面影响,但分三次产业来看,入世对就业的影响是不同的,农业是受入世影响和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但农业因此而损失的就业机会中相当于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极小一部分,约占0.7-1%左右,入世对农业的影响和冲击主要体现在收入而不是就业上;入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有正有负,这要依具体工业待业特点而定,但增减相抵,入世对工业就业仍然具有增加效应;最后,入世将大大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是中国入世最大的收益者。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这样一个经验事实,存在奥肯定律是否有效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认为,单纯验证奥肯定律并不能得出其是否有效的结论。放松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加入其他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虽然呈现总体上的负向关系,但是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增长率也呈现出负向关系,这表明奥肯定律在中国是失效的。因此,我们认为之所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不能带来持续的就业增长的原因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特征,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收入分配中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就业结构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劳动力资源投入方向的总体状况,在国民经济全局运行和就业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就业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就业结构的现状,发现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相符,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完全一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由此从经济水平、投资结构、技术水平、对外贸易等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失衡与城乡就业结构失衡是中国就业结构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文章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就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劳动统计的问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岳希明 《经济研究》2005,40(3):46-56
目前我国有两种劳动统计。一种是以人口普查为主体的劳动统计 ,另外一种是由城镇单位劳动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行政登记、以及乡村就业人员统计三者组成的“三合一”劳动统计。两种劳动统计在就业人员总数、就业人员的行业构成以及它们的时间变化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通过讨论两种劳动统计在统计方法上的差异来揭示它们在统计结果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目的是对在经济分析中正确使用劳动统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湖北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和就业矛盾突出的问题.本文的分析表明,湖北的就业增长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约束.解决日益突出的就业问题,应遵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就业结构的转换.通过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调整投资政策等措施,逐步矫正偏离度过大的就业结构,实现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均衡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整体就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来自11个城市的证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玲文  姚洋 《经济研究》2007,42(3):57-69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工业企业的就业规模大幅度下降,许多人认为,企业改制是其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11个城市386家企业从1995年到2001年的面板数据的研究,评估了企业改制对就业的影响。我们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和一般印象相反,改制显著地减缓了就业的下降趋势。我们还发现,改制对企业的就业增长有持续的和递增的积极作用。即使在控制了企业的绩效、就业条件、资产结构以及改制前就业历史之后,我们仍然得到相同的结论。另外,我们还使用了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差分内差分方法对我们的结果进行了验证,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