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研究了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消除低收入群体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信贷约束,为社会提供一个机会公平的公共教育情形下,社会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路径,并考察了遗产动机和收入税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公共教育虽然短期内在一定参数水平下会导致收入差距发散的可能性,但是在长期内却能保证收入差距的收敛。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以教育投入经费作为替代变量的含有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生产函数模型,研究教育对缩小收入分配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表现为先缩小后扩大的态势,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产出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教育的城乡差异是导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危害 1.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1978年至2002年间,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也有过缩小,但目前总的来说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3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622元,城镇居民为8500元,差距已扩大为3.24:1。问题的严重性不止于此,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过数年跟踪做出的全国性调查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根据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年有关数据,对人力资本投资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差距与养老金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封闭经济下的二期OLG模型,考察了在人力资本投资和资本一技术互补条件下,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后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模型表明,基金制份额的提高增加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拉大了中国的收入差距;实证亦证实了混合制是拉大中国收入差距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选取了1992-2010年的19个主要行业的相关数据,讨论了垄断、人力资本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显示近几年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且尚未出现下降趋势;行业垄断比人力资本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垄断与人力资本存在交互作用;在垄断部门中,人力资本缩小了行业收入差距,但人力资本效应对收入的影响并没有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为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进行的投资,其主要形式有:保健投资、教育投资、职业培训、迁徙投资和信息投资等。人力资本投资对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资金供求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格局及其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就资金供求与货币供求的关系而言,资金供求均衡是货币供求均衡赖以形成的基础。资金运行除了具有货币运行的效应外,还通过生产过程对价值增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资金供求均衡是货币供求均衡的核心。资金供求和商品供求密切相关,任何一方的失衡都将使另一方的均衡变得十分困难,但资金供求均衡是商品供求均衡的先决条件。实现资金供求的均衡,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12,21(5-6):547-56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academics as board members in science-based companies. Providing academics as board members is one activity within the broad range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of universities helping science-based firms to develop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utilize knowledge spillovers from local universities and focal firms. Based on a hand-collected sample of all entrepreneurial and high-tech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n Germany from 1997 until 2007, this study finds compelling evidence that the board representation of academics is shaped by firm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pecific investments in knowledge, the academic entrepreneurship orientation of the local university an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3.
14.
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94年~2004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公共品供给增加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而地区间预算外收入和宏观税负的提高都是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财政分权程度、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另外,中国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发展落后有关,城市化未能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5.
界定了金融支撑体系的内涵及其构成,阐述了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财政税收、商业银行、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2010—2012年中国46家物联网上市企业的数据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不同金融支持方式对物联网上市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留存收益、财税、股权和创业投资4种金融支持方式与物联网上市企业的绩效显著正相关;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与物联网上市企业绩效正相关但不显著,说明信贷资金利用的有效性有待加强。最后提出完善金融支撑体系以促进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从公共财政视角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与问题,认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财政保障机制不够、地区差异性较大、政府问公共服务事权划分不清等问题,并从政府职能回归、财政支出结构转型、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等角度提出了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缺口分析——基于制度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口,主要形成原因是金融制度的供给偏差,政府对满足小规模经济需求的民间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增加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的有效供给,营造农村金融制度的市场供给机制,进一步加强非正规金融的风险防控,通过提高制度的效率来改善农村金融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投资、资本市场不完全与收入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在决定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育水平具有不同的收益率。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往往存在信贷约束。因此,通过发展教育来缩小收入差距需要配合资本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
Modern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was design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improved indicators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conomy so that 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could better control the economy. The way that performance is measured affects the types of policies used to try to accomplish policy goals. Two attributes of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are analyzed for their effects on economic policy. First, government production is included in the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at cost, rather than at market value as private sector output is measured. This biases policy toward a larger public sector. Second, output is measured as a homogeneous dollar amount. This biases policy toward focusing on increasing quantities of inputs and output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ather than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hich are the true engines of economic progress. Economic policy could be improved by focusing less on national income as an indicator of policy, and more on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that foster economic progre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