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创新,我国的建筑业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迎来了发展时期的新阶段,给我国能源消耗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能源相继大幅度减少,再加之成本价格的不断攀升,我国工民建施工只有通过广泛地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化节能技术的应用和研究,降低成本,实现能源和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建筑节能,推行科学的建筑节能理念,响应了党中央节能减排的号召,同时也是建设节能型社会的保障。通过建立有效的能源安全保证体系,使建筑行业充分应用各项节能技术,加快了建筑行业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现就建筑节能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卢克宗 《价值工程》2007,26(6):22-24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建筑节能在节约能源方面有巨大潜力,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前景、关键及推广的主要困难,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建筑节能的主要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何坚持科学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建筑节能,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科学评价建筑节能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采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加强科学的运行管理和使用者绿色行为模式.决不能简单复制发达国家的技术.要把有限的研究经费、人力资源和投资用于最适合我国的技术和产品,走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而在世界能源不断匮乏以及建筑能耗问题得到社会重视的背景下,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建筑能耗不断加大并且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例不断提升,所以重视对工业建筑节能进行研究具有紧迫性,同时在确保工业建筑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我国工业建筑节能发展作出阐述的基础上,对工业建筑节能特点以及我国工业建筑节能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工业建筑节能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开发》2015,(14):64-65
随着社会环保理念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减排政策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背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就我国建筑节能减排政策评价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芳  袁永博 《价值工程》2010,29(2):213-214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工作的任务愈加艰巨,而构建全面的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对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剖析阻碍我国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发展的因素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政府引导、信息传播、金融环境、技术支持、体系改革五大方面提出了我国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以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杨芳  袁永博 《价值工程》2010,29(1):213-214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筑节能工作的任务愈加艰巨,而构建全面的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对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剖析阻碍我国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发展的因素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政府引导、信息传播、金融环境、技术支持、体系改革五大方面提出了我国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框架,以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住宅建筑节能的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介绍了我国住宅建筑耗能的现状、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提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措施以及对如何做好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和管理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建筑节能问题越来越重视,因此做好建筑节能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将从我国建筑节能体系现状和发展状况,从经济学角度对建筑节能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艳丽 《民营科技》2013,(5):113-113
能源问题是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而建筑节能则是其中重要的影响面。建筑节能问题一直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它是建设节能型社会、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措施,推行科学的建筑节能理念,有助于建立有效的能源安全保证体系,促进建筑行业积极的应用各项节能技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建筑行业经济的增长。建筑节能是城市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中需要不断加强的方面,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将会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也为社会环境的良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下针对建筑节能的设计与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多地少、能源缺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束缚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发展目标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了目前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2007年7月1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全面系统展开。本文结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形式,分析节能工作面临的问题,从政府、开发商、设计、施工、居民和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良性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2007年7月1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全面系统展开.本文结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形式,分析节能工作面临的问题,从政府、开发商、设计、施工、居民和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良性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梁玉霞 《民营科技》2012,(12):236-236
针对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及能源短缺的状况,从社会等多角度进行定性研究,并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数学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构建建筑节能指标体系和节能效率评价系统对建筑节能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便准确评价建筑物的能耗状况,且使建筑节能推动模式真正运转并能蓬勃开展起来,这对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的开展和节能新技术的使用,顺应我国建筑节能实施政策具有深远的意义,理论上是对我国建筑业企业能耗问题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筑节能现状与发展的科技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多地少、能源缺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束缚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发展目标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建筑节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了目前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爽  宋益民 《民营科技》2011,(5):297-29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建筑群的增加空前绝后,给我国能源消耗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建筑节能对于循环经济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就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以简要的探究与讨论,借以推动我国工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和谐、全面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建筑工程施工,进而有效促进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我国城乡现代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节能工作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切实做好建筑节能工作,是当代建筑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分析当前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建筑规模迅猛的发展,但我国建筑节能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结合我国建筑的节能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认识,以便和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王东 《城市经济》2006,(5):26-27
目前的建筑节能工作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对节能工作都十分重视,已经把资源节约提到国策的高度来看待,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并列为我国的三大国策。能源问题将成为今后社会生存发展的最主要战略问题,而建筑节能对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缓解社会能源负担,减少污染、改善居住环境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继续保持发扬以往的工作精神和作风,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乘势而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筑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近30%,建筑节能任务艰巨。首先介绍我国建筑节能概况以及近年来政府的建筑节能工作,说明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政策目标以及措施。以天津和深圳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为例,研究中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程序和方法学原理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东京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与天津、深圳的建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了对比,并提出发展我国建筑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