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科     
《上海国资》2008,(5):80-80
粮食战争饥饿和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上所有国家,肥胖与饥饿、贫困与富有之间的矛盾正在变得日益尖锐。在本书中,作者研究了世界粮食体系的历史和世界食物体系形成的几种方式,分析了那些针对食物体系的国际主义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影响着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基本生活,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从全球看,广大发展中国家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水源污染严重,制约着粮食的生产发展,世界谷物产量呈逐年略降态势.目前世界仍有7.77亿饥饿人口,平均每天有2万多人死于饥饿;发展中国家多达8亿人营养不良,人均从粮食等食物中摄取热量低于2200千卡的国家多达33个.……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低收入的国家里,贫困的两个主要特征是营养不良和饥饿。《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丛刊》指出,在六十年代初,世界人口中有一半处于营养不足,还有3亿到5亿人因严重的营养不良而受苦。当时的一些报道声称,每年有几百万人死于饥饿。可是,不管贫困和粮食短缺的程度多么严重,对于这些数字还必须以保留的态度去看待。还没有统计数字能告诉我们有多少人死于饥饿,也许更无法断定其死亡究竟是由于缺乏食物还是由于疾病。可以设想只有少数营养不良的人死于饥饿,而多数是由于身体的抗病能力降低而死亡。对于食物消费最的比较也是有争论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61年发表的数字。  相似文献   

4.
国家粮食局在今年世界粮食日首次向全国粮食干部职工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五谷者,万民命,国之重宝"。"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们能吃饱肚子,就好办了。"我国人口众多,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粮食消费大国,谷物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20%左右。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所以,粮食安全不要所谓的"饥饿体验",而必须实行"藏粮于土"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农业和粮食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联合国专门设置粮食与农业组织(FAO),以保障世界各国的粮食供给与生活水平,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人类免于饥饿。农业与粮食生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气候的变化,已经成为科学家和公众议论的焦点。农作物生长、种植面积和产量的信息采集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每年国家需要花费大量的投入开展农情信息调查。  相似文献   

6.
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弦要紧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总人口不断增加,而全球粮食产量因气候变化、土地退化及流失、水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出现下降趋势。不少地方出现粮食严重短缺,有10亿人面临饥饿的威胁,粮食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国家粮食局在今年世界粮食日首次向全国粮食干部职工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世界饥饿状况继续恶化。食物损耗和浪费对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阶段产生的食物浪费是食物损耗与浪费的主要环节。城市居民的食物浪费在我国具有典型意义,"面子"所引致的冲动消费问题,以及相应的认知、决策和反应过程可以阐释基于"面子"文化的我国城市居民食物浪费机理。我国政府、实业界和城市居民应合力推进绿色食物消费模式,减少食物浪费。  相似文献   

10.
《老区建设》2012,(19):4-5
10月16日,农业部、国家粮食局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济南共同举办了2012年"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在致辞时强调,近年来世界人口持续增长,粮食需求不断扩大,全球农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国际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全球仍有近9亿饥饿人口,实现粮食安全任重道远。各国必须更加重视农业,扩大农业投入,完善鼓励政策,创新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养活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王维 《环球财经》2010,(4):88-91
1974年11月,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30多年过去了,这个关系人类切身存亡的大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伴随着诸如转基因等食品卫生和健康方面的争议,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着“量”与“质”的双重危机。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人类无法逃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相互影响日益深远,仍以封闭状态卜的思维模式寻求国家发展、粮食安伞越来越困难。在新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应该用新的粮食安全观看待当前的粮食问题。新的粮食安全观主要包括两个视角,一是着眼于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二是着眼于我国丰富的食物资源,提出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  相似文献   

13.
正"茶博士语:中国农业大学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脂肪,全国一年就高达1100万吨,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有记者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对西安古城部分就餐场所调查发现,除一些学校食堂较能做到"光盘"外,其他不少就餐场所浪费粮食之严重,已到不容忽视的地步。一组数据或可为肆意挥霍浪费的人们敲响警钟:全球1/8的人口面临饥饿威胁,而每年产出的食物却有1/3被浪费;世上每6秒钟就有1名儿童因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到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最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与以往的恢复性大幅度增产不同,2011年的粮食大幅度增产是在2010年粮食产量较大幅度恢复性增产、产量基数很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来之不易再次实现了粮食供求平衡,与全球粮食危机和国际粮食市场吃紧的状态相比,我国显得从容.然而,从发展的角度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需求达到64000万吨,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人均收入的增长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的粮食需求增加及土地、劳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角度看,2011年10月16日是第31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信息是全球饥饿人口有9.25亿,平均7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吃不饱肚子.我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和饥饿必将影响和波及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世界粮食高峰会议于1996年11月13日到17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这次会议被誉为关于世界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的“世纪性会议”。来自世界各国的首脑群聚一堂,共商解决未来世界粮食安全这一世纪性难题。 随着历史的脚步迈向2000年,人类社会在为本世纪100年内科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而欢欣鼓舞的同时,又面临着成千上万的人正越来越遭受饥饿、粮食短缺,营养不良的困境。特别是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16.
吴国庆  丁贤 《浙江经济》1997,(11):48-50
提高粮食与食物生产能力,保障食物安全,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人增地减、高产低效、产需失衡”是未来粮食生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三大矛盾。因此,从实际出发,探求建立适宜的食物改革目标和实现食物供需平衡进而实现粮食供需平衡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有利于全省跨世纪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粮食物流虽然是现代专业术语,但粮食物流活动早已有之。本文选择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考察了在世界市场体系框架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物流状况,对粮食的流向、流量和物流成本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认为粮食物流成本过高是国产米谷与洋米麦竞争失败的诱因,并且还导致粮食产区相对过剩而引发"谷贱伤农"。  相似文献   

18.
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是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并致力解决的3大难题,在发展中国家最集中、饥饿人口最多的非洲地区,解决粮食危机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不但关系各国人民温饱、生活水平,甚至关乎各国政权稳定。同时,非洲有着适合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在中非外交、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加强中非农业领域合作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玉米储备只够维持8周,小麦储备只够维持12周";"世界粮食供应正以从未预见过的、史无前例的速度减少";"粮价已涨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饥饿的风暴正席卷而来"……这是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高官的警告,也是迄今为止,来自联合国的最严厉警告。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以农户需求获取、传递为重要特征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粮食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有效手段。该文通过常州市奔牛镇有关案例分析表明,农户结算卡是粮食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农户结算卡体系的运用可以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提供准确的产销数据,同时有利于相关部门为农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前、产中与产后服务。农户结算卡作为促进粮食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信息化抓手,可以有效破解粮食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的信息化瓶颈,从而为粮食供应链的整合等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