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客户赢利性分析--支持客户满意战略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客户满意战略,在西方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施客户满意战略的企业视客户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纷纷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客户数据库.管理会计采用客户赢利性分析方法为客户满意战略提供决策支持信息,而作业成本制度是开展客户赢利性分析的基础.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资料,企业可以富有成效地开展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芮新国 《开放潮》2002,(3):67-67
谁掌握了渠道资源,谁拥有了客户,谁将最终拥有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企业营销理念的升级-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开始在国内外大行其道。许多优秀的企业(多数是跨国企业)纷纷通过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来建立、确保自己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陈利 《发展》2011,(1):84-85
客户是重要的市场资源,合理的开发客户,有效的管理客户,建立客户管理的机制,对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客户不仅仅是有业务关系进行商品买卖的企业或个人,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的员工。  相似文献   

4.
孙军 《魅力中国》2009,(22):61-61
随大客户是电信企业的利润区,是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争夺的核心客户市场。建立一套大客户目标管理营销体系,对发展大客户、稳定大客户、服务好大客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客户资产的计算与评估,是企业实行客户导向战略的基础。大量事实证明,将客户作为企业的战略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是真正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与之相适应,财务管理也应随之变革,对客户资产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与分析,寻求企业获得真正竞争优势之途径。  相似文献   

6.
钟圆 《中国经贸》2010,(22):45-46
文章从标准化管理和客户导向为出发点,分别阐述了以客户为导向的形成、作用及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结合两者优点并运用于本土企业中可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出现。同时文章提出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必要行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了适合本土企业的发展方向,勾画出本土企业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标准化管理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王维娜 《魅力中国》2009,(19):138-139
在以客户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追逐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但是,很多企业追逐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企业实践中,客户满意并不等于客户忠诚,许多行业存在严重的"客户满意悖论"现象,即宣称满意的客户出现大量流失。研究表明,客户满意是决定客户重复购买意向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因此,将客户满意进一步发展到客户忠诚理应成为企业客户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两个职能:一是创新,二是营销。  随着WTO的加入,个人理财业务将是竞争的焦点。外资银行在此项业务的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在发达国家,个人理财几乎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我们一方面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同时,要强化市场营销。  一、科学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的合理确立  市场细分是企业研究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银行间的竞争主要在于获得客户以增加市场份额,追求利润最大化。细分市场就是要找准市场空白点,按照人口、地理、心理和行为变量,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深化,市场边界和价格战的底线逐渐显现,企业获得和保有客户的能力不断经受着市场的冲击,根据经验,企业获得一个新客户所需的费用是保持一个老客户所需费用的6-10倍,移动通信企业越来越重视客户满意度,这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企业营销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张燕  袁涛 《特区经济》2005,(9):298-299
到2006年,中国将按照加入世贸时所做的承诺,全面开放国内银行市场,外资银行机构到那时在中国国内市场上将享受多方面的、很高程度上的国民待遇。到时,中资银行将面临着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之一便是客户。在业务对象方面,“优质客户”、“高端客户”被认为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将进行争夺的客户资源,包括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外资银行的客户目标可能首先集中在外资企业和持有外汇的个人客户上。可以预测,外资银行在中国争取的客户主要有以下3大类:①公司客户、重要行业内的大企业、跨国公司、有规模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将模糊理论与DEA方法相结合,在顾客作出自己的模糊印象结论后,每个决策单元的"输入"和"输出"的权重可由其实际数据求得,进而来测评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加入WTO的同时,许多外资银行涌入中国,中国银行业的逐步放开,这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考验。客户满意度对于商业银行的营销及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商业银行客户满意度提升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提高汽车企业顾客满意度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满意度的高低是一件利害攸关的事情,因此汽车企业必须十分重视提高顾客满意度.文章首先论述了顾客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及其影响因素,并指出汽车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服务策略、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途径入手来提高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部门间的服务类型出发,建立了国有商业银行省分行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满意度调查问卷,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省分行内部客户满意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马义华  叶祥凤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96-199
近几年,随着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业巨头陆续登陆我国,中外大型超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文章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顾客满意度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型超市行业对满意度研究的实际,以对成都欧尚超市的调查情况为依据,构建了大型超市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通过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大型超市顾客满意度的关键性因素,提出了大型超市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服务生产和传递的互动中,顾客扮演着"部分员工"的角色,从而表现出角色内的顾客参与行为以及角色外的顾客公民行为。然而,过去的研究片面地侧重于顾客参与行为或者顾客公民行为,而忽视了顾客这两种角色行为的内在联系。为此,文章引入关系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对顾客角色行为的转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服务企业对顾客教育活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顾客教育活动的一个结果就是顾客所拥有的相关服务知识的增多,但这是否一定会促进创造型顾客参与行为并提升顾客满意水平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感知风险理论和归因理论,通过两个连续的实证研究,分别探讨了服务情境中顾客知识对创造型顾客参与意愿和顾客满意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企业进行与顾客教育活动相关的决策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2002-2005年顾客资产理论研究的动机、方法以及结论的最新进展的回顾与对比分析,揭示了顾客资产经营的不同视角.在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的顾客资产经营的新框架,同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Customer loyalty has already aroused the extensive attention of the marketing area, but it has been ignored by numerous enterprises in cyber-marketing. Therefore, establishing online customer loyalty and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loyalty is a new subject for enterprises during their cyber-marketing implementation. Customer loyalty is on the basi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but customer satisfac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customer has higher loyalty. Customer loyalty is the key factor to improv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and it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enterprise long-term profit. Intemet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customer loyalty. We should cultivate customer loyalty from customer relation maintaining,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virtual experience and so on in the Intemet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品牌忠诚培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志宇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51-155
品牌忠诚是品牌关系的最高境界,它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忠诚和行为忠诚的统一.影响品牌忠诚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品牌企业应通过基于顾客价值创建顾客价值让渡系统,设计、交付和宣传其价值组合,通过控制顾客的期望水平来实现超级满意,通过适当地提高顾客转换成本来锁定顾客,从而培育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