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5.
P2P网络借贷平台起源于欧美国家,2007年开始引入我国,是一种民间借贷新模式,其突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借贷双方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金融通。P2P网络借贷运作模式新颖,经营模式逐渐成熟,解决社会部分人群对资金的需求,逐步得到认可。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迅猛。但是,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目前尚处在我国金融监管的真空地带,平台经营者,资金借贷双方都面临着一定的潜在风险。民间P2P网络借贷平台必须纳入金融监管体系,进而采取业务流程优化、资金第三方托管、保护客户信息安全等措施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相似文献
6.
7.
2007年以来,商业性P2P借贷平台在国内迅速发展,且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信用模式。本文立足于P2P借贷的信用模式,从比较P2P借贷与其他借贷行为的异同入手,分析当前国内P2P借贷平台主要信用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推动P2P借贷行业规范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目前,P2P这种个人对个人的借贷主要有单一线上模式、单一线下模式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它具有服务大众、融资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其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当前,应尽快明确P2P借贷监管主体,出台相关法律规范,建立完善信用征信体系,成立P2P自律协会,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从而引导P2P借贷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李建平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2,25(3)
担保业是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用桥梁,以承担风险的方式改善中小企业难于获得贷款的困境。基于目前福建省担保业的现状,立足于服务于本省的中小企业,促进本省经济发展,应加强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互利合作;建立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担保行业监管,规范发展担保机构。 相似文献
12.
冉俊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4,(4):23-27
近年来,随着网络日益普及,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兴民间借贷方式在我国悄然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法律制度与有效监管的缺失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其自由发展也潜藏着一些较大的风险隐患。文章介绍了国内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网络借贷的主要风险,并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借贷法律规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出台了"新老36条",鼓励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等投资领域,这不仅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多元化,有利于缓解弱势群体融资难题也有利于金融改革与创新,促进金融业的繁荣发展。然而,随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金融业竞争将异常激烈,如何应对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后出现的风险以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规范民间资本投资,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效率乃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着重对江苏民间资本进行分析,拟从江苏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现状分析,分析江苏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江苏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14.
16.
姚川军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12(6):135-137
1992年11月9日,欧盟《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出租权、出借权及某些邻接权的指令》(EC92/100)颁布后,要求各成员国在1994年7月1日前完成在国内法的转换,西班牙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理应遵守欧盟指令,本文主要阐述西班牙公共借阅权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网络借贷发展现状与监管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网络借贷迅猛发展,参与主体及借贷规模快速增长,经营方式、平台和载体不断创新.但由于监管制度供给不足,网络借贷也存在借贷资金损失、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洗钱以及个人信息被不当泄露或滥用等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国网络借贷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监管经验,探讨网络借贷的监管制度完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网络借贷监管体系的若干建议,以此规范并促进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关于日本银行界在融资过程中环境风险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程度日趋严重,一些新的投资项目面临着愈来愈高的环境保护要求,目前这些项目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的贷款,这就要求银行的信贷决策必须更多地考虑环境风险的因素。但是,我国金融界普遍还未将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引入项目审查体系,而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银行界,关于环境风险的控制水平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本文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对日本银行界的环境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我国银行界有非常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漳州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涉外税务》2008,(3)
本文从外资企业的视角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税率变化、优惠政策和费用扣除调整、税收负担等对企业的影响,并对外资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提出若干建议,对于促进福建外资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