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拉动力。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必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金融机构的布局,金融服务的质量,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将从各方面影响其对城市化的支持力度。文章正是根据金融的强大作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做保障.目前,金融在支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仍存在金融组织体系薄弱、手段单一、金融产品不丰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制约了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必须尽快采取有效对策措施,进一步提升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做保障。目前,金融在支持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仍存在金融组织体系薄弱、手段单一、金融产品不丰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制约了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必须尽快采取有效对策措施,进一步提升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金融服务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分析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需求和当前金融支持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体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开发性金融因其在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缓解财政压力等方面独具优势,在支持城镇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本文在阐述开发性金融独具融资优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在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难题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开发性金融因其在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缓解财政压力等方面独具优势,在支持城镇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本文在阐述开发性金融独具融资优势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在破解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难题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围绕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就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刘耀庭 《金融纵横》2013,(10):83-87
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新的发展红利。新型城镇化要发挥其内需潜力和经济引擎作用,金融支持不可或缺。江苏省徐州市城市化率在过去十年中大幅提升,金融业在城镇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支持作用显著。未来十年,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需求潜力巨大: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需要金融支持,乡镇企业需要金融业的资金和服务支持,未来城镇居民对现代金融服务需求潜力大,保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将会增大。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昕 《福建金融》2015,(2):62-65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如何解决新型城镇化融资瓶颈,是开发性金融亟须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福建省首个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莆田市为例,就开发性金融如何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障及住房、教育等问题都需要强大资金支持,建立完善的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支持体系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重点是要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地域性金融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稳经济增长、扩大有效需求的现实选择.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城市基础设施、企业发展和转型的各项服务、城市运行的配套功能等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因此,应畅通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使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探索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金融的基本问题是金融行政化运行,首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羁绊,负面影响是将会导致金融经济危机,改革路径是建立金融产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改革目标是实现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彭健 《济南金融》2014,(6):36-39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利用我国1992—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研究区间内,我国城镇化领先于工业化,符合钱—塞的"发展模型"理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对城镇化和工业化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在长期内,资本市场和存贷比对城镇化影响显著,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工业化影响显著。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普惠化分别是中国城乡区域发展和金融改革发展的战略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对各地区及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普惠金融发展具有双向互促作用,二者互动发展对增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显著,且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还都互为中介机制.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和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双向互促效应,还是在增进地区经济发展中都存在双重门槛的非线性特征,且新型城镇化的中介效应和促进效应均更为显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要继续统筹提升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普惠化水平,按照"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圈群城镇"的多向路径、"结构优化"的统筹基点、"区域城乡"的协同格局,统筹新型城镇化需求牵引的普惠金融发展和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但金融资源的配置转换没有跟上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一系列问题的积累制约了农村金融功能和效率的提高,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水平、城乡融资依赖度、城镇化水平等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变迁中金融配置失衡导致的城乡收入变化、劳动力转移等因素,最后从互联网金融发展角度阐述了破解城乡融资失衡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农业地区金融发展的空间特征,文章利用Matlab与Arc GIS软件,结合河南省传统农业地区县域金融发展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城镇化对县域金融发展影响的力度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县域金融发展地域间差距愈发明显,呈逐步扩大趋势;传统农业地区的县域金融发展具有较强的地理依赖特征,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呈现两极分化格局;城镇化对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城乡金融排斥的影响,边缘地区的城镇化"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且抑制农村金融发展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研究了其与经常项目失衡的关系,并通过42个国家1995-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对经常账户余额有显著的负作用,回归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较完善,其经常项目更容易发生逆差,在发展中国家,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会使经常项目顺差减少。解决经常账户失衡问题,必须从根本上缩小各国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发展和创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市场,缓解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角度出发,利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在 2004-2014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建模实证研究金融发展对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瓶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国中小上市公司的投资与其内部现金流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中小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现象,且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融资瓶颈约束缓释效果越强,即减缓了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通过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来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而金融发展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推进金融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通过资金导向机制、需求拉动机制和制度创新机制的联合推动,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发力,构建有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理念培育的长效机制,将政府和市场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完善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体系;加强金融服务贸易和创新型企业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和促进我国金融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良性循环,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