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将金融发展细化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两部分,对1997-2014年间江苏省苏北地区四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面板协整分析,验证了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同新型城镇化的长期均衡关系,研究表明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效应明显:正规金融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果显著,而非正规金融对满足农村融资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建议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非正规金融发展、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等措施来更好地满足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2.
何琳  何文 《时代金融》2014,(6Z):51-52
基于1978年~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探讨,重点侧重于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隐含了一种互动循环机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来自金融发展的随机扰动的效应有所波动,最终稳定时呈现正效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且金融深度贡献值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1978年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探讨,重点侧重于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之间隐含了一种互动循环机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来自金融发展的随机扰动的效应有所波动,最终稳定时呈现正效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且金融深度贡献值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
刘耀庭 《金融纵横》2013,(10):83-87
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新的发展红利。新型城镇化要发挥其内需潜力和经济引擎作用,金融支持不可或缺。江苏省徐州市城市化率在过去十年中大幅提升,金融业在城镇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支持作用显著。未来十年,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需求潜力巨大: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需要金融支持,乡镇企业需要金融业的资金和服务支持,未来城镇居民对现代金融服务需求潜力大,保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将会增大。基于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衡阳市为例,深入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金融的需求,分析了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指出了金融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为进一步探索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建设急需大量资金投入,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的重要支持作用。本文从人口、产业、空间城镇化三个维度,就金融总量、融资结构、金融效率等因素对宁夏城镇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了金融支持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临汾县域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现状,发掘金融对城镇化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金融促进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本文首先采用比较分析法,评价了临汾县域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力度,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金融支持力度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需要解决就是建设资金相对不足问题。做好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成败。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上述问题提出构建新型城镇化下金融支持体系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融支持城镇化路径模糊、作用机制不清的问题,以全国31个省市1995~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多条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可以分别通过教育培训、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的中介传递来有效支持城镇化发展;也可以通过支持教育培训到技术升级进步的中介传递、教育培训到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传递、技术升级到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传递来有效支持城镇化发展;还可以通过支持有利于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有效支持城镇化发展。本文认为,在支持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金融资源要重点配置到教育培训、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要特别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金融服务支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总结分析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需求和当前金融支持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体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14,(6):22-2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于2014年5月9日公布,引起了市场舆论广泛关注。"新国九条"与十年前的"国九条"进行对比分析,"新国九条"的新意在哪儿?请看本栏目文章《"新国九条"新在哪儿?》、《"新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解读与思考》。如何评价"新国九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金融科技界启动金融电子化建设以来,就一直伴随着选择不同策略的争论.先有小型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的主机分歧,后有分布式和集中式的网络争论,从工商银行大机延伸工程开始到各商业银行纷纷实施数据集中工程,今天,数据大集中已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初步建立.现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又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此意见是对<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重要延伸和发展,必将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CEO过度自信是影响其自身薪酬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情况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CEO过度自信对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CEO比非过度自信的CEO拥有更高的总薪酬和股权激励强度以及更低的现金薪酬比例;同时,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CEO过度自信对薪酬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大小和创新程度会强化过度自信与CEO薪酬之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支农项目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资金管理过于分敞、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口益突出,造成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资金投入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资源,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并对近十年来国外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发展做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把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审计委员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审计委员会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审计委员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审计委员会理论基础以及目的等理论问题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审计委员会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志;审计委员会不仅仅是受托责任,更主要是委托责任,其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委员会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而是制衡,是再监督。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valuation of two types of options that relate to the same asset: options on the asset itself and options on the futures on the asset. The early exercise privileg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s of the two options.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case of a cash instrument that does not make interim payments, such as gold, the value of a call option on the spot is smaller than the call option on the futures contract;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put options. The early exercise boundaries, which characterize when it pays to exercise, are also compar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两国模型的DSGE框架下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机制,把金融摩擦、国际资本流动和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同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机制,考察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影响机制。基于我国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于我国来说,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国内经济冲击,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第二,我国推动构建国际宏观审慎政策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第三,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存在国际溢出效应,但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