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田回注污水水质一般较差,而且水中含有大量的SRB细菌(硫酸盐还原菌)、乳化油、有机悬浮物,有的回注水矿化度高达35000,如果不对回注污水加以处理,不仅会严重腐蚀回注污水系统设备,而且容易形成黏泥污垢堵塞管道,很大程度上降低岩心渗透率,为二次采油带来严重影响。对此,研究油田污水综合物理法杀菌技术,利用多相催化氧化并结合光电技术等为一体,突破了传统的杀菌模式,解决了采用单一化学杀菌方法在油田回注污水处理杀菌中所存在的问题,现场应用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渤海A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模式开发,由于缺少水源层所以回注水必须掺有一定比例的海水作为补充水源,导致A油田设备中以硫酸盐还原菌为代表的腐蚀性细菌滋生严重,以H_(2)S和FeS为代表的代谢产物更导致了次生的电化学和腐蚀电池腐蚀。因此,对A油田展开了腐蚀专项整治行动,分析油田高腐蚀原因,加强腐蚀监测和检测工作,通过药剂中试试验换型,加强清管,优化药剂流程和设备相关优化改造等方法治理腐蚀问题。最终,经过一系列治理措施,使油田的硫酸盐还原菌数量、H_(2)S浓度和腐蚀速率都降至合格范围内,油田腐蚀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周鹏  郭俊杰  吕强  赵凯  江南 《化工管理》2022,(28):127-129
渤海某海上油田海底管道存在腐蚀问题,通过对目标管道进行内检测分析、路由勘察及流体组分检验,采用X射线衍射,观察并分析腐蚀产物形貌和化学成分,结合目标管道的运行工况与特点,并利用相关腐蚀实验,确定腐蚀原因。结果表明,管线主要风险为CO2-H2S腐蚀和Cl-腐蚀;同时存在严重的CaCO3结垢趋势,垢下腐蚀产物为硫酸盐还原菌等细菌的滋生提供有利环境,不排除存在硫酸盐还原剂等细菌因素的腐蚀;管道前4 km出现明显低洼,增加腐蚀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增加,管道腐蚀失效问题越发严重。管道腐蚀不仅缩短了管道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了油田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分析油田内注聚管道的内腐蚀失效原因,开展管道失效管理与可靠性研究,并提出对管道中细菌含量进行化验,多措并举降低注入介质中细菌含量,对管道进行定期冲洗,推行精细科学管理模式等对策,得出具有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油田污水的排放现状、主要特征及处理难点,分析了油田污水处理质量控制技术的现状,阐述了污水回注水的水质标准,提出了油田污水回注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和建议。结果表明,实施该方法能够保障油田污水回注过程中水质稳定,环境适应性好,地层污染少,能有效提高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持续推进,各油田区域投入使用的输送含水原油及油田污水等腐蚀介质的钢制管道数量逐年增加,因内壁腐蚀造成的管道破漏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运行和环境保护。对纤维增强复合防腐内衬性能特点、施工工艺进行介绍,对典型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和整体应用情况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该内衬技术具有的各项优点。实践证明,纤维增强复合防腐内衬技术耐腐蚀性能优良,施工工艺成熟,作业周期短,有效防治了管道内壁腐蚀,减少了管道破漏,保护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近年来,中国油气企业不断加大油气田的开采规模,以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及石化产品需求。但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污水,其所带来的污染影响非常巨大,为了避免和减小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就必须要对油田所开采出的污水进行有效回收。污水回注就是将污水处理之后,在达标的状况下重新注入到地层中,这样不仅可以避免造成污染,又可以提高油田的注水效果。文章概述了影响回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分析油田污水回注的应用现状以及回注泵耐蚀材料的应用,提出了提高油田污水回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油田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常将油田污水回注地层。但是,油田污水中的固体悬浮颗粒和原油将影响污水回注的质量。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油田回注污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粒度分布以及含油量进行测定,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藉此给现场污水回注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油田管道腐蚀是现代油田建设过程中一项影响油田开采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油田建设期间,要充分认识油田腐蚀情况。文章针对油田管道腐蚀因素进行分析,建议采取针对性防腐措施对腐蚀问题进行处理,避免发生严重腐蚀情况,确保油田生产作业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因油田污水的有机物量多,本文阐述了油田污水回注技术的时代意义,详细解析了污水回注技术的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各种油田污水回注技术,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该技术当下面临的新难题,作出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质检测、能谱分析、金相组织分析、XRD等手段,对环池油田MC-2井区J55尾管的作业介质环境、管材成分、管材组织及性能、腐蚀产物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C-2井区油井采出水的矿化度高,含有多种腐蚀性介质;H2S含量及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存在造成H2S分压较高,CO2腐蚀被抑制,J55尾管的腐蚀以H2S腐蚀为主,并在最外层形成硫化铁腐蚀产物膜。介质中Cl-的作用使得H2S腐蚀膜被破坏,从而基体材料被进一步腐蚀。而且Cl-渗入腐蚀产物膜内,在基体材料内形成点蚀,加速腐蚀向基体材料内部扩展,并最终形成穿孔。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的不断发展,管道腐蚀问题越发严重,管道的腐蚀不仅缩短了管道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影响了油田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文章通过对油田内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的探讨,针对我厂管道腐蚀现状提出部分对策及新技术,得出比较具有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全国各油田大量采用往复式污水泵注水,但由于油田污水的腐蚀性较大,泵的腐蚀损坏十分严重,除了往复泵的液力端腐蚀损坏外,还有十字头滑道的腐蚀、磨损、拉伤,甚至粘住等现象。污水泵运行5000小时左右,十字头和滑道的配合间隙由原来0.08mm扩大到0.3~0.8mm,引起十字头的中心下降,造成十字头杆上套与浮动会内孔摩擦拉伤,油封偏磨、拉伤而失效,大量机油外漏,污水进入曲轴箱,最终导致十字头粘住和连杆烧瓦事故发生。这样,不仅增加水泵的运行费用,也影响了油田污水的回注,给油田开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3S3三柱塞泵的十字头滑道磨损,我们  相似文献   

14.
目前 ,所有采油厂都有自己的污水处理站 ,但绝大多数站的污水处理效果不尽人意 ,水质很差。这样可能会导致生产设备严重腐蚀 ,注水工作不能正常运行 ,甚至伤害油层 ,堵塞地层渗流孔道 ,降低吸水能力 ,影响注水开发效果 ,同时使伤害油层的治理工作难度加大 ,作业措施费用提高 ,增加了油田的开发成本 ,给油田的生产运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998年、 1999年我们对油田内部近百个站 (次 )进行回注水监测 ,结果是水质竟无一合格。分析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硫酸盐还原菌 (SRB菌 )超标 ,超标率竟达 99%。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既有客…  相似文献   

15.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近日成功研发出一种磁性材料除油技术及光/电催化氧化技术,能有效处理油田产生的含聚合物污水,改善回注污水水质,使污水达到回注地层标准,避免污水外排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随着葡萄花油田的持续开发,埋地管道使用年限不断增长,降低埋地管道腐蚀穿孔频率成了油田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油田公司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采油厂提出了降低埋地管道腐蚀穿孔频率的要求。文中主要讲述埋地管道腐蚀现状与阴极保护技术,使用阴极保护前后的对比,通过阴极保护的使用,可以降低埋地管道腐蚀穿孔频率.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分析了采油一厂地下管道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油田埋地管道检测的作用及意义,重点论述了油田管道腐蚀的检测与修复技术。实践证明,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提高修复技术水平,才能得出油田管道腐蚀的规律,找出管道腐蚀情况、运行参数、保护措施三者之间的联系,为油田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地面工程所采用的主要设备有离心泵和柱塞式往复泵,用于油田地面输送原油、污水及污水回注等,泵所用轴承及摩擦副材料为巴氏合金和磷青铜。轴承及摩擦副中经常进入污水,导致出现大量的结盐颗粒,并产生腐蚀,从而加剧摩擦副的磨损,拉伤损坏,检修频繁,影响了正常生产,增加设备运行费用,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分析研究决定把原摩擦副材料改为复合材料,经现场试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油田污水回注是一项节能措施,但是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金属离子对注水管线造成极大的损害,所以油田污水的处理刻不容缓。本文首先对油田污水的来源、处理的意义进行了介绍,着重对某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我国加强了对油田的开发进度,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资源发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的耗能问题,不仅如此,一些相关的辅助技术也逐渐的被学者专家们所重视,尤其是油田集输管道的防腐技术,更是成为了当下学者专家们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针对油田集输管道腐蚀与防腐技术进行探讨研究,首先对油田集输管道腐蚀原理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油田集输管道腐蚀的根本原因,然后对油田集输管道防腐技术进行讨论,从不同的方向对相关的防腐技术进行介绍,以期通过本次研究,对我国的油田集输管道腐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