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十三五"规划更是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绿色金融在中国刚刚起步,综合采取了政策保障、市场实践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推进路径,各种政策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本文对当前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和绿色金融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考核缺位、监管失位、标准空位和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王园园  高静 《甘肃金融》2024,(2):7-10+36
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备日益成熟。文章基于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构成内容、特殊性质、模式类型,分析当前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和困境主要是要素困境、理性困境和认同困境,从而制约着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进程和效果,并从输入端、中介端和输出端三个维度出发来探讨绿色金融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以实现绿色金融与乡村产业有机结合,推动乡村产业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是“双碳”目标下经济稳增长的助推器。探究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研究,对于提升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匹配度、保障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发展作用的内在逻辑进行机理分析,再运用耦合协调模型以及BVAR模型对“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这两个系统能否融合发展以及融合发展路径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相互促进作用不断加强,融合协调发展优势明显。从具体路径来看,目前绿色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村居民增收的影响较大,通过提供资金和风险补偿方式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对绿色金融的推动作用较强,能够扩大绿色金融需求,并促进绿色金融创新。但目前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渠道并未完全畅通,建议政策引导加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内源动力、加大绿色保险产品及服务的覆盖率和创新力度、完善绿色乡村项目的认证评估标准和体系、扩大绿色金融教育普及度。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然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文章结合福建区域实际和中国建设银行实践,探索思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以金融力量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为金融服务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兴旺,乡村产业的绿色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对绿色金融的融资需求迫切。本文从乡村产业绿色发展对绿色金融的内生融资需求,深入调查绿色金融支持乡村产业绿色发展的短板,有针对性提出绿色金融支持乡村产业绿色发展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对"双碳"背景的分析和对当前形势的研判,结合信托机构在绿色领域相关实践经验,探索信托行业在"双碳"背景下如何融入绿色金融体系,为绿色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文章阐明信托业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剖析当前信托业在开展绿色金融服务中面临的制约因素,通过对绿色产业发展和信托业自身发展的内生需求分析,得出发展绿色信托既是信托业助力"双碳"目标的现实路径,也是整个行业支持实体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的结论。文章认为在"双碳"背景下信托业参与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服务绿色实体经济将大有可为,并提出绿色信托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绿色金融”即金融业在经营活动中体现国家环保和绿色产业政策,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工程建设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是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集中进而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基于2004—2019年270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使用非参数方法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表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该政策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看,该指标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97;(2)从政策效应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并不存在异质性;(3)从政策作用机制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可以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提高等多个路径,促进中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提高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4)从企业微观行为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地区中的高污染企业会通过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履行污染治理责任等路径提升自身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自身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论完善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的效果评价框架,为优化当前绿色金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绿色金融的内涵以及金融体系环境风险的基础上,从利用绿色金融体系助推低碳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阐释发展绿色金融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路径。作者提出政策工具引导、扩大金融服务领域、金融工具创新、以绿色投资带动环境友好产业发展等措施,并提出构建低碳产业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绿色金融业务近十年获得了初步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是把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绿色金融信用体系能够实现绿色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因此被认为是绿色金融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回顾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阐述构建区域绿色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运用SWOT分析方法论述推动构建区域绿色信用体系的战略选择,最后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信用体系的路径设计和快速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项目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金融利用绿色信贷等金融工具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显著推动了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异质性检验发现,此促进效应在非重污染企业与盈利能力低的企业中更为突出。因此,金融机构在设计绿色金融机制时,应当关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需求,提供更为灵活和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尤其是针对非重污染企业与盈利能力低的企业;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及行业绿色数据的监测和披露,提升信息透明度,使得金融机构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从而为其提供更精准的绿色金融支持;企业应利用绿色金融积极主动地加入绿色技术创新的行列,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领域创造成效。  相似文献   

12.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可有效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在改善环境、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提高“三农”领域的金融可得性.目前,中国在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上面临的主要障碍包括:绿色农业的标准尚未统一和规范,金融支持绿色农业的范围不够明确,缺乏针对绿色农业融资主体的信用体系,缺少绿色农业供给端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绿色农业消费端尚待进一...  相似文献   

13.
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我国环境污染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绿色金融、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和构建绿色经济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提出了建议。构建绿色金融关键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指导思想上,必须要牢固树立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的理念,把环保责任因素纳入银行业务经营之中。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有一定促进作用,要构建绿色经济还要象美国那样,严格环保立法和执法。  相似文献   

14.
文书洋  刘浩  王慧 《金融研究》2022,506(8):1-17
在可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减排技术内生化,建立带有环境约束并包含金融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解释了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创新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机制。这一理论得到了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中介效应分析的支持。本文为绿色金融的经济学建模提供了新的思路,推进了绿色金融的“功能”理论,论证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绿色创新渠道”,这意味着绿色金融不限于对少数清洁行业的支持,针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内部环保技术升级的金融服务也至关重要,是未来绿色金融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变暖的势头仍在持续,气候风险显著提升,全球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载体,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是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绿色金融与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支持领域。本文梳理了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上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的实践与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向来重要,但从未像现在这样严峻。中国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构建绿色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血脉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运行才会通畅。  相似文献   

17.
只要每个人伸出双手,一颗心便是一片绿洲。现在关于绿色环保的倡导已经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预示着全球经济、产业、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模式都将发生一场以低碳为特色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深刻革命。面对这场引领全球的“绿色变革”,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银行业主动将发展绿色银行设定为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作用机理分析,以绿色信贷、绿色产业投资、绿色债券为例,使用2009—2019年30组省级数据从整体与区域两方面对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果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整体分析中各绿色金融业务发展都有显著减排效果,但在交互项中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组合表现出负调节效应,其余组合为互补效应。区域分析中,西部地区绿色产业投资减排效果较强,绿色信贷偏弱;中部地区绿色债券对区域碳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互补效应也只存在绿色信贷与绿色产业投资间;东部地区单一或交互项与区域碳排放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减排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王营  冯佳浩 《金融研究》2022,504(6):171-188
本文以绿色债券为例,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债券能够显著提升发行主体的绿色创新水平,主要体现在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两个方面,且发行绿色债券对二者的促进作用均具有动态持续性。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债券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应不受企业产权性质和固有技术水平的影响,但相比于重污染行业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利用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的效率更高。路径分析发现,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源于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绿色产业是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绿色信贷是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当前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率低、绿色信贷制度不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不足、绿色信贷不良率高、信贷周期长”等问题,制约了绿色信贷投放和绿色产业发展。为此,在农业农村绿色产业发展中,应完善绿色信贷政策扶持体系,健全绿色信贷市场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中介机构,提高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动力,发挥绿色信贷对农业农村绿色产业的金融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