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造成全世界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猛增,由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也对中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分析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对加强我国现阶段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金融体制改革。如今在美国、欧洲都深陷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也主要是得益于前些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到了2013年,中国面对新的情况,有了新的任务。这也同样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对我国化解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11年我国在金融体制方面的改革进行跟踪研究,重点就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改革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对诸多法规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等进行了评述;对当前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今后改革的难点做出分析判断;同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臣  尹全胜 《时代金融》2014,(1Z):65-65
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主要得益于金融体制改革。如今在美国、欧洲都深陷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经济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也主要是得益于前些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到了2013年,中国面对新的情况,有了新的任务。这也同样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与金融问题推动金融监管改革,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普遍变革了金融监管框架。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在金融混业经营的新常态下依然奉行"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模式。近年来,经济运行越来越复杂、金融业创新融合与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效率明显降低,凸显出监管的各种问题。本文基于反思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分析新常态分业转向混业的金融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提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诸多学者对金融危机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其中,陈雨露教授和马勇研究员的新著《大金融论纲》颇具分量。危机后,作者深入剖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与根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而《大金融论纲》正是在前期研究奠定的坚实基础上推出的一部力作,是对中国大国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存在,并对金融创新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推进我国金融创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元龙 《金融博览》2013,(17):84-85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诸多学者对金融危机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其中.陈雨露教授和马勇研究员的新著《大金融论纲》颇具分量。危机后.作者深入剖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与根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M2/GDP是衡量一国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该比率越高,经济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业越发达.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中国不但存在M2/GDP持续上升的普遍性问题,而且这一问题相对其他主要经济国家表现得更为异常.造成中国M2/GDP畸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货币化论、货币沉淀论及货币反替代论.M2/GDP的比例越高,整体支付风险越大,若任由这种局面发展,央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银行体系的支付能力都将逐渐蚀空,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我国金融配置效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及我国现行外汇体制改革等议题,是有效解决我国M2/GDP畸高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备受打击,也加快了金融改革的进程。同样,中国经济发展在面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了在金融结构以及应对金融风险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推行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为推进金融改革进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互联网金融也迅速发展。然而,各种金融创新催生了大量监管外的产品,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是否能够满足金融市场混业趋势发展的有效需要,通过构建金融监管效率指标体系对中国和德国两国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混业经营趋势下统一监管比分业监管更有效的结论,最后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银行家》2014,(12)
正金融在经济运行中扮演着中心枢纽的角色,信用货币及由其标价的各种资产在供求双方流转,从而实现经济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提到:"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一句话将金融推到经济发展舞台的中心,金融核心论也成为指导中国现代化金融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金融核心论顺应了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也丰富了金融核心论的内涵,这种相辅相成的发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造成全世界成千上万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猛增,由经济危机带来的各种政治和社会问题将考验各国政府的应对能力,也对中国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分析金融危机形成原因,对加强我国现阶段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前奏     
危机倒逼金融改革提速当全世界因为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而声讨西方金融过度创新时,中国却面临金融创新明显不足的问题,亟需从顶层设计角度整体推进金融改革。9月17日,"一行三会"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显示出新一轮金融改革的顶层设计框架已启动。实际上,早在《规划》出台之前,金融改革早已吹响"集结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纷纷提上议事日程,金融领域的渐进式改革和局部试点不断推进,全球金融危机倒逼中国金融改革提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它深刻改变了全球的金融格局,打破了原有的国际金融体系,严重打击了实体经济.对其发生的原因解释有创新论、监管论、货币论等8种观点。此次危机启示我们,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保证金融创新的有序和透明,审慎推进中国金融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不完善的银行体系成为危机发生的突破口在国际金融理论界,对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有三种具有较大影响的观点:宏观经济基础论、金融恐慌论和金融体系脆弱论。这些观点都表示金融危机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是多重因素蓄积和作用的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指出,导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银行体制的缺陷。尽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重启以来,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数量和规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已面临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债券的发展现状问题,未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如何改革和发展,这些应当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金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金融企业防范风险也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不断开放的金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开展金融审计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改革问题前所未有地成为各国金融当局普遍关注的热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掀起了一场旨在规范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本文的研究表明,过度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的缺失是刺激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的直接原因。然而,危机过后,美国并未简单地采取抑制金融创新的办法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而是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改革以及提高微观金融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的办法,规范和引导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这种市场化的监管改革思路值得我们借鉴。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发展来看,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与美国存在较大差异,但全面强化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在此情况下,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最后,本文认为,中国应当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加强微观金融数据的收集与整合,完善宏观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大局已定,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将进入中国市场。它们凭着自己先进的管理经验、优质的金融服务、雄厚的经济实力等优势,抢占中国市场。国有商业银行将进入一个"与狼共舞"的时代,如何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引进外资银行。目前尽管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金融体系状况不容乐观,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当前,我国金融领域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下降;金融服务的质量和种类跟不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违规违章现象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地解决;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