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垣平1-7井是部署在松辽盆地葡萄花构造上的一口水平井,目的层为扶余油层,设计斜深3791.00m,垂深1604.18m,水平段长1998.32m。通过对钻井施工难点分析,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优化设计,并对施工中的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对施工同类型的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玛2井区三开施工主要难点是造斜段大段褐色泥岩易吸水膨胀缩径及坍塌失稳,水平段微裂缝发育,ECD易超过地层最小水平应力,发生井漏.介绍了利用北美某公司先进钻井理念,以及使用KM-ERA钻井优化软件,尤其是地质建模软件,实现了钻井液密度优化,精细控制ECD,基本解决了玛2井区造斜段褐色泥岩易坍塌失稳和水平段易发生井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南海西部莺歌海区域崖城13-1气田A16井12.25"井段钻进至梅山组地层井斜下降严重,旋转导向钻具无法增斜,现场使用马达钻具,成功进行深层滑动造斜钻进,达到了工程质量以及地质中靶要求。本文以该井马达深层定向钻井作业为例,结合现场井眼状况以及施工技术,对马达深层定向钻进作业准备、定向钻进技术要点以及井眼处理措施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该井马达深层滑动造斜钻进作业的成功经验将为以后类似井作业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Emir 5井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一口大斜度定向探井,四开为Φ215.9mm井眼,采用复合盐聚磺钻井液体系,该井井深2850~2950m以黑色炭质泥岩为主,胶结疏松,井壁稳定性差、坍塌掉块严重,易井漏,钻进过程中,因井壁失稳及井漏导致三次卡钻。分析认为设计的钻井液体系抑制性不足;同时该井段是增斜段,末端井斜达58°。经岩屑化验、方案讨论,制定了加强钻井液防塌性能、钻穿漏层承压堵漏、提高密度、请示甲方改变轨迹等措施,最后一次侧钻,严格按照制定的措施施工,承压堵漏后钻井液密度维持在1.62g/cm~3,改变易垮井段轨迹为稳斜段,井斜30°,最终顺利钻穿易垮井段,完成这口高难度井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长水平段水平井的钻井施工都具有较大的难度,滨435-1HF井是胜利油田开发超低渗滩坝砂油藏的第一口非常规长水平段水平开发井,该井完钻斜深5007.00m,自沙三上直至目的层沙四上纯下亚段含有多套泥岩、油泥岩,灰质或砂质泥岩小层,控制好三开裸眼井段多套泥岩层在长期的水平裸眼施工中保持井壁的稳定是该井成功完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钻具结构、钻头选型、井身轨迹控制、井眼净化、井壁稳定等方面介绍高含泥长水平段水平井的优快钻井技术在该井的成功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TX55井设计最大井斜角30度,为了实现井眼轨迹精确控制,在直井段防斜打直,造斜段精细轨迹控制,稳斜段勤调整、少调整,实现了该井的准确中靶。  相似文献   

7.
安顺1井是黔南地区安顺坳陷一口风险探井。由于黔南构造为高陡构造,地层倾角大,地层自然造斜能力强。为保证二开的井身质量,在施工中成功了使用胜利钻井院AVDS自动垂直钻井系统。本文在介绍AVDS垂直钻井系统基本工作原理与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其在安顺1井二开井段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三塘湖盆地致密油勘探开发前景广阔,开发逐年提高,设计多为深井和水平井,针对以上区块钻井过程存在的上部井段地层倾角大井斜难以控制、二叠系条湖组地层不稳易发生坍塌、石炭系火成岩机速低、水平井施工难度大易发生事故复杂等问题,成立三塘湖致密油藏钻井提速技术研究组,系统调研分析完成井资料,重点开展钻具组合优化、PDC钻头优选、井塌机理和处理方法、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自激谐振水力脉冲等技术研究,达到安全快速钻井。  相似文献   

9.
JH17平25井是一口“直井段-增斜段-稳斜段-增斜扭方位段-增斜段-水平段”六段制三维水平井,完钻井深2234.48m,造斜点500m,最大井斜89.13°,水平段长505m,面临造斜点浅、轨迹控制难度高的技术难题.通过优化轨迹设计,优选钻具结构,实施轨迹精细控制,把握增斜扭方位关键环节,安全中靶,井身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跃进区块二叠系井段钻进时普遍存在井漏,给钻进施工带来极大的井下风险,二叠系井段钻穿经过堵漏后在同开次的后续井段施工中复漏、下套管施工中复漏、固井过程中水泥浆返高较低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在二叠系裸眼井段及同开次井段卡钻风险极高、套管固井质量较差等问题出现。本文结合跃进3井采用堵漏工艺进行二叠系堵漏的工程实例,从堵漏施工周期、堵漏成功率等方面入手,塔河油田跃进区块二叠系井段常用的桥浆堵漏,在跃进3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T井是盆地中央凹陷区某凹陷某向斜上的一口大位移井,在介绍T井设计简况的基础上,对T井施工中的轨迹控制和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T井施工的成功,为油田大位移井钻井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S163-X1井是部署在三肇凹陷升平油田的一口评价井,通过对该井钻井施工难点分析,进行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的优化设计,钻井施工中应用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和安全钻井技术,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高效和优质.  相似文献   

13.
定向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各个油田进行油气田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SL盆地的G凹陷的有效开发动用,部署了GX井。为了打好GX井,在仔细分析钻井设计中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的基础上,对施工中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措施和安全钻井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制定,保证了该井施工的安全与顺利,为施工同类型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贺伟  郭赫南  刘昊昕 《化工管理》2023,(22):156-158
水平井钻井技术、大型体积压裂技术促使页岩油气得到快速高效开发。大港油田沧东凹陷官东、官西孔二段是页岩油形成的有利地区,为提高该地区页岩油开发效果,探索应用了无干预无限级压裂完井技术。无干预无限级压裂完井系统中的压裂滑套需与完井管柱连接下入井内,压裂滑套尺寸大、下入数量多,增加了完井管柱刚性,套管安全下入难度大;压裂滑套与套管一同完成固井作业,无可借鉴的固井施工经验,固井作业风险高。通过细化下套管前井眼准备,优化完井管柱结构,开展下套管摩阻扭矩分析,应用旋转下套管技术,完成了无干预无限级压裂完井技术在大港页岩油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先导试验,并创国内无限级压裂滑套管串下深最深、水平段最长、井斜最大、下入数量最多四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明 《化工管理》2013,(12):114
朝631区块位于朝阳沟背斜构造西北翼,地层倾角在3~9度之间,且断层发育,钻井施工中井斜难于控制,井身质量控制难度大,钻遇目的层难度大。为了保证钻井井身质量达标,成功钻遇目的层位,我们在该区块采取地面移井位措施,以减少纠斜情况,达到钻井提速,安全快速钻遇目的层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FX1602井的安全与高效施工,在充分研读钻井设计中的井身结构和井眼轨道设计要点基础上,施工中详细制定了井眼轨迹控制措施和安全钻井施工技术措施,保证了该井的施工安全与高效。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油田不同区块发育的异常高压区、易漏区、浅气和溶解气等,增加了井下作业各类施工的难度和风险。借助于大庆油田高危区域风险预警系统的支持,对油田施工井进行高危区域和高危井的梳理和排查,建立有效的高危井安全施工管理和保障体系,对高危施工井实施升级管理,强化高危井现场施工的组织、监督和管理,有效降低异常井发生率,节约了企业安全费用和管理成本,实现了规模化和常态化施工,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二、主要技术措施
  1.该区块地层倾角比较大,地层的自然增斜率比较大。为了保证井身质量,应加强测斜,并根据单点测斜结果适时调节钻进参数,在易斜井段(1300-2130m)加密测斜,并根据测斜数据绘制井眼轨迹曲线。在常规钻具组合对井斜起不到控制的作用下,下入1度单弯双扶螺杆进行纠斜。在纠斜井段尽量减少动力钻进的井段,以便控制井段的全角变化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可以确保井身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石油勘探开发逐渐向深层、超深层领域发展,深井、超深井及各种复杂井大量使用双级固井技术,分级固井能够有效降低环空液柱压力,减少水泥一次性注替量,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固井质量。但在二级固井施工过程中,分级注水泥器受力超过承压极限时存在提前关孔的风险。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分级注水泥器进行受力分析,借鉴“U”型管效应研究基础,建立了泵压、分级注水泥器位置压力、挡块机构受力、环空实际流量、真空段长度等动态参数的计算方程,用VB语言编写开发了模拟程序。该程序能够在固井施工前,模拟分级注水泥器施工各阶段受力状态,防止提前关孔情况发生。经过多轮次的现场验证,计算结果满足工程要求。该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规避分级固井施工风险,同时也可以根据模拟结果判断环空实际顶替情况,根据各阶段受力情况优化施工参数,提高二级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苏北张家垛区块由于储层具有薄、多油层、地层倾角大等特点,大斜度井成为开发该区块的主要途径,但由于井斜大岩屑床极易形成,加之地层容易产生剥落掉块,导致井下遇阻卡严重,多次发生井下井下复杂与事故,一定程度影响了该区块的开发。文章对岩屑床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区块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并得到应用,对于保证该区块的安全钻井、缩短施工周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