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巨大需求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资产的风险管理。对贷款的行为约束和管理实践是银行业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素。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制度形成上的历史路径依赖,使得目前国内运行的“总行-分行-支行”三级信贷审批管理体制的缺陷局限了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为了真正实现审贷分离制度,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借鉴境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实施的审贷垂直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垂直审贷”)。从实行的效果观察,垂直审贷对保持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作用是明显的,其有效性和先进性也越来越被银行实务界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信贷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和现阶段银行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其资产质量差始终是困扰银行业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健全完善以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业务贷前、贷中、贷后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体系,严格按照商业化原则和择优限劣的标准筛选贷款支持对象,切实强化贷后管理机制,以提高新增贷款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不良贷款的成因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以前,不良贷款的主要成因集中于政府干预、以贷谋私、绕规模放贷和越权放贷等方面。随着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和审贷分离等信贷管理制度的实施,前述问题逐渐演变为次要问题,风险识别能力成为制约信贷资产质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任峰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10):40-45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贷款审查委员会制度。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质量,有着以前个人审贷制度无法企及的优越性。但是,该制度在运行中亦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偷懒”、“搭便车”现象、不良贷款问责难以落实、审贷质量不高、行政色彩浓厚等现象。本文结合相关经济理论对贷款审查委员制度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效率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研究,揭示了贷审会运作的“团队生产性”和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该制度程序上的效率缺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审贷分离制度在提高风控水平的同时,对业务及审查部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激励,造成了组织内耗。通过建立商业银行审贷分离模型,讨论了审贷分离机制存在的负面激励以及委托人收益损失,认为代理人激励目标非一致性、岗位高度专业化、地位平等以及风险偏好与制度目标的冲突,是导致商业银行审贷分离制度组织内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任峰 《金融论坛》2005,(10):40-45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控股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贷款审查委员会制度。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质量,有着以前个人审贷制度无法企及的优越性。但是,该制度在运行中亦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偷懒”、“搭便车”现象、不良贷款问责难以落实、审贷质量不高、行政色彩浓厚等现象。本文结合相关经济理论对贷款审查委员制度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效率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研究,揭示了贷审会运作的“团队生产性”和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该制度程序上的效率缺失,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资金周转、项目投资、规模扩大、应对竞争风险等方面的资金需求都转向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由于商业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有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所以银行在享有信贷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良贷款的严重偏高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本文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入手,通过贷前调查存在漏洞、社会信用管理不健全、信贷风险管理滞后、贷后检查工作流于形式等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完善贷前风险管理、重视贷后检查工作、建立客户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处理不良信贷业务等方面提出风险管理机制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制度逐步规范完善,会计核算事后监督作为其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核算业务风险、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商业银行事后监督管理模式,完善现行人民银行事后监督管理体制.再造业务流程,是当前人民银行事后监督管理工作亟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是渗透到经营活动中的制约程序,只有认真贯彻执行,才能有效防范风险。从国有商业银行现行内部控制制度来看,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内部控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以及部门控制制度之间的相互脱节,为此,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本文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特点,以及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现状,从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目标、构建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法律效力不足是其不良贷款比例上升的重要原因,本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法律效力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规范审贷分离制度,加强信贷人员法律业务和资产保全业务的瘃建立严格的责任约束和权利监督机制等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征信系统是现代金融体系运行和金融稳定的基石,是信贷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我国金融基础设施,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征信系统为商业银行进一步了解客户的信用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也为商业银行完善了贷前审批、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环节防范了银行信用风险,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水平。商业银行既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主体,信息的提供人,也是征信系统的主要受益者,信息的使用人。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基本确立了审贷分离和风险监管机制,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行信贷审批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笔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侯蓉 《新疆金融》2005,(7):51-52
贷后检查作为银行贷款“三查”制度之一,各商业银行均将其作为信贷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来执行,它对防范贷款风险蔓挥了~定的作用。从近期对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现场检查的情况采看,贷后检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贷后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保证其顺利募股上市的~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贷风险,虽然商业银行采取了贷款定价、客户战略、审贷分离、法人授权、责权结合、信用保险、风险分类、风险监测等诸多措施,仍无法杜绝不良贷款的产生。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商业银行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不力.后续措施再严密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末《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后,“独立审贷”四个字便成为悬在银行从业人员心头的又一杆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投资体制改革最大的影响便在于独立审贷,自担风险。对此,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表示:“商业银行要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按照‘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原则和要求,进一步掌握项目贷款评审技术,提高评审与决策效率,改进信贷审批体制,健全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目前,在独立审贷方面,民生银行去年开始推行了“信贷审查官”制度,其他商业银行也已纷纷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中国银行针对本行的实际情况,部署了严格的风险防范工作,在此,本刊特介绍中国银行的“独立审贷”经验,希望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于构筑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商业银行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在认识,制约手段、制度建立以及制度执行等方面所暴露出的明显缺陷,从加强对内控建设的认识,完善内控制度、完善法人授权管理制度、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完善内部控制的三道防线、建立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以及强化电子化内部控制的建设与管理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及在境内外上市,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度大幅提升,陆续建立起了系统性的风控体系和内控制度;尤其是在银行业最重要的资产业务风险管理方面,通过实施"平行作业"、"审贷分离"等制度设计和岗位分离,有效减少了信贷业务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批环节的信用风险以及道德风险。但在管理周期更长、内容更复杂的贷后管理环节,尽管不断强调重要性,制定了不少管理制度和措施,但执行效果明显不如贷前和贷中环节,  相似文献   

18.
经典言论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两个主要任务就是股改上市和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且二者相互联系。同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持续稳健向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美国、日本商业银行贷前风险控制与信用评级业务(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正常开展的重要前提,过多的不良贷款导致银行倒闭的例子俯拾即是,美、日商业银行对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识十分强烈。各行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并且风险管理贯穿于从选择客户到贷款回收的全过程,其中贷前风险控制在贷款的全过程。其中贷前风险控制在贷款的全过程控制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银行贷前风险管理的人力明显要多于贷后,他们认为事前充分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回避和控制住风险,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不但如此,抓好贷前风险管理还可以使贷后管理有针对性,减少贷后管理的工作量,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推行审贷分离和分级授权授信制度,强化信贷决策的体制制约和程序制约,是我国银行系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信贷管理,完善信贷经营权制约机制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农业银行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信贷管理的需要,先后在全系统推选行了审贷分离,分级授权,统一授信制度和规范信贷决策行为的若干规定及相关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逐步建立起了权责对称,责任明晰,决策规范的信贷管理体制新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