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美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条件及消费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两国发展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然而近年来,美国持续的贸易逆差却使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某种特定背景下,它可能会成为中美政治经济恶化的触媒。因此,分析中美贸易现状,探究贸易摩擦出现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加以预测,这对维持良好的中美政治经济关系、改善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美文化之间的相互对立和排斥形成的文化冲突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深层次。文化冲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冲突。美国的文化霸权或霸权价值观理念决定了美国国家利益的霸权性和扩张性,从而导致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频频制造贸易摩擦。美国的霸权均势战略的根本动机和目的是遏制挑战国,维护美国在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中国的"和谐世界"理论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治理指明了方向。中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中美贸易摩擦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不可避免地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攻击对象。自2017年8月18日美国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2018年7月6日,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两大经济体经济利益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也只能在彼此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试中逐步得到解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进行不同于一般贸易理论的有效解释及说明,有助于理性认识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4.
贸易摩擦是中美外交上的热点话题,近20年来,中美贸易总额以年均20%的速率激增。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贸易大国,正处于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尤其是在中美之间。鉴于此,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数据资料进行分析,阐述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论证了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劳动力成本差异等因素是影响中美贸易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最后,提出了解决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数据资料,阐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论证了中美贸易不平衡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人民币汇率、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等七个因素是影响中美贸易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中美经贸往来中,贸易摩擦已成为困扰双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表面而言,贸易摩擦是由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引起的。但是,中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由来已久,而贸易摩擦网却在近些年,随着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变得越来越激烈。究其深层次原因,这是由于中美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的形态不同,才使得贸易摩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的中美经贸往来中,贸易摩擦已成为困扰双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表面而言,贸易摩擦是由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引起的.但是,中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由来已久,而贸易摩擦却在近些年,随着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变得越来越激烈.究其深层次原因,这是由于中美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的形态不同,才使得贸易摩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和美国这两大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加,贸易摩擦时有发生,近年来,中美之间就贸易顺差等问题使摩擦不断升级。本文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提出应该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中美贸易关系,以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主要体现在美国对华反倾销、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三个方面.由于美国对高科技出口的管制政策,美在华外资企业出口的增多、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美国出口的下滑和政治因素导致的双边贸易平衡问题是导致中美经贸摩擦的症结所在.对此,中国应主要采取妥善处理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积极应对中美贸易纠纷、大力发展"内需型经济",逐步改变过度依赖外需的局面、加快"走出去"步伐等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双边贸易摩擦有所增多。特别是今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过分强调其单边的、单项的贸易逆差,给中美双边及国际多边贸易格局带来了恶劣影响。对于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一方面需要认清其实质,以全局思维科学,分别施以应对举措,保证外交利益,同时,要对美方在贸易赤字方面的统计口径予以更正,用全局思维,以国际法律据理力争,在谈判和舆论上赢得更多主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和拉关地区的贸易额迅速增长。本文介绍了中拉贸易现状及贸易基础,重点对经济增长和中拉贸易合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沈骥  曹星 《经济与管理》2011,25(12):9-15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国,其国内的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HP滤波法并使用1978—2009年度数据以及2008—2010年季度数据对中美两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研究后发现,中美经济周期协动程度随周期变动且呈现出明显的增强趋势,中国经济增长潜力高于美国且经济波动幅度逐渐减小。为此,应加强对美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预测与中国货币政策制定、施行时机的把握,从而做到提前反周期操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与美对华贸易逆差:实质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并就促进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实现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为了使中国经济在整体上稳步前进,就要通过农村制度建设与创新、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市化、工业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农村的全面进步和中国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彻底转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碳经济的研究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英国、美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实践已经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中国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经验的基础上,自觉将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升级纳入到低碳经济战略之中,从农业碳汇化、能源工业低碳化、传统制造业低排化以及低碳指向的产业规制等方面实现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秦格 《财经科学》2012,(4):36-43
宏观财务分析是对国家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财务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的剖析。本文基于宏观财务分析的视角,利用财务分析的技术手段,以中国工业企业2000-2010年的盈利能力为依据,研究了我国外贸经济总体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对了解外贸经济实体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极限,探讨中国外贸经济对人民币升值的短期承受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贸易的国别风险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投资贸易,是解决我国国内油气资源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和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贸易中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国别风险。国别风险会造成企业利润减少、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甚至无法继续经营。防范和规避国别风险,除了政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之外,企业应在投资前做好风险评估,在投资中选择适当的投资策略,在风险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概念的提出是基@Browning & Singelmann(1975)将服务业从功能角度划分而来,这类服务业包含了资本密集型行业(例如金融、保险等),也包括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例如通信业、信息数据处理、计算机软件编程等),还将很多专业性较强的服务业(例如会计、法律等)囊括其中。虽然这些行业的种类繁杂,但其统归于生产者服务业的原因在于这些行业都对一国制造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经济及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此领域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尤其是对生产者服务贸易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基于生产者服务贸易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发展过程,本文对国外相关代表性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这将对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China's economy and technology have experienced astounding growth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OECD 2005 reports show that China has overtaken the USA to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exporter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good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progress China has made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ventive activities in China and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r region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patent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USPTO) focusing on joint patent appl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eight most inventive OECD countries and two Asian economic entities (South Korea and Taiwan). The results reveal increasing collaborations in inventive activiti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major inventive count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suggest that China's technology capability may have begun to boom along with its fast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