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中国天然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消费快速增长,储产量保持增长高峰,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市场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多元化供气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在世界天然气市场中的角色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未来10~20年,中国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面对严峻的资源与环境挑战,天然气需求仍将进一步增大,供应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将在全球市场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未来几年内,我国将形成由单一气源、单一管线供气转变为多气源、多管线相互调剂、联网供气的局面,但现行定价规则不能充分适应联网供气的要求,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天然气定价规则改革的方向。(1)研究资源量与消费量的关系问题,并确定我国的天然气定价规则。(2)研究制定价格改革的规划。一年内要平衡同一地区不同气源的价格水平,两年内要解决各大管线联网区域的市场定价问题,三年内要解决进口LNG(液化天然气)与管道气的价格矛盾等问题。(5)研究解决调峰气价与地区差价问题。(4)研究不同性质用户的天然气价差问题。(5)研究热值定价与用户交付条件。(6)研究如何通过确定合理的价格规则和价格水平,引导投资者按市场规律对资源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3.
<正>非居民价格并轨后,除了大户直购气之外,还可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天然气交易市场,实现市场化定价。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由三个环节组成,即上游供气价(出厂价或者边境价)、管输费(含储气费)和配气价格,上游供气价和管输费构成门站价格。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总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非居民部门气价并轨我国天然气价格已经历了多次改革。2013年,国家发改委已逐步将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整为门站环节,即门站价格为政府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已形成国产气、进口管道气、进口LNG等多气源的供应体系,但仍然存在国产气增速无法满足消费增长、进口气气价倒挂、海外上游投资对国内供应支持力度不足、LNG接收和储运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同时,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资源国生产销售不稳定等因素也影响着供气安全和稳定。基于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形势,油气企业需拓展海外天然气业务,既要巩固主要资源国的气源供应,又要促进进口的多元化,寻求与潜在资源国在天然气投资与贸易方面的合作机会;同时,加强国内LNG运输、气化终端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天然气储备体系,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能源供应风险。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价格上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国家发改委对天然气出厂价格进行了调整,但与煤炭、石油和石油液化气等其它替代能源的价格相比,天然气价格涨幅最小.对城市民用气和CNG汽车用气的影响小,对化肥用气影响相对较大。文章根据有关数据具体分析了气价调整对有关用户的影响程度,认为气价调整不仅有利于天然气生产、消费和价格改革,而且还有利于稀缺资源的保护性使用。提出了加快天然气市场化进程和改革价格形成机制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天然气主要的消费市场,资源供应形成以长输管道供应为主、进口LNG供应为辅的局面。随着中俄东线中段的建成投产以及沿海LNG接收站扩建和新建,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供应将呈现东西南北"四方供气"、资源供应主体和资源种类多元的格局,形成以三大石油公司供应为主、其他主体供应占比逐步上升的局面。在京津冀地区,国产常规气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进口俄气供应成本低于其他进口气,早期签署的进口LNG合同供应成本最高,近期签署的进口LNG供应成本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为保障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安全平稳运行,建议新签署LNG合同价格要对比竞争气源的供应成本,并考虑目标市场价格承受能力;资源供应不仅要保障冬季需求,还要注重夏季填谷;进口LNG仍应以长贸为主,现货为辅;进口天然气和LNG要做好应急储备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全国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36.8万亿立方米,致密砂岩气资源量超过12万亿立方米,页岩气资源量31万亿立方米。但对比国外成功经验,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存在一系列问题:高度垄断的体制弊端制约了资源开发的市场竞争;缺乏有力、有效的财税扶持政策;缺乏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体系;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为推动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建议建立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示范区,促进并引导非常规天然气商业开发;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激励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深化气价改革,不断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加强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促进商业化勘探开发;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天然气开发利用和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气库在调峰和保障供气安全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处于发展初期,形成的调峰能力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调峰需求.通过分析天然气消费市场与天然气资源分离、能源结构优化目标、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进口天然气四大战略通道初步形成等诸多因素,提出如何在资源与市场分离的情况下合理布局地下储气库,实现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占年消费量的10%,达到基本供需平衡,保障天然气产业高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在中国天然气发展历史上首次出现;进口气及终端气价维持高位,LNG现货供应量大幅减少。预计2022年全年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为3589亿立方米,供应量为3623亿立方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能力脆弱。12月为用气高月,2022年12月中国天然气供应大概率会出现缺口。虽然2022年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疲软,天然气市场进入了调整期,但天然气市场长期的成长性不变,同时呈现天然气保供方式向合同化转变,上游与下游直接交易使得中间供气环节减少,燃气企业加快整合等市场特点。建议国家政策要持续推动天然气市场发展,同时要处理好供应刚性与市场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向全国推动价格联动机制,并加大天然气储备力度。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中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达到11107.15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73.6%;天然气产量128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全年共进口天然气607.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71.7亿立方米;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不含煤制气)18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新增天然气长输管道里程约4500千米,重点区域管网和储气库建设稳步推进.2014年,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签订打通了东北进口通道;中国LNG进口及进口终端正式向民企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存量气和增量气并轨再迈进一步;LNG水运行业政策陆续发布;煤制天然气项目运行不稳定.201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延续低速增长,预计表观消费量接近1900亿立方米,供应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天然气长输管线和LNG接收站建设继续发展,油气管网设施进一步开放;天然气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小文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8):68-71,110
俄罗斯政府从2006年开始基于市场化原则发展国内天然气市场,进行价格改革,除了保留对居民用户的气价管控外,非居民用户气价开始从政府管控向定价公式转变,定价公式基于国外国内销售同等收益的原则与国际成品油价格挂钩.俄政府允许部分天然气在商品交易所按自由价格出售,并将逐步从管控气价转为管控管输费用.俄国内气价的市场化发展加大了我国引进俄罗斯天然气资源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汽车是近年乃至未来5~10年公共交通领域最现实的选择.拓展天然气特别是LNG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对我国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实现能源利用多元化、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国已经具备发展LNG汽车所需的资源基础,汽车整车生产及零部件制造技术也趋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然气汽车产业链,全国各区域LNG汽车推广也取得很大的成果.当前我国LNG汽车发展还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未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强有力扶持.“十二五”期间,我国LNG汽车将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天然气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将成为我国天然气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天然气流通机制和价格管理方式落后于天然气工业及市场的发展,建立天然气衍生品市场是我国未来天然气流通机制和价格体系的改革之路.目前东北亚地区没有一个能够反映天然气供需、形成机制公开透明的指标性的市场化价格.为控制价格风险和保障供应,建立健全我国天然气衍生品市场具有战略意义.按照目前我国天然气管线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建设规划,广东省更有可能成为我国重要的天然气定价基点之一.我国液化天然气(槽车运输)市场开放度较高,且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现货交易,建议近期上市液化天然气衍生品品种,为以后上市管道天然气现货及衍生品品种做好试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燃气发电装机及发电量占比较小,发电用气占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较低,平均上网电价较高。当前中国天然气发电产业面临的挑战包括:政策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定位不清晰;天然气资源保障存在不确定性;气电燃料与设备运维成本偏高;上网电价的定价机制尚待理顺;电力市场改革快速推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中国电力需求将延续增长态势,电源结构向低碳转型;中国天然气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气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供给宽松期叠加市场化改革加速期,促进发电用气成本下降;燃气发电电力工程造价呈下降趋势,这些都是天然气发电产业的机遇。展望"十四五"期间,实现"十三五"气电装机规划目标存在较大难度;受经济性制约,"十四五"期间气电发展节奏的不确定性较大;生态环境约束背景下,中长期天然气发电发展空间依然广阔;中国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路径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赵连增 《国际石油经济》2011,(Z1):98-106,174
中国天然气价格采用国家控制下的供应推动型顺价机制,建立在单一气源产业链模型基础上,分段管理,是基于平均成本和合理利润的政府定价。这一机制有效运行的两个基础条件是天然气产业比较简单和计划经济体制主导经济运行。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同一市场多气源供气、供气主体复杂化、供气管道网络化、全国市场一体化、需求主体分散化的天然气产业新格局导致现行天然气价格体制有效运行的基础条件不复存在,由此使我国天然气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产生重重矛盾。这些矛盾包括: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的趋势给政府定价增加技术难度;同一市场多气源在顺价机制下必然导致市场价格多轨;供气管道网络化趋势成为天然气顺价机制的最大技术障碍;供气主体复杂化趋势导致利益调节不均衡和越来越困难;气源加权平均定价严重阻碍天然气产业发展;全国市场一体化将彻底颠覆资源属地化和区域性的限制;天然气消费主体分散化趋势使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配置资源的做法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6.
从致密油气到页岩油气——中国非常规油气发展之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抗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3):9-15,109
与国外不同,中国多把致密油气与常规资源放在一起统计.致密油气已在美国和中国油气产储量,特别是待发现资源量构成中占重要地位.由于致密油气开发的成功,中国在水平井和压裂两大技术系列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为煤层气、页岩油气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美国页岩气大发展造成气价下跌,这促进了页岩油的发展并使美国的石油产量由长期下降转为上升.中国煤层气发展的教训显示出管理体制不顺和市场环境缺失是阻碍非常规油气发展的首要因素.应尊重不同类型资源共生/伴生的规律,在油气特别是非常规油气发展中倡导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页岩油气开发在中国研究程度尚很低,不可急于求成,只能在尊重勘探程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对全球14个地理区域的页岩气资源的初步评估结果显示,全球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达到187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的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6万亿立方米,排名世界第一(约占20%),其后依次是美国(约占13%)、阿根廷、墨西哥和南非。若将此评估结果计算在内,全球天然气资源量可提高40%以上,达到640万亿立方米。由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推动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低气价助推天然气需求增长,技术发展提高页岩气生产的经济性,加之政府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未来全球页岩气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是,未来10年全球页岩气市场开发也面临诸多限制因素:低气价限制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页岩气开发成本依然过高,中游基础设施缺乏,HSE和潜在的法律限制,现有页岩气技术在其他国家是否可行仍然存在疑问。鉴于中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建议国家从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综合协调各方力量,对国内页岩气资源展开全面深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吴灿奇  杨建红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6):22-27,109,110
2011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1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简称天然气定价试点方案).天然气定价通常包括成本加成法、市场净回值法以及成本加成与市场净回值混合定价三种方法,国家发改委推出的天然气定价试点方案采用的是市场净回值法.天然气定价试点方案在定价方法、价格与市场的关系、价格与供需关系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在省级管网定价、区域价格、LNG销售等方面面临挑战.为了促进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建议:1)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进程;2)在定价公式中设置“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即形成S型价格曲线;3)未来适时增加一个或者两个市场中心;4)适时考虑将非常规气纳入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中;5)2015年前全面实施新的价格机制,2015-2020年进一步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天然气产业和市场的日趋管网化和互联互通,多种气源接入混输的跨区域大型管网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上游多气源天然气供气的大前提下,下游不同用户对不同气质规格的天然气是否能够安全、环保的利用是我们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大问题。面对中国多气源和多用户的环境,以什么样的原则建立中国天然气的应用分类和互换性技术规范或准则,是本论文探讨的重点。通过借鉴国际上各国这方面研究经验,以及国际上在天然气分类及互换性标准问题方面研究的进展和成果,重点结合我国天然气气质的实际状况,基本掌握了我国天然气的气质现状,对我国天然气分类及互换性标准的建立原则和基本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特别是环绕京津冀的华北地区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天气频现,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是解决该地区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明确将煤制天然气作为重点发展的方向,但相比于天然气,煤制天然气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是煤制天然气项目和产业能够长期存活下去的关键因素。着重从煤制天然气成本进行分析,研究煤炭价格对煤制天然气成本影响,将煤制天然气与市场上的进口天然气、管道气进行比较,来说明发展煤制天然气不仅具有环保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