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基于二元VAR-GARCH(1,1)-BEKK模型从均值与波动层面实证分析了汇率变动与CPI变动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从均值层面看,汇率变动是CPI变动的Granger原因,CPI变动不是汇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从波动层面看,汇率波动性对CPI波动性存在显著ARCH效应,说明汇率波动水平会显著影响CPI的波动大小,但是CPI波动水平对汇率变动的ARCH效应不显著。汇率变动与CPI变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时变性",通胀环境以及我国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是"时变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砖国家货币与金融合作的不断深化,汇率波动对金砖国家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本文选取自2011年以来金砖国家汇率高频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BEKK-M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与金砖国家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金砖国家汇率波动均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人民币与金砖国家各汇率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外汇远期作为我国主要的外汇衍生品对我国外汇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外汇远期和即期价格的波动之间也很可能相互影响。本文运用二元Garch模型对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的外汇远期与即期汇率之间的波动溢出效用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远期汇率的波动对外汇即期汇率的波动影响不明显,尚未起到降低我国人民币外汇汇率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VECM模型和BEKK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沪市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以及人民币汇率收益与沪市收益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在沪市大幅下跌前,存在单向的由汇市到沪市的均值溢出效应,在沪市大幅下跌后,存在单向的由沪市到汇市的均值溢出效应。而沪市大幅下跌前后汇市和沪市间则均存在着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汇市对沪市的波动溢出远大于沪市对汇市的波动溢出。  相似文献   

5.
汇率与股市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近年来,随着811汇改、美元加息及中美贸易战等事件的发生,人民币开始进入贬值通道,相应地我国股市也有所下跌。通过建立非对称VAR-GARCH-BEKK模型,研究2015年8月至2018年9月人民币汇率与股市之间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股市具有单向的均值溢出与波动溢出,人民币汇率变动是股市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BEKK模型和DCC模型分别从均值溢出、波动溢出和动态相关三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的联动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汇市与股市之间存在波动的联动效应,汇率的波动会传导至股票市场,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程度,增加股市的风险;同时股市的大幅波动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者,既要重视外汇市场这一风险源头,减缓汇市对股市的波动冲击,也要加强对股市的政策调控,关注股市波动对汇市的影响,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作为样本,并以2007年4月4日(次贷危机)和2015年8月11日("8.11"汇改)为节点,运用基于交叉相关函数CCF的信息溢出检验方法来探讨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信息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存在信息溢出效应,且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率溢出效应;其互动关系体现在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层面上,既包括均值溢出又包括波动率溢出和极端风险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日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使人民币汇率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对中日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建立中日贸易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日出口收入效应较强,从日进口收入效应较弱;对日出口价格效应极强,从日进口价格效应较弱;对日出口汇率波动效应较强,从日进口汇率波动效应不存在。因此,若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波动日益增强,中国经济将会受到严重冲击。故中国政府应暂缓人民币升值,放缓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多元BEKK-GARCH模型,立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利用“汇改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与上证综指的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汇市与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对宏观政策的制定与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安辉  黄万阳 《金融研究》2009,(10):83-93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都遭遇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大跌幅;而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正经历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本文通过历史数据采用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影响实证研究的标准模型,建立了中美和中日贸易模型,从中发现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的规律以应对危机冲击。研究结果表明,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暂缓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也难以抵消这种负面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须在"扩内需,调结构"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2000-2006年合并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进一步,结合贸易方式,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能提高一般贸易产品质量,但却对加工贸易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对总体质量变动进行分解并计算了各因素贡献度,发现在样本期间,存续企业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同时,企业的进入退出会对整体市场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另外,我们发现人民币升值时,低质量产品相对高质量产品更多地退出市场,从而使得留在市场上的整体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然而这一效应对加工贸易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东盟经济体贸易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东盟经济体贸易存在协整关系,在出口方面,实际汇率升值对出口的正向作用比名义汇率的要大;在进口中,实际汇率对进口的影响比名义汇率的要小。中国-东盟经济体出口贸易对人民币汇率的响应存在"奇异J曲线"效应。政策建议是:全面考虑人民币汇率篮子中各种货币的权重问题,提高对东盟经济体地位的重视,同时要关注中国与东盟贸易中的物价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价格传递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传递效应不仅影响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而且还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价格及其他价格水平的传递程度是决定汇率调节我国贸易收支以及稳定国内物价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协整等方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价格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长期内还是短期内,进出口价格对汇率波动的反应都较为敏感,不完全汇率的传递广泛存在于中国的出口企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市场间的互动关系逐步回归市场化关联。本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多元GARCH模型研究了汇率与股价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联动性方面,汇率与股价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价格溢出方面,只存在汇率到股价的单向引导关系;波动溢出方面,汇市的波动冲击会影响股市,而股市的波动对汇市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研究中,本文估算了汇率波动对股市开盘价及收盘价的影响大小。  相似文献   

15.
殷明明  陈平  王伟 《金融研究》2017,450(12):33-47
现有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编制并未考虑市场竞争及投资效应,本文将第三方市场竞争、FDI与中国OFDI区域分布结构引入到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测算中,使用1999-2016年间的贸易和投资数据重新估计了货币篮子的组成;其次,本文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样本外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基于VAR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的溢出效应模型,利用1999年1月-2017年4月的日度汇率数据,对篮子货币的权重进行了实证估计;第三,运用Johansen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从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对贸易和投资方程解释能力的角度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发现,引入第三方市场竞争与投资后的人民币货币篮子应由29种货币构成,各货币权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前后有显著变化,本文所编制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对贸易和投资方程的解释力更强,因此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不适用于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中美双边贸易权重也不足以让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汇改后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的走势在人民币汇率体系中也不具有代表性。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尽快计算并公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弥补用人民币/美元双边汇率替代人民币汇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及现实走势分析:2005—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我国现行汇率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就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现实走势以及相关表象之下的政策原理问题,分别展开了剖析和讨论,认为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的最主要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两点:即部分行使货币政策职能和逐渐变得富有弹性。预计未来一两年内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在保持适度弹性的同时.在走势上将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回归稳定。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传递对中国外贸平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中国的14个主要贸易伙伴样本性质的不同,分别选用误差修正模型和几何分布滞后模型,检验了人民币双边汇率与双边贸易收支的关系,并计算分析了双边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及双边汇率对不同贸易伙伴的影响差别。分析表明,在长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几乎能改善我国对所有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在短期人民币汇率贬值恶化我国对大多数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马歇尔-勒纳条件可能不成立。双边汇率贬值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能呈现“J”曲线或“W”曲线形态。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发达市场经济伙伴的贸易收支敏感度高于对其他贸易伙伴的敏感度,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入,汇率的价格传递机制会逐渐完善,这些差别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江西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收支与实际有效汇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三者之间长期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余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人民币实际贬值的J曲线效应明显.出口空间的大小不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的升值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恶化江西省的贸易收支,但会对FDI的流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选取2005年1月-2013年10月的月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广西出口到东盟国家商品价格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出口商品价格的传递不完全,广西出口商的市场竞争力较弱,省内企业生产成本对出口价格的影响较小,而东盟国家竞争价格对出口价格的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