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本文采用1998-2005年①我国工业行业数据,就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贸易促使我国工业向更清洁的行业结构转变,这种结构的转变降低了工业污染排放水平;其次,贸易促进了我国环保技术的进步,由此产生的技术效应减少了工业各行业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改善了环境;最后,由于出口规模扩大对环境产生的负效应远远超过正的结构和技术效应,因而贸易对环境的总效应为负。另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在我国不成立。  相似文献   

2.
晋盛武  王圣芳 《商业研究》2011,(10):156-160
贸易与环境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广泛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现有相关文献多是将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分析,测算我国部分经济要素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缺乏对主要经济要素的环境效应的系统分析。根据我国1990-2009年间(除西藏以外29个省及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试图揭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主要经济要素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不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效应不同;对外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规模-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均为正;由对外贸易而引致的经济结构有双重环境效应,即污染天堂动因的积极环境影响和要素禀赋动因的消极环境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了中国式分权背景下地方财政支出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认为,财政支出既能以提供环境公共服务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环境质量,也能通过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其净环境效应取决于两种影响的方向与大小,并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别。进一步地,本文构建了由增长方程和环境方程共同组成的动态面板模型,采用中国286个城市2003-2011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以上理论假设。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出目前无法为环境质量带来正向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居于主要地位,且与地区经济收入水平高度相关。对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而言,财政支出的净环境效应目前均为负向,具体来看,财政支出规模增长对东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总体影响为负,在中西部地区则为正,但程度上不及前者。  相似文献   

4.
严兵 《财贸经济》2005,(1):18-22
本文采用中国工业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外资在我国工业部门各行业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此外,内外资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对二者的生产效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方面证明了溢出效应中竞争效应的存在,同时也表明溢出效应的“正反馈”机制已在我国内外资企业之间成功建立。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最后从“以竞争换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促使外资产生更大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我国与OECD国家三位ISIC编码的进出口贸易数据,验证从中国进口高污染品是否改善了发达国家的国内环境,进而从更细分的行业层面寻找中国可能沦为污染天堂的证据。研究结果显示,OECD国家从中国进口高污染品至少是其国内环境改善的一部分原因,但将行业进行细分时,PHH命题的证据显得并不明显,只有50%的二位ISIC码和15%的三位ISIC码的进口贸易变量系数显著为负,然而某些具体的高污染行业(如工业化学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制品业)则存在明显的PHH命题证据。  相似文献   

6.
秦蒙  刘修岩  仝怡婷 《财贸经济》2016,(11):146-160
近年来,“雾霾天”在我国很多地区频繁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怀疑城市空间结构会对雾霾污染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利用PM2.5地表浓度数据、全球夜间灯光数据、LandScan人口分布数据以及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我国各城市的蔓延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城市蔓延和城市规模对地级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会提高当地PM2.5浓度,人口规模的提高也会有类似的效应,而且,城市蔓延与雾霾浓度的同方向关联会因城市规模的增加而减弱,小城市的空间蔓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工业城市经常有更高的雾霾浓度.本文结论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在城市内部空间规划方面,应该控制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的无序蔓延,坚持紧凑式空间结构;在城市体系优化方面,应稳步发展中小城市,并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而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更是倍受关注。本文在对中外学者有关该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建立计量回归模型,以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采用1991-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对我国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贸易自由化的规模及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正;而综合环境效应是积极的,即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减少污染排放量,有利于我国环境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是否受到研发投入、FDI流入以及人才门槛效应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性?根据我国1999-2008年省级面部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经验检验后发现: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外资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领域、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一致;外资在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集中在"发明专利"高端创新活动领域,西部地区外资的作用更多地反映在"外观设计专利"低端领域,中部地区居于其中;创新层次高的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人才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9.
韩悦  仲深 《商业时代》2015,(8):102-104
本文利用2005-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是否具有减贫效应。研究表明,随着控制变量正规金融、财政支农、受教育程度、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的逐一加入,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减贫效应并不稳定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减贫效应是显著的。可见,农村正规金融有利于减轻我国农村贫困,应该大力推动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然后构建交互项模型,就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大小会影响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人力资本集聚作为门限变量进行门限效应检验,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工业绿色转型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且受到人力资本集聚程度的制约,存在单门限效应。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低于门限值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产生负向影响;当人力资本集聚程度越过门限值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工业绿色转型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尽管我国FDI在绝对值上有了很大提升,我国产业结构中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的问题。文章运用2005~2008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FDI在中国的水平、前向和后向技术溢出关联效应进行了检验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FDI的水平关联溢出效应为负,而行业间的垂直关联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这一结论对于外资引导与利用、相关产业政策的制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研究忽视了市场竞争等重要因素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构建的环境规制指标也有缺陷。本文首先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显性贸易比较优势,并构建一个新的环境规制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首次综合实证考察了除禀赋因素以外的、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等多个不同因素对中国工业行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行业整体的贸易比较优势较好,环境规制强度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市场竞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创新投入对贸易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劳动成本的升高与2008年金融危机则显著降低了贸易比较优势。重视人才战略、鼓励研发、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对提升贸易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FDI大量流入东道国。东道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这两者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FDI的进入会最终导致东道国环境恶化吗?FDI对一国的影响是复杂的。一般认为FDI是通过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污染密度三个方面影响污染物排放。依据以上结论和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得到结论认为:如果不考虑国内引致投资,FDI降低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如果考虑到对国内资本的带动作用,FDI的进入增加了我国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市场化视角,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污染、当地市场化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恶化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依赖于各地的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而在市场化发展滞后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却恶化了当地生态环境。换言之,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外商直接投资将会逐渐改善流入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对外贸易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省际工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在影响机制上的差异性,本文重点探讨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增加在我国工业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中所起的作用并区分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控制了劳动收入占比与贸易的联立关系之后,本文发现进口贸易的作用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则表现出弱负向作用。此外,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也是我国工业部门劳动要素分配地位弱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1998~2017年中国进口关税和行业相匹配的面板数据,从不同时间维度实证分析最终品和中间品关税对生产者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以考察关税是否存在产业保护效应。结论表明:在短期,最终品关税存在一定的产业保护作用,而中间品关税任何时候都对行业利润具有负效应。关税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在消费品行业,关税完全不具有保护效应;在农业相关行业,降低中间品关税会大幅提升行业利润;在高技术行业,短期内降低最终品关税能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促进该行业发展,其他行业的利润都会随着中间品关税的下降而增加。机制分析表明关税会通过逆价格优势效应和逆成本优势效应最终影响行业利润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广州市32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对行业内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对内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总体上是非常微弱,相反,竞争效应则能对内资企业提高生产率起到更大的正向作用。按照行业不同的技术密集程度,文章将这些行业分为高技术行业、中高技术行业、中低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分别予以检验,结果发现,技术差距越大,越不利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而竞争效应所起的作用越大;人力资本流动效应的发挥只有在吸收能力的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就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跨国外包对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跨国外包会阻碍未超过发展门槛行业的技术进步,会促进超过发展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但跨国外包对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对超过发展门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1997-2003年服务业各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增长效应,但是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从短期看,1997-2000年期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负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在2001-2003年期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正的经济增长效应。从长期看,1997-2000年期间,滞后两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正的经济增长效应,2001-2003年期间,滞后一年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比当年更大的正的经济增长效应。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