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英 《中国西部》2012,(23):68-69
那达慕的前身为蒙古族的祭敖包活动,相传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每年七八月间成吉思汗均要召集各部落首领聚集在一起。每逢此时,均要举行射箭、赛马和摔跤等比赛,以示亲善。配合蒙古大军和征伐,那达慕作为一项军事体育项目沿袭了下来。2006年,那达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有着悠久的文化。在民间文艺方面,“好  相似文献   

3.
对那达慕文化资源振兴与开发应特别注意从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两方面去挖掘蒙古族那达慕文化资源,既需要积极抢救即将消失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也需要努力创新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从而实现那达慕文化与社会经济之间、那达慕文化内部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马是蒙古族社会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亲密朋友和战友,在蒙古族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建立过辉煌的功绩,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马文化”,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对马的热爱和敬重。  相似文献   

5.
塔尔岱(?—1756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城,满洲瓜尔佳氏”。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由于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颇树战绩,而屡被升迁,最后被擢拔为黑龙江将军。 清廷入关后,为了加强集权统治,频频用兵边陲。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后,便出兵西北。清初,我国西北的蒙古族,有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三部中,以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最强大。清初,它仰恃沙俄,不断发动叛乱,制造分裂,长达七、八十年之久。 康熙初年,准噶尔部的噶尔丹自立为汗。在沙俄的支持下,占据了新疆、青海、并威镇西藏,还企图吞并喀尔喀  相似文献   

6.
适逢共和国五十华诞前夕,我 们来到了海西州乌兰县茶卡 盐湖边上的察浩特大草原上,这里的牧民正要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初到草原,给我们最深的第一印象是,蒙古包里的现代化设施VCD和电视机,精美的栽绒地毯,高高摞起的织绵锻棉被,各式纯毛毛毯,小餐桌上的干鲜果品,把牧民们崭新的生活真实而又清晰地浓缩在我们眼前。 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我们有幸遇到了和我们一起参加“那达慕”大会的西北民院讲师才布西格,他这样告诉我们,查汗浩特草原的所在地乌兰巴音乡,旧称达布逊戈壁旗,意思是有盐湖的戈壁草原,曾是青海蒙古族的2…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经济》2009,(10):102-103
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九曲黄河三面环抱。全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其中蒙古族占30%,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乌审旗资源富集,天然气探明储量1万多亿立方米,远景储量2.5万亿立方米,位居全国旗县首位,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乡”。  相似文献   

8.
张小荣 《魅力中国》2014,(27):92-9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她有着绵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漫长历史进程中,春节成为我国多民族的重要节日。商朝建立,商王钦定以《夏历》十二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朔”起,一年一度的春节在中国的沃土上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这使得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有别于农耕文化的其他民族,有着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特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更具体的叙述兴安盟东部德伯斯镇--这个游牧民族文化浓郁的地方的春节习俗,力求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多民族国家中蒙古族民俗文化所体现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明月 《北方经济》2003,(4):32-35
蒙古族妇女的传统道德观念,是草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包含的内容,形成的原因,具有科学的因素,对于继承优秀精神文明成果,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内容和表现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蒙古族妇女在草原地理环境和社会状况中,承担着和男子一样的生产生活重任,由此造就了蒙古族妇女优良的道德观念。这就是自主意识、平等意识、敬老意识、助人意识。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清代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被世人称为“漠南神笔”。读蒙古族女作家萨仁图娅著的《尹湛纳希》,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尹湛纳希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博大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1.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的南北两侧,是甘肃省惟一的蒙古族自治地方,全省绝大多数的蒙古族聚居在这里。肃北蒙古族大部分是在清朝中后期,由青海厄鲁特蒙古中的和硕特部北左翼右旗及北右翼末旗而来,其余部分来自新疆土尔扈特部和原外蒙古喀尔喀部。由于先进入青藏高原藏文化圈腹地,后迁至河西走廊西段汉、藏、突厥文化的交汇地带,使肃北蒙古族文化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带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这在"剪胎发"礼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变迁和兴衰交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德都蒙古(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统称为德都蒙古)儿女创造了许多文学作品,成为青海文学百花园里一朵鲜艳美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3.
辽宁是除内蒙古自治区之外蒙古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蒙古族在辽西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辽西蒙古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有赖于国家在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和引导,适时出台适合的辽西蒙古文化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是辽西蒙古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那可儿”一词是在蒙古族历史、文学巨著——《蒙古秘史》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它的演变充分反映了蒙古族社会的历史变迁,成为人们观察其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活化石”。同时,它也给我们说明了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又促进了语言的变化、丰富和发展。而语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镇平县蒙古族主要由晁陂和砚台两支王姓蒙古族组成,晁陂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淮王帖木儿不花,砚台蒙古族的先祖可能是元末丞相脱脱王之子哈剌卓.这两支蒙古族留居河南是在元末明初,为元王室遗胄,即同源;但他们又各自有自己的始祖,因而属于异流.  相似文献   

16.
好来宝,汉语意译为“联韵”,是蒙古族民间特有的说唱艺术形式,在杜尔伯特蒙古族广泛流传并最喜闻乐见,其内容多表现家乡美好、爱情婚恋及社会现实,形式上多以叙事、赞颂、讽刺、比喻、诅咒等手法来描绘烘托人情事故,以此表达爱恨情仇.  相似文献   

17.
文全 《北方经济》2011,(22):89-90
蒙古族民族手工艺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蒙古族手工艺产品关系到草原民族的衣、食、住、行,随着蒙古族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手工艺也得到了发展,手工艺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蒙古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本文对蒙古族手工艺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初步梳理并就其保护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青海蒙古族是13世纪20年代进入青海这块神奇土地的。16世纪初踏入青海境内的顾实汗各部落是今天青海近十万蒙古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是和硕特蒙古部。蒙古族是青海世居民族之一,在青藏高原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繁衍生息,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生态环保文化。生态环保文化是青海蒙古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含金量较高、“储量”较丰富的文化“宝藏”,独具特点,有较高研究价值。青海蒙古族的生态环保文化的形成是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所决定的,它不仅表现在语言、习俗、宗教、生活娱乐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大自然不断发生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之中。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和大自然发展规律密切吻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青海是我国蒙古族人口聚居的地区之一,据1990年普查,青海蒙古族人口有71515人,占我国蒙古族总人口的1.57%,占青海省总人口的1.60%。青海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北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 一、人口来源 青海蒙古族原来居住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十三世纪初叶,即公元1206年前后,蒙古王成吉思汗统兵西进,兵攻中亚时,曾派兵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一带。自古以畜牧为生的蒙古族看到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人口稀少,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公元1227年,成吉思  相似文献   

20.
"德都蒙古"是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蒙古族以及祁连山北部居住的甘肃肃北蒙古族.如何保护和传承"德都蒙古"文化,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指导当地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及其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族认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主要对于"德都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保护现状、保护方式及传承人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