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来说.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造假,即违反会计管制的违法行为:二是盈余管理。会计造假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而盈余管理是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但无论会计造假还是盈余管理,归根到底都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方面:一是会计造假,二是盈余管理.会计造假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盈余管理是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无论前者和后者,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加强会计监督防治会计信息失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的传递工作.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意义重大,但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比较严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会计监督弱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为了防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然要加强会计监督.  相似文献   

4.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会计造假和会计操纵。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中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会计信息失真从产生过程看,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根据是否由主观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判断会计信息失真是有意造假还是无意失实,可依据下列两个标准进行判断:(1)当事人是否有造成失真的主观愿望.(2)当事人是否可从中得到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6.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防止会计造假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信息失真根源探究 从表面上看,会计造假行为的施行者是公司财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但从利益驱动动机来究其根源,不难发现始作俑者其实应该是企业或上市公司中通过会计造假而短期获利者.具体来讲,这些操纵会计虚假信息的人分为两类:①上市公司的法人和大股东,即传统理论中的委托人.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会计文化根源分析 (一)会计职业道德文化滑坡。近几年来,我国不少企业中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这是企业会计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这里面也折射出企业会计人员及其企业负责人职业道德存在着严重滑坡问题。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个人利益膨胀,故意伪造、变造、隐匿、销毁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某些企业负责人出于经营业绩的需要,对会计人员施加压力以达到对利润的操纵。从公开曝光的造假、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典型案例来看,负责人的授意、指使、强令是产生虚假会计报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仔细分析不难看出:经营失败是本,审计失败是末;在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上我们应分清会计不实与会计造假的界限;正确认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阶段现象”;单纯依靠经济处罚手段是无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需要从多方面齐抓共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避免在企业出现“所有权对经营权的软化”状况,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但违反了会计的真实性原则,级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性很大,已经成为了社会公害。特别是中国已经加入WTO,财务失真和会计造假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财政部副部长张佑在一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中就曾特别指出:“会计的打假工作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兴衰的政治问题,必须引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笔试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提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当前会计行为现状及会计约束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我国会计信息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开始日益突显,这极大的刺激了人们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谋利的动机,再加上转轨时期相关制度的失范,使得这一动机转化为现实的会计操纵或造假行为。因此,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虚假信息泛滥成为我国当前不良会计行为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1.
杨增凡 《企业导报》2011,(5):169-170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主要分析了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防范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们利用计算机的记忆功能、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功能,以及庞大而且先进的数据库,基本代替了会计的手工操作,这就是电算化会计。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数据失真依然存在,其成因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其造假方式和手法变得更为巧妙难辨,这是计算机会计系统领域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动荡不定、变化多端、难以预计的复杂情况。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当前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造假十分严重,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毒瘤。因此,加强内部控制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了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企业的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根本要求,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会计工作者来说,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和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人为地捏造会计数据,为私利而编造假账、假表,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从而使会计信息丧失其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为多种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原始凭证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报表失真;财务评价失真;审计监督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国家都危害极大.其危害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证券市场以及会计的发展历史证明: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然而,会计信息天生具有的"资源配置"功能,使之成为不少趋利者逐利的工具.2017年2月,证监会公布2016年20大典型违法案例,其中就包括辽宁振隆特产IPO财务造假主动申请撤回材料、欣泰电器使用虚假财务报告涉嫌欺诈发行,而康华农业借壳步森股份亦成为证监会查处的首例重大资产重组财务造假案.2017年6月,审计署公布了20家中央企业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此次审计发现,部分央企经营业绩不实,虚增经营业绩;部分央企经营管控仍然比较薄弱,因违规决策、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等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可见,无论是上市公司所在的资本市场还是国有企业,会计造假事件屡禁不止,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严重性已是社会公认的一个事实(陈小悦等, 2000),这也暴露出我国的会计监督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与盈余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监会把今年定为"监管年".随着监管惩处力度的加大,会计造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这是否可以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基本解决了呢?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除了明目张胆的造假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行为的影响及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孝坚 《企业经济》2005,(5):159-160
随着我国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迭连出现,使人们对会计信息产生了信任危机。但是会计信息失真并非是会计人员个人表现,而是利益相关者在自利的人性本能动力的驱动下,对会计操纵的结果。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债权人、员工和政府对会计操纵的动机和目的以及后果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提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会计学家泽夫(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指出:“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行为……,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不同主体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从现实的角度看,一系列会计信息的失真,无论国际上的安然、世通还是国内的银广厦、郑百文都导致了人们对会计“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门管理工具的深思。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的背后有众多的因素驱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方法选择空间存在较大的弹性,致使作为逐利的经济人有机会操纵会计数据,使本应客观反映经济过程的会计成为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刘南君 《会计之友》2002,(12):14-15
我国证监会把今年定为“监管年”。随着监管惩处力度的加大,会计造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这是否可以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基本解决了呢?笔认为会计信息失真除了明目张胆的造假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