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有庭 《时代经贸》2010,(18):98-99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一切非意识形态文化以各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在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极力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文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一切非意识形态文化以各种方武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在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极力推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文化,对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苏秦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266-267
论述出版社在高校教材开发中的品牌意识和可持续性理念,并对"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第三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的背景及意义进行探讨,指出该书的出版为我国微电子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该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激发国家不断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内在力量,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核心精神和推动力量。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因素,也是确保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需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数字出版总产值连年增长,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区。龙头出版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传统出版企业在向数字出版转型。主要问题是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出版社向网络出版转型动力机制不足。政府应制定发展规划,扶持传统出版社转型。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时代的媒体传播特征对传统图书出版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把握时代的机遇,抓好图书出版选题,对于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图书出版的质量,既能丰富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读者的鉴赏品味,又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勇  韩开 《经济研究导刊》2009,(34):265-266
新时期,专业化经营是中国高校出版社的根基和发展之路。从中国高校出版产业特征和高校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中国高校出版社专业化经营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合高校出版社特色的专业化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具有深刻的背景及涵盖的内容,蕴含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彰显"文化软实力"、构建强国文化、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时代产物。从内容上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推动和繁荣文化产业的融合统一。究其价值取向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滋养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宝库,为世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执政文化思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内核。调查显示,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下,浙江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存在一些问题。构建浙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认为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强化学校教育、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建设为意识形态工作创造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做好了,意识形态工作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反过来,意识形态工作可以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保驾护航,保证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右政左"的说法要辨证分析,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能大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本身就是经济和政治的统一。我们的改革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不要国家在宏观层面上的调控和计划,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微观层次上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尊重市场价值规律,但是不能丢掉公有制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出版产业由产品竞争、资本竞争阶段上升到品牌竞争的高级阶段的过程中,品牌日益成为市场决胜的核心要素。品牌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品牌为核心构建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条可行之路。出版社的品牌建设应遵循的策略应包括差异化策略、集中化策略、资源优先独占策略、质量策略、日常管理策略、品牌保护策略以及品牌延伸策略等。  相似文献   

12.
胡伟 《经济论坛》2004,(10):148-149
近年来,中国文艺界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文艺的所谓“市场化”了。对于90年代中国文化人来说,文化活动已不像从前理解的那样,只是一种精神活动或意识形态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市场行为,一种经济与产业活动。从而文化与市场、与产业的关系似乎正在赢得知识界的关注。奇怪的是,关于市场化,有两种看似截然对立、实则极其相似的观点,这就是市场万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推动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与啡主流意识形态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而积极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许继琮 《江南论坛》2006,(12):62-62
最近读到由国际文化出版社推出的《活力城市文化建设》一书,感到很有特色。 一是在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层面上有创意。以前在“左”的错误理论影响下,许多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只有意识形态性,没有经营性、产业性。现在一些人又跳到另一极端,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经营性、产业性来否定意识形态性。该书作者在20多年前就在《读书》杂志上撰文批评过这些错误的文化理论,在新著中他们又站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同时从两个层面揭示文化问题的两重性。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看,  相似文献   

16.
杨思博 《经济师》2014,(10):243-245
伴随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的市场潜力越来越广阔。在传统出版社往数字出版方向转型的时代大潮。各个传统出版社对儿童读物的数字出版的参与热度并没提升上来。文章从儿童读物数字出版的市场分析入手,对儿童读物数字出版的困境和障碍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传统出版社的成功转型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7.
孙浩 《大陆桥视野》2008,(11):79-80
我国的高校出版社是高校的一个附属部门,同时也是我国出版界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出版社以大学的教学、科研为依托,主要出版大学教材和出版高、精、尖、新的科研著作,为科技进步、学术积累、文化传承服务。  相似文献   

18.
余榕 《经济师》2010,(8):183-184
在我国,书商即指从事图书策划出版、印制、发行等业务的民营性质的图书出版从业者,具体包括民营出版公司、民营发行公司、图书工作室、文化公司等。当前,书商发展态势迅猛,已经成为中国出版产业的生力军,成为出版社作者资源、出版资源、终端客户资源和发行渠道的有力争夺者。在书商时代,出版社的出路在哪里?如何应对书商带来的竞争和挑战?文章拟从分析书商出版的特点和出版社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出发,来探讨在书商时代出版社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问题确切地说应当归属于文化经济学这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既有事业性特点,也有经济特征;不仅植根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领域,又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伴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文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规范与管理,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姜晓雷 《经济》2014,(8):96-97
正截至2010年年底,绝大多数出版社已从事业单位转为了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也成为其主要目标之一。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转企只是国家对出版单位管理方式的改变,并不是改变出版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出版企业的灵魂和根本价值,商业责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途径和经济表现。两个责任的关系决定了出版企业党组织应比其他企业更注重社会责任,也决定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途径就是抓住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