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经济学理论和实证考察,分析了腐败的经济后果及其原因,并对中国的腐败现象作了一些考察。可以发现,缺乏有效而独立的权力监督体制是腐败的根源,处于转轨中的中国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市场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应当改变腐败的风险性、收益和成本等关系,并且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加以改革,完善现代民主政治体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确实很难避免。腐败的本质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即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腐败和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行使不当都容易产生腐败。而腐败就其表象来看,又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生活方式上。就政治上腐败而言,腐败者信奉任人唯亲的选拔原则、滥用职权、欺上压下、离间党群关系、放弃共产主义信念,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终蜕化变质。经济上的腐败则主要表现为贪污受贿、权钱交易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反腐败斗争摆在廉政建设的重要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毋庸讳言,腐败现象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遏制,甚至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有蔓延的趋势。产生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却是重要的原因。要有效地遏制腐败,就必须强化对权力的制约。 权力是一种支配、控制和管理的力量,它具有扩张性、占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由于人的因素,权力又具有两重性,即权力可以铸造辉煌,也可以养成平庸;权力可以产生高尚,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其本质是权力的异化和失控,是腐败的极端形式。遏制权力腐败,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问题。对职务犯罪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目的在于积极探索治理腐败现象和职务预防的法律构建,从源头上遏制和防范腐败和职务犯罪,建立一个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是腐败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较为突出的现象。在加强教育,廉洁自律,使职务犯罪“不想为”;健全制度,完善监督,使职务犯罪“不能为”的同时,还要加大打击力度,强化警示作用,坚决惩治腐败,使职务犯罪“不敢为”。只有坚持预防与打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并举,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有效地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建立高度透明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杜绝腐败现象,遏制职务犯罪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医院党委如何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探索保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业务工作顺利完成的党委工作机制,是医院党委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管干部的用人机制。即在医院干部特别是中层干部的选拔、使用、培养。考察中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一是规范选拔配备。在选拔标准上,坚持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政治素质好,作风正,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在选拔程序上,以群众公认为基础,以组织考察为依据,确保干部选拔准确、严肃。在选拔形式上,采取公开竞聘、择优录取,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7.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在干部制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保障这项工作健康发展,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必须认真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原则。公开选拔是一种公开竞争的干部选任方式,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但首先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是前提、是保证,失去了这个前提和保证,后果不仅仅是可能选错一两个人的问题,还可能动摇整个干部工作的基础。在公开选拔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贯彻“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要坚决克服只重考试成绩、忽视日常表…  相似文献   

8.
一、按照“三个代表”的标准选人。一方面要严格农村干部选拔标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选拔那些“政治坚定有信念 ,实践宗旨有办法 ,依法办事有威信 ,发展经济有本领”的人走上村级领导岗位。在农村干部选拔方式上积极推行“两推一选”和农村干部公示制。另一方面 ,要严把农村党员“入口”关。认真坚持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 ,积极推行农村发展党员公示制 ,坚决杜绝人情党员、关系党员、权力党员。二、依靠健全完善的制度管人。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农村“两委”干部联席会议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理…  相似文献   

9.
王抗大 《经济师》1998,(3):79-79,81
消除领导干部腐败:要严把“五关”●王抗大一、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好用人关德才兼备是我党选拔使用干部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如何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到群众中去。一个人工作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作风的好坏、廉洁的程度,群众心里最有数,实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深入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逐步趋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是在科学规范用人权、有效监督用人权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干部工作中,规范和监督用人权非常重要,因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因此,尤其要重视加强对用人权的监督.联系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笔者认为,对用人权的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  相似文献   

11.
王昌君 《理论信息》2000,(11):23-25
“高薪养廉”是时下的热门话题,认为应实行“高薪养廉”的理由主要有三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国家机关干部的工资待遇与一些效益较好的国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员工相比,相对降低了,与那些私人企业主、大款的收人更是天壤之别。外界物质的诱惑使部分干部心理失去平衡,导致了腐败的产生、蔓延。因而认为给干部加薪提高其待遇,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第二,外国的实践经验如新加坡证明“高薪养廉”可以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我们应充分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洋为中用”。第三,“高薪养廉”可以增加腐败成本,降低腐败收益。使腐败成为高代价并在利益权衡上得不偿失的行为。因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干部选拔必须坚持“社会公论”原则●汤舜华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这是我们党的干部路线,而注重社会公论,则是我们党选拔使用干部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坚持社会公论,就是要把群众对选拔对象的评价作为使用的重要依据。必要时可让各个方面的人士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标准...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腐败现象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腐败的表现、产生条件,相应地采取反腐倡廉措施,对于惩治权力腐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腐败的特点与表现1、干部任免上的买官卖官。这是权力不正当介入市场的腐败现象,也是破坏最严重、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腐败现象。持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的歪论的原福建政和县委书记丁仰宁,任职不到3年,受贿68起,收受72人所送的钱物,共计人民币50万元,美金…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腐败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的权力腐败,本文从高校行政权力自身特征为切入点,提出通过加大高校行政权力运行的民主公开,构建廉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完善科学的廉政绩效评估体系,建立腐败“零容忍”的惩治制度,辅以廉政文化的教育和价值观念的调整,建立科学的全覆盖的高校权力运行监控网络,规范高校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保障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遏制权力腐败要在抓好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用,通过对权力全方位监督,努力营造一种廉政清明的氛围,使权力腐败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是一个历史的老话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着的极具挑战性的大课题,腐败能不能根治,这是摆在执政者面前的一道政治试题.探讨中国有效地反腐防腐的条件、途径和机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腐败,这种"权力之癌"产生和存在的机制和机理,已被人们所认识,缺乏的是信心、决心和有效的反腐防腐机制.反腐倡廉建设的好坏,是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生命攸关的问题.反腐倡廉是各类政权借以巩固和长治久安的一项基础工程,反腐倡廉机制是反腐防腐工程制度建设中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构筑这一工程的"硬件",所以我们在坚持遏制腐败现象的同时,还需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就需要一套完善有效的反腐倡廉方略.  相似文献   

17.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改进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途径是扩大民主,而要用好作风选人,最基础的是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切实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公开平等的  相似文献   

18.
政府腐败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本文重点从地方政府的腐败现象出发,对这一现象的产生从权力的制约、监督体系的不完善、收入差距过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地方政府腐败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村民自治中,财务公开是村务公开的核心,是民主管理的基础和民主监督的关键环节,是遏制腐败的基石。然而实践中,村财务不敢公开、不会公开或公开流于形式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法律制度供给的缺失,而且与民主意识阙如和监督不力。  相似文献   

20.
李响  杨丽华 《经济师》2012,7(2):190+193
近年来,"三公"经费支出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界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问题饱含期待。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其实,目的不在于公开本身,关键是要通过公开,减少"三公"经费的浪费与遏制"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文章从"三公"经费公开和支出的现状切入,对完善三公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