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福祥教授主持的国家“九五”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一书面世了。该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和研究了当前在西部大开发、东部大发展的背景下中部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是一部系统研究中部经济发展的拓荒之作。改革开放20余年来,经济学界对东部的发展研究,可谓盛极一时。90年代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对西部大开发的研究,更是宏论迭出。相比之下,对如何加快中部发展的研究,则相对处于滞后状态。《“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正是几位理论工作者进行大量…  相似文献   

2.
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格局中,使中部地区经济走出“中部塌陷”的阴影,是摆在中部地区政府和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剖析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并提出了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已经牢固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城市经济圈,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三大增长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放缓,形成“中部塌陷”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已引起…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部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主题”不鲜明,定位不准确。比如,东部有“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发挥“窗口”经济作用,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定位;西部有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而中部的发展主题究竟是什么?在全国经济发展全局中应当如何定位?中部乃至国家至今还没有个明确的说法。中部要加快经济发展,首  相似文献   

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 2 0世纪 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 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 ,即实施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实行东西互动 ,带动中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 ,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20世纪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即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协调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秦华芳 《经济论坛》2006,(13):15-16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统筹区域发展而言,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历经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以及东北振兴,中部省份该怎么办?2004年“两会”期间,中部六省政协委员心情迫切地联合提出提案《加大力度推进中部崛起》。之后,中部崛起这一概念,便第一次写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相似文献   

11.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燕尾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过去东部大开放 ,现在西部大开发 ,作为既不“东”也不“西”的中部省份怎么办 ?本文在具体分析西部开发给安徽所带来的各种机遇的基础上 ,根据安徽农业大省的特点和比较优势 ,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与调整对策 ,这对于其他中部省份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经济导刊》2011,(8):46-47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我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进一步推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4.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备方针.中部与基本法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边缘化·塌陷·崛起--评《全球化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开放已有27个春秋,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呈现全新格局,在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化工业社会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进程中,我国经济空间格局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区域经济整合使省份经济开始走向区域经济发展新阶段.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三大经济圈三足鼎立态势渐趋明朗,"9 2"各省区正不遗余力推动"泛珠"合作,泛长江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合作进一步加速,有独领风骚之势;西部地区依靠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抓住"振兴东北"战略的难得机遇,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部地区却逐渐淡出了中国经济舞台的中央,发展缓慢,徘徊多年,在东部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下,呈塌陷格局.在这一背景下,由杨云彦、田艳平和秦尊文合作的新著<全球化与中部崛起>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尝试从新的视角研究中部崛起,并对此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继续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确定的重大战略。目前,我国的发展重点已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地处中部的湖北应该如何应对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加快地处我国腹地的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需要人们认真研究的大课题。近日,读到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马福祥教授等撰著的《谨防中部塌陷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来的宏观数据显示:中部地区投资效益最好,西部地区投资效益次之,而东部地区投资效益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已进入“调整东部、建设中部、一切西部”时期。东中西部地区工推进协调发经跳跃式进入西部大开发的选择,更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投资效益更好,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建设投资,加快中西部地区,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武汉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机遇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意义与目标构想(一)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1·中部崛起是中国经济整体腾飞和国家落实区域经济发展序列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整体战略部署。实行符合各地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的区域发展战略,体现了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  相似文献   

20.
《经济视角》2005,(9):8-9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宋立同志在《关于“中部崛起”战略模式的思考》文章中提出,中部地区发展进程中需要有效地选择发展模式,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具体特点,有效组合已有区域发展模式特点,并与国家的东部地区结构升级、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相结合,选择复合型的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