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金融理论以投资者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将证券资产定价转化为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关系,实现证券资产的间接定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金融理论受到来自实证检验的挑战并促使行为金融理论的诞生。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证券资产定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但这些理论模型间缺乏内在一致的分析框架,尚未突破现代金融理论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增长速度继续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地区,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和直接投资迅速上升,表现出了强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这一切为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与金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东亚国家和地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已有的关于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的制度安排和理论研究的研究范式下分析表明,现有的制度安排和理论研究都是在"市场一体化理论"的研究范式下展开的;东亚货币合作在现阶段不具可行性,而东亚金融合作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可行。此外,我们还提出了未来金融合作的新的研究范式,即:微观基础的跨期均衡分析范式。在金融合作机制的设计过程中,不同的政策主张取决于各自研究的视角和理论框架。就具体的研究范式而言,微观基础的跨期均衡方法应该是对现有的市场一体化理论框架的一种有益的扩展。  相似文献   

3.
王玺  李璐 《特区经济》2005,(10):240-241
与资源配置效率在传统经济范式的核心地位类似,金融效率是金融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效率”的特点,因此,提高金融效率已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关键。笔者从金融经济效率(即金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效率)和金融产业效率(即金融作为种产业其自身体系的效率)两个层次来分析我国的金融效率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紧缩货币政策下,金融稳定的不确定性变量明显增多,内外部因素复杂,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在当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提出了当前形势下,维护金融稳定、确保金融安全、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国内历史背景与国际大环境,分析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从而说明中国近代金融开放是在开放过程中还存在外在强制性的金融变迁和内在诱致性的金融变迁。  相似文献   

6.
金融调控法律制度是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金融调控立法的经济学基础在于金融市场失灵和金融信息不对称.秩序和社会整体效率应是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具体实施应在稳定金融秩序的前提下提高调控效率,且要在提高效率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找到均衡.为此,完善金融调控法律制度应从建立金融预警法律制度、强化金融调控法律责任、建立金融调控信息公开制度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利用模型对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下政府、银行和企业行为的效率进行了对比。通过挑选企业和监督企业的过程,说明了在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模式下,融资效率更高。开发性金融有别于政策性金融,它是一种独立的金融形态。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证明金融发展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效应似乎并未在城乡经济增长取得均衡。本文运用VAR动态计量经济学方法,从金融与城乡二元经济的二元层次来分解金融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城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效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得益于城市金融的巨大发展,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也促进金融资源在城市的优化配置;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甚微,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并无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经济研究》2006,(6):69-72,95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晰。本文从金融结构选择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之间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研究认为,判断金融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标准看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这一点关键取决于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能否保持稳定和效率之间平衡。本文指出,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所存在的困境都表明,建立一个效率与稳定相平衡的经营与监管体制,这是转型时期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基本目标和取向。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评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早期金融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国外学者80年代后期以来对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证券设计和一般均衡角度进行的,并对金融创新的采用和扩散过程进行了分析。这些理论和观点从不同的侧面对金融创新的动因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国外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金融创新的深层次理解,对我国金融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金融创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制度,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但也加大了金融业的风险。从整体看,金融创新的影响远远超过它的消极影响,应当积极地推进金融创新,并要加强有效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2.
刘迎春 《特区经济》2011,(12):293-295
建立合理的金融创新体系和环境,适时推动金融创新,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内在动机和外在条件,并据此提出了推动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影响资本账户开放策略选择的因素——金融稳定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稳定下影响资本账户开放策略选择的关联因素分析是目前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热点。本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账户开放、金融稳定、国内储蓄率、对外债务履约状况、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金融深化以及消费不均等程度等诸多因素组成的系统分析框架,采用理论模型和实证方法探讨影响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开放的相关因素。综合研究成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金融风险的上升。一国较低的储蓄率以及对外债务状况的恶化则会加剧开放引致的金融风险,而金融深化与消费水平不均等程度的改善以及公众对金融体系信心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效增强开放进程中经济体的金融稳定程度,进而实现占优策略均衡。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提出了中国存在针对金融开放进程进行重新再思考的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张功平 《北方经济》1993,(6):3-5,12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框架已经确定,即建立一个在国务院领导下的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金融调控体系;建立一个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不管改革是“一步到位”还是“分步走”,金融体制改革的每一步举措,都将对内蒙古的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维峰 《辽宁经济》2013,(11):21-23
金融资源理论基础上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比金融发展的“结构观”和“功能观”更加丰富,注重金融量性发展和质性发展的统一,实现了由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范式转变,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扩展了视角.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货币的国际化,更是我国金融资源的国际化,不仅要注重在量上的发展,更应该注重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周丹 《改革与战略》2013,(11):58-61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从自发发展、外部引导,进一步转变为对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浙江作为沿海开放和经济发展较领先的省份,由市场化改革而催生的非正规金融发展一直是其农村金融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并构成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某种金融成分。文章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浙江农村金融发展与其功能表现(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互动关系,为规范农村各类金融成分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谢平 《上海经济》2014,(7):14-17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券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渐进式的转轨经济过程中,呈现出金融低效与经济高增长的共存现象。该文认为这是由于在我国强控制金融政策与特有的高额居民储蓄条件下,公有体制内经济体发生金融漏损并由体制外非公有经济体顺守,对金融配置效率加以非规范的修正,导致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的并存。该文从金融的非正规漏损角度分析了我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提出了金融效率改进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樊纪明 《中国经贸》2014,(13):149-149
心理学是行为金融学的基础,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范式融合,然后对传统金融理论进行相应堵塞拓展和突破。金融理论与实践会因为行为金融学而产生较大影响,行为金融学属于人类行为学和金融经济学的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正缓慢成为主流金融学,经济学家对此进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李建 《特区经济》2005,(2):175-176
混业经营形成动因的理论分析 混业经营是金融市场机制与金融制度安排有机结合的产物,对效率的追求是混业经营的内在动因。其中,混业经营的源动力来自于内在制度的创新,相应的外在制度创新是对内在制度创新效果的强化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