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曲华敏  韩源源 《经济》2015,(1):164-166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解决的是国家中社会经济领域的宏观问题,而企业家多从企业层面的微观角度去探索思考,银行家则把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结合起来冷静稳健看问题,我把它称作‘中观’思维。多年在金融领域的实践使我养成了用‘中观’的维度去了解社会,观察企业,思考经济,收获颇多。"作为资深银行家的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颜祖旺近日对《经济》记者表示。  相似文献   

2.
郑也夫 《商周刊》2015,(3):72-73
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你才能发现你自己,知道自己读书的乐趣、研究的乐趣在什么地方。此前我们为什么没有培养起读书的乐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太狭窄,是因为让我们看的书都是服务于"科举"的。大学的教育要教什么,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教三件事: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怎么思考。延展一下,像我的学科——社会学,还教怎么做社会调查,自然科学则要教大家怎么做实验。在这我就谈两件事:一是怎么读书,二是怎么思考。这倒应了孔子他老人家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相似文献   

3.
黑白两种文化冲突是多数黑人小说中揭示的主题.<看不见的人>作为埃里森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我"自身的经历,揭示了黑白文化的总格局和两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书中主人公"我"一系列的经历和加之于身的挫折,使之形成了虚无的存在,而"我"在纽约的经历又使"我"找到了真正的存在.此一过程打上了萨特的"虚无存在--超然存在--真正存在"的烙印.书中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段,尤其是象征手法,更有助于主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新观察家》:您的书中提到,我们处在一个变幻莫测和不确定性因素遍布的世界,书中还预测了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间会有战争。您为何如此认为呢?  相似文献   

5.
玩转电子书     
从茹毛饮血的旧年头到蒸蒸日上的新时期,人类步入网络时代的脚步似乎有些过于迅速。所以,在浩瀚如海,资料繁多的网络世界中,我们通常会显得有些些匆忙和零乱。究竟怎么样才能从博大精深的网络中有所学识?究竟怎样才能运筹帷幄,合理地利用网络中流行的各类电子书?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也和大家一样地迷茫,网络上流行各类电子书的格式是怎样的?不同格式是否可以相互转换?它们是怎样被制作而成的?在网络上它们是怎样被找到的?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人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所以,现在还是让我们一同心平气和地来浏览完这篇小小的专题吧,也许答案就在其中……  相似文献   

6.
韩少华先生走了.一想到他,我的耳边,仿佛就响起他爽朗的笑. 我与韩少华先生相识,是在2005年,缘起于中国青年出版社委托我辑选的"文化名家丛书".在<清香四逸的柔软时光--文化名家话茶缘>、<舌尖上的中国--文化名家说名吃>二册书中,我拟选入先生的<龙井寺品茶>、<喝豆汁儿>两篇作品.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在英国阿伯丁的一家旧书店淘了一些旧书。有一本书篇幅不大,拿来先读。书名是《中国为统一而奋斗(China Struggles for Unity)》,由企鹅图书有限公司1939年出版。怍者是英国记者、著名东方问题评论家普林格尔(J.M.D.Pringle)。64年过去了,中国的情形已经是天翻地覆,换了容颜。令我感慨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那样  相似文献   

8.
刘云鹏 《经济导刊》2013,(11):87-89
<正>社会学家郑也夫所著的《吾国教育病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与许多空洞无物的议论不同,此书不仅直面教育的诸多要害问题,而且提供了有助于分析和思考的大量事实性信息;此书语言平实,毫无学究气,充满健全的常识,却浓缩了大量的思考。阅读这样的书,我们不可能一目十行,而必须平心静气,因为我们不得不关注作者引导我们去关注的问题,不得不在作者的启发下进行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如果戈登·穆尔不是第一个预言廉价的硅集成电路片会改变世界的人的话,那他作为微型集成电路片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则是当之无愧的。把计算机和电传打字机/传真机从主要地用于政府部门与巨型公司的大型机器变为日常工具和消费品亦包括微型集成电路片革命中。接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在加州圣克拉拉的英特尔公司总部进行一次采访中,向穆尔提出这个问题。“计算机给我的印象是它确实是无止境的。在信息处理技术方面我没有发现任何的限制。信息会大量地自我培育。您的信息越多,您能得到的就越多,您能产生的信息也  相似文献   

10.
不知道是哪个伟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懒人创造世界”。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了我的座右铭。每当有人批评我懒惰的时候,我就用这句话来反击:懒,的确给我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是也给我带来了收获。老妈常说我这是谬论,懒人怎么会有收获呢?过去我不知道,总之现在——网络发达的现代,懒人自有懒人的办法,我今天就告诉你几个懒人的绝招,如果你是同道中人,那可别忘了有好东西要和我分享哦!  相似文献   

11.
刘景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1,(20):320-F0003
黑龙江青年学者李清均同志新作《空间生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一书,最近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列入《中国现实经济热点问题系列》正式出版发行。它是作者历时五年半时间深入研究与独立思考的结果。解读此书,我感到有这样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克莱夫教授,我想了解您的教育背景和您职业生涯的一些闪光点,您能和我们谈谈您的职业兴趣最初怎样形成的吗? 除了数学之外,我不能说我在某方面特别突出。在同辈中,我相对善长于数学。这使得我在最初的受教育阶段十分顺利并最终升入英国著名的拉丁中学,这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有着非常广泛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是一股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仍然有着广泛影响的西方思潮。思考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有助于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克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失误。文章从经济、文化、政治和人的发展四个角度去解读后现代主义发展观,以期使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思路和方式去思考和解决中国现代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阳光散尽 ,万籁俱静 ,在收获的季节 ,夜晚品着香茗 ,忆起1991年在美国采访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N T WANG时 ,与我说的一段话 :“我的学生王乃静博士 ,为人厚道 ,做事勤奋 ,从不怨天忧人 ,总是用乐观的眼光看待这个现实世界……”十几年过去了 ,世界在变 ,中国在变 ,一切都在变。远在美国的N T WANG在本刊发表了《我的九条命》 ,读后给人以做人、做事无尽的思考和启迪。他的学生山东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乃静教授 ,不久前 ,寄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与模式选择》一书 ,让我写书评。捧读王乃静教授的著作 ,内心澎湃如阵…  相似文献   

15.
《时代经贸》2010,(11):104-107
步入琉璃厂青砖灰瓦画柱雕梁的古街,入目皆是书画典籍、文玩宝器,步步都如踏在历史的阶梯之上。这里历来是文人书友汇集之地,嗜书如命的淘书者往来奔波,为得到部好书而欣喜雀跃。然而历经战乱人祸而存世的古书往往失去原貌,有的甚至破烂不堪。在琉璃厂的中国书店肄雅堂里有这样一些人,终日埋首故纸堆,  相似文献   

16.
记不清谁说的,读一本好书如同与大师对话。读了《我的教育理想》后,我仿佛走近了该书的作者——朱永新先生,与他作精神的哲学的交流。既兴奋又醇甜,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提升,心胸得以开阔,理想得以升华,有种说不清的快乐,有种道不明的情愫。在万般感想汇聚笔端之际,唯独有四个字醒目地映入脑海——“精神家园”,于是就此为题,聊表感言。   《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是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先生的新作,是一部耐读的好书。一册在手,研读再三,顿而思,思而顿,思接千载,神通万里,自是人生的一大美妙之境。在书中…  相似文献   

17.
正史蕾(以下简称"史"):赵先生,您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工作程序》中提出科研过程的规则性和有序性。您是在强调治学的规矩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论述?赵德馨(以下简称"赵"):这本书是给研究生讲研究方法的讲稿。他们初次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不知从何下手。我就告诉他们进行  相似文献   

18.
林蓉 《时代经贸》2013,(13):103-106
汪峰,一颗璀璨的音乐之星,在祖国的天空中冉冉升起。您想知道汪峰音乐人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吗?如果想知道,那您就要了解汪峰的生平,汪峰的星路历程,汪峰对摇滚乐的诠释以及他音乐固有的影响力和他音乐的哲学意义。(声明:汪峰先生,您好!我是您的歌迷,我也认为中国需要摇滚乐,您天才的激情和感悟撮撼了我们,所以我就写了这篇文章。如有不到之处,请您谅解!)  相似文献   

19.
说起当年创立携程时的经历,沈南鹏依然激动,"我真的很幸运,能有这样的创业经历,那段时间对我来说其实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有很大收获,而这个过程是任何一家投资银行都不能给我的."  相似文献   

20.
较高的网络权力意味着外部资源获取便利,但其是否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并未达成共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以知识获取为中介变量,以企业间信任关系和知识整合能力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检验网络权力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结果表明:①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②网络权力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知识获取则对技术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知识获取在网络权力影响技术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企业间信任关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网络权力获取外部知识,知识整合能力有助于企业将获取的外部知识转化为技术创新。对于管理者而言,可以从关系网络治理和内外兼修两个方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