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云 《农业经济》1989,(1):30-33
一、土地规模经营的动因、态势、效应辽宁省农村于1982年全面推广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基本上是按人口或人劳结合平均承包土地的。当时实行这种承包办法,顺应农民的要求,克服了旧体制下“大帮轰”,“大锅饭”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都大幅度增长,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农民就业门路的拓宽,农村出现了一批以非农产业为主的村、乡(镇)。这些村、乡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城市郊区和工矿区,以及有特产的山区。在这些地区,原来的“人人包地、户户种田”的平均承包形式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矛盾。(1)一部分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民兼营土地,把种田当作副业,“脚踏两只船,不放责任田”,不想不种田,又不下力量种田,耕作粗放。约20%的兼业户亩粮食产量比一般户低10~20%,有的户甚至弃管撂荒。(2)以种地为主  相似文献   

2.
韩兴江  郑红 《农业经济》1995,(8):24-25,41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广大农民以地为本的传统观念和效益意识不断更新,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农民已开始出让和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最近,我们对大石桥市水源镇新光、新建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形式 新光、新建村既是鲜族村,又是水田村。两村共有2238人,830名劳动力,522户,6130亩耕地。1984年两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人均到户。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1989年出现了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趋势,打破了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局面。到目前,两村有60%的户部分或全部转包和转让出承包土地使用权,转包和转让耕地面积2580亩,占耕地面积的42%。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稳定与创新农民家庭经营组织近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耕地延包30年后,农村资源配置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即一方面农业现有耕地在逐年减少,另一方面,耕地抛荒却在增多。概括为“四多四少”。一是在经济较发达地方,农民不愿种田,不愿多种田,不愿把田种好的多了,像联产承包时那样爱田、惜田、争田种的少了;二是边远山区承包耕地抛荒、半抛荒的现象多了,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少了;三是贫穷落后且耕地较多的地方,只种不管、简种薄收、掠夺式经营的多了,种田讲科学、靠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的少…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随着二、三产业的高速发展,这批剩余劳动力跳出“农门”,务工经商,解决了出路问题。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使一些农户在近年的公开招标承包中投包不到土地,而转移二、三产业又有困难,成为新的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这些农户的生活出路,是当前农村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顺德市委、市政府对这个新情况十分重视,领导亲自带队下乡调查,同基层干部分析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集体经济组织的一个经营层次和相对独立的商品经营者,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两高一优”农业,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土地制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就黑龙江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分别到部分地、市、县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的印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笥,全省农村经济形势是好的,我们所到之处,一个令人欣喜、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现象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一些农民在自学不自学地争取着土地生产的规模效益,并探索着走重新组织起来、互助联合的道路。少数地多人少、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地方,或者非农产业发达、集体经济实力雄厚、领导力量较强的地方,已经开始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多数地方虽然非农产业不发达,均田承包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但是作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初始阶段,家庭经营不变,强化流的功能,达到不同程度的规模生产却是到处可见。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经济发展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村经济发展制度创新的现状  改革开发以来 ,我国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经济发展制度的创新。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农村出现了两次大的制度创新。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极大的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农业生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 1 984年甚至出现了“卖粮难”的问题 ,但这些剩余数量正因土地报酬递减和制度激励递减而不断减少 ,从而产生了新的制度需要。二是市场机制的引入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农村二、三产业获得了大发展 ,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得到很大改善 ,为农…  相似文献   

8.
现实逼出来的办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初,农户承包耕地主要是按家庭人口划分的,同时宣布了15年不变的政策,给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实行这样的土地制度,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应当看到,它是在农村二、三产业和商品经济尚未起步,绝大多数农民还滞留在土地上,为求得温饱而奋争的情况下推行的.农户以承包地作为保障家庭生活和发展家庭经济的主要依托,随着人口的变化,必然提出相应增减承包地的强烈要求.这就需要采取比较科学的方法,对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对土地流转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地流转的探讨付艳娇我国农村进入七十年代未期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整个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近几年来,这种均田承包造成的土地零散分割,农户经营规模狭小,无法实现土地的规模效...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形势很好。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少地方农民不愿意种田。目前,农民对土地的态度:一是多了不要,没有不行;二是把土地当作付业经营。有的农民认为:庄稼人多种责任田,不如外出搞付业赚现钱。但他们又不愿放弃一小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一,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以户均制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极大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已逐渐显现出一些缺陷,作为一种新制度,土地流转是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极好补充。鉴于此,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产生及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土地承包的问题及对策许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农业生产不断上新的台阶,农民生活逐渐改善,充分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但十几年来,在土地承包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它主要表现在:(1)承包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合同管理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对强化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的几点认识赵勇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兴起,出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由此带来了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农村土地流转,既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举措,又...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制度是农村最根本的制度。因此,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1979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土地承包作为家庭联产承包制中...  相似文献   

15.
汤云 《农业经济》1995,(9):26-27
1994年我省农村改革有新的进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日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我省同全国一样,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收益分配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包干到户,按人均承包土地这一土地使用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发[1993]  相似文献   

16.
一、土地经营方式创新的起因和形式黑龙江省从1982年开始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土地分割零碎、分散经营、农户单兵作战、重复投入、粗放耕作、劳动生产率下降等弊端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而且还造成了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病虫害严重、适用技术难以推广、集体经济萎缩等问题。因此,探索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框架内,在保持农户对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土地经营过于分散,不利于劳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提出了农业“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我们要以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特别是直接从事农村工作同志的思想认识,认真调查研究,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经济体制。当前,特别是要在坚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这既符合中央的要求,不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又发展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促进城市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正如有的地方所讲的“农民要增收,必须发展高效农业,而要发展高效农业就应该做到生产技术专门化,生产经营规模化。”“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土地向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先有种田大户,才能农机大户,反过来农机大户又带动了种田大户。”“规模效益主要来自‘多中取利’,种七、八亩田,一亩收入500元,只有4000元,如果种200亩,一亩收入即使200元,也有40000元”。实践证明,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确实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而当前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供选择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根据浙江一些地方的实践,在土地(包括林地)流转方面主要有6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行责任制初期按人(或人劳比例)均包土地的办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分工分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出现了土地向部分经营者集中,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一种“大包干”,在分配政策的操作上,失去了联产承包制的应有意义,而是联田承包,联人承包,没有联劳更没有联产联收,把年复一年、日益增加的农业负担全部集中在田土上,集中在种田人的头上。从事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其收入普遍要比种植业者高,而社会负担相对比他们轻。更不合理的是,不管是“好田”、“差田”,一律按耕种田土平均负担,搞绝对平均主义,而丢掉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中最核心的“产”字,即  相似文献   

20.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如何在第一步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步改革,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出现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何正确认识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它是否具有客观必然性,有哪些形式,怎样使土地规模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