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在中国服装界品牌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杉杉品牌的创始人和缔造者郑永刚发出“创中国西服第一品牌”的誓言,率先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十六年来,杉杉一直作为中国服装界的龙头企业,引领中国服装业的产业方向。1990年提出无形资产经营理念,1992年构建起当时全国最庞大最完整的市场销售体系1994年斥巨资全面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1996年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公司,1998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准的服装生产基地,1999年按国际最优营销模式进行特许经营的改革……杉杉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喜爱的服装品牌,享誉天下。不仅如此,在成长的16年,杉杉还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着中国服装业界先导性的产业理念。从“名牌战略”、“设计师品牌”、到“无形资产运作”,面对后配额时代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今年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郑永刚又率先提出了“多品牌,国际化”中国服装品牌运营新思路。从郑永刚有关杉杉多品牌国际化探索的发言中,我们不仅领略到,先进理念对于一个成功品牌的推动作用,也意识到中国服装企业在创品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误区。今摘其部分观点,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杉杉集团从1996年开始顺应国际服装产业国内服装产业发展趋势,在国内率先实施“多品牌,国际化”战略,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旗下已经有18个品牌,14个品牌公司。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的大舞台上,杉杉集团携旗下22个品牌,以主题馆和品牌群的方式,整体亮相“杉杉馆”,引起轰动。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说,“多品牌、国际化”是适应复杂经济环境新诞生的商业模式,是一种以培育品牌和品牌企业而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在近十年的探索中,杉杉的“多品牌、国际化”实践主要从提升核心品牌、品牌授权经营、兼并收购原创品牌、合作引进国际品牌四个方面展…  相似文献   

3.
陈晶晶 《中国纺织》2003,(10):74-75
若撇开郑永刚,中国服装界的发展似乎没有办法连成一个完整的轨迹;若没有郑永刚,中国的服装界亦将沉寂许多。郑永刚,行伍出身,更喜欢做“元帅”却被业界称为“巴顿将军”,极为认同自身能力却也总被业界质疑。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执掌杉杉的多年时间里,郑永刚培养了业界这样一个提问的惯性,“杉杉又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4.
若撇开郑永刚,中国服装界的发展似乎没有办法连成一个完整的轨迹;若没有郑永刚,中国的服装界亦将沉寂许多.郑永刚,行伍出身,更喜欢做"元帅"却被业界称为"巴顿将军";极为认同自身能力却也总被业界质疑.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执掌杉杉的多年时间里,郑永刚培养了业界这样一个提问的惯性,"杉杉又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中国纺织》2012,(5):92-93
2012博鳌亚洲论坛,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在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上的一番言论再度语惊四座——"作为投资机构来讲,如果只做专业化,这个肯定是错的,民营企业没有真正的准入门槛,所以也只能做多元化。"在如此高端的官方论坛出现如此高调的表态,显然让以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制造业涉及多元化经营多了几分理直气壮的意味。不过,如若将这番表态理解为杉杉甘心丢弃服装界元老的光环,并将其定义为东闻西嗅的投资界资本动物,显然有断章取义之嫌——对于服装业的不离不弃,用郑永刚在多场合提及的服装业"情结"之说无法尽数囊括。CHIC展上,杉杉以近700平方米的展位,携"多品牌、  相似文献   

6.
一句“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杉杉家喻户晓。从1989年开始,杉杉如旭日东升一般迅速崛起于服装界。1993年起,杉杉西服全国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第一;1996年,杉杉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如今杉杉集团,以核心品牌“杉杉”为依托,实施“多品牌、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潘钦栋 《中国纺织》2006,(5):140-141
提到中国的服装强企绝对不能不提杉杉。就在2005年杉杉迎来了丰收的一年.营业额收超过80亿元.服装销售增长25.8%,利润增长59%。 杉杉集团作为中国服装界的“梦之队”,从1998年开始,就开始实施“多品牌 国际化”战略.通过与国际一流公司的组织合作,以不同风格和定位的品牌服装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目前旗下运营杉杉,法涵诗、意丹奴,马基堡等22个品牌,其中包括9个国际品牌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储备了大量了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8.
3月26日晚,北京银泰中心柏悦酒店,著名大型企业杉杉集团举行了盛大的"青春力量——2011杉杉商界时尚之夜"暨"杉杉服装新标识发布会"。正如杉杉品牌创始人郑永刚所言:世界在变,而对于品牌,有种  相似文献   

9.
近日,杉杉企业2007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杉杉董事局主席郑永刚指出,2007年要围绕自主创新、环渤海开发这两大国家战略,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国家理念,确定杉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杉杉股份(600884)董事长郑永刚近日在兴业证券举办的“上市公司老总与基金经理高级恳谈会”上表示,杉杉股份的强项是服装,至少在2010年以前,公司将坚守服装这一主业。 郑永刚说,由于服装行业已进入相对过剩期,服装企业应从过去的推动式经营变为拉动式经营,要在新、奇、特上做文章,以良好的服务和出其不意的推销手段来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11.
何焱 《中国纺织》2007,(7):130-131
宁波杉杉股份6月15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经同意郑永刚辞去董事长职务,并由郑学明接替;同时同意汪建明辞去总经理,由代明华接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2012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上,杉杉以近700平方米的展位,携"多品牌、国际化"阵营再度集体亮相,释放出杉杉丝毫并无撤出服装板块之心,反而将加强服装板块战略化运作的战略意图。而记者对杉杉股份副总裁李启明的采访,也恰恰印证并揭示了杉杉在  相似文献   

13.
今年2月16日,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当时说:杉杉确实想要再突破,但却感觉自己头上已有一个透明的天花板,无从突破。跟伊藤忠商社对接以后,我们要求日方第一批派4个人过来,而且是进入高层。说老实话这是花钱买不来的,我们共享的是伊藤忠在150年当中建立的全球化的意识和网络。眼下,日方派出的四人除中分孝一先生担任杉杉股份有限公司CEO外,其余三位分别负责财务、经营计划、品牌事业工作。进入杉杉已8个月了,他们给杉杉带来了什么?日前,本刊专访了杉杉股份有限公司CEO中分孝一先生。  相似文献   

14.
3月26日上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E1区杉杉展馆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做客北京电视台《财经5连发》栏目,就当前形势下中国服装自主品牌的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杜钰洲会长认为,现在中国很多自主品牌选择了走出国门,在国外开设自己的店面,这从一个侧面来说,反映了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对世界的吸引力以及中国文化创意的魅力。用我们的这种创意来创造出不同形态的  相似文献   

15.
孟杨 《中国纺织》2002,(9):36-41
一项被誉为“开创中国服装发展新纪元”的浩大工程——“人才与品牌工程”8月28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此项由杉杉集团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手推出的活动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经济新格局对人才对品牌的迫切需求而诞生的,得到了业内和媒体的鼎力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中称:这项工程是中国服装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杉杉集团总裁郑永刚携其旗下十大品牌的设计师和品牌经理人在启动仪式上集体亮相并宣布出资1000万元设立“青年服装设计师创业基金”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合作,共同主办一年一度…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是杉杉集团与伊藤忠实现战略合资后携手运作的第一年,杉杉自1998年开始实施"多品牌,国际化"战略,搭上了国际化的快车,呈现出全面升级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日前,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于宁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杉杉集团将公司28%的股权转让给日本伊藤忠商社,实施国际化战略。据日本媒体披露,伊藤忠商社在此项收购上投入100亿日元(约合7.46亿元人民币)。但不愿透露此笔收购的具体金额的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称,此次出售股权的价格并非以市值计算,而是按账面净值转让给日方战略投资者。对于外界评论认为杉杉集团贱卖资产,郑永刚表示,引进全球500强企业主要是为了创造中国式的商社模式,打通产业链的关节,成为产业的组织者。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认为,杉杉集团此番借船出海可以有效降低国际化的成本和风险,对整个服装产业走出去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孟雅丽 《中国纺织》2007,(1):120-121
近来,在媒体上频频见到一个标注是“中国本土第一个服装奢侈品牌”的服装品牌宣传。实际上.这是一个老外带领一群西方的团队,却用中国的设计吸引了全球消费者的中国本土品牌:而在国内市场,许多国内知名的服装企业旗下运作的几乎都是起着洋名的新品牌,更有征“多品牌国际化”的路线下引入和开发将近20个国际品牌的杉杉集团,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第二届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在上海兴荣温德姆至尊豪廷酒店召开全体会员大会,会议总结了以往的工作并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当选上海国际时尚联合会会长,他在大会发言中表示:"相较于巴黎、米兰、纽约、伦敦  相似文献   

20.
服装行业不仅是一个时尚产业,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产业,通过服装来展示和传递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能丰富品牌的内涵,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尤其是对于想要国际化的中国品牌,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应是其精髓所在,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样,一个品牌进入不同的国度也要了解该国的文化,同一品牌在一个国家门庭若市,在另一个国家门可罗雀,也许就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在此,笔者提出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的文化战略四部曲,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