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是富有想象力的阶段,怎样让他们在作文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写作文离不开观察,但观察要讲究方法,要有序,这个序就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然而,是否一开始教师就要把观察方法告诉给学生呢?记得有这么一句名言:“一个差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2.
食品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食品.正是由于食品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每天只要你打开电视,翻看报纸,你都可以看到大量各种各样的食品广告.随意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食品都是他们的主角.那么,这些食品质量到底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 我们还要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食品。正是由于食品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每天只要你打开电视.翻看报纸.你都可以看到大量各种各样的食品广告。随意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食品都是他们的主角。那么,这些食品质量到底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4.
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关。生活离不开关,语文教育更离不开关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里面关的因素,运用各种有限的教学用具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欣赏、理解、描绘、创作美,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5.
高惠茹 《魅力中国》2010,(8X):48-48
<正>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知识。低年级的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  相似文献   

6.
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一定会改变写作文难的局面,每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无论古人今人,无论国人洋人,也无论贵族贫民,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吃。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吃的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遍布上海大街小巷的饭馆酒店也在不断翻新花样,以适应这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我长期在山区村小学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要想圆满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会遇到很多难题的。对于山区孩子来说,特别是作文教学就比较困难。每次作文课的时候,总会听到学生的抱怨:"为什么又要写作文!"这能怪学生的抱怨吗?这时你可以看到他们面对着空白的作文本发呆,拿着的笔似有千斤重。他们不愿意写,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他们不喜欢,是因  相似文献   

9.
张殿文 《发展》2012,(12):122-122
一、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与知识水平,从学生平时熟知感性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鲜活的应用数学问题的生活情境,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  相似文献   

10.
备课构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们都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大多缺少耐心、毅力,更缺乏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材要求,三年级开始学习使用刀、针等简单的工具。作为本阶段的学生,他们到底具备哪些动手能力?通过调查统计:会用刀的孩子百分比是63%,而会使用针线的却寥寥无几。基于课标、教材,以及学生实际,我选择了“...  相似文献   

11.
评判一篇作文的好坏,参考的标准有很多.但究其源头,立意把握得当,一篇作文就有了好的开始.教学生写作文,难在如何让他们理解何为文章的立意,如何进行文章立意.学生写作文,常常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通篇写下来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课文进行示例.例如以孙犁《亡人逸事》为例进行分析,希望学生们能够感受作家是如何通过几件小事、几个小细节来表现一个贤惠而又吃苦耐劳的贤妻良母形象.但学生却说:“我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如此,明明也写细节了,也写事情了,却为什么总是被老师们说立意不够深刻呢?”我也曾尝试过以较为优秀的学生作文为范例,希望他们能够从同龄人的文章当中去学习长处,学习如何突出自己的中心思想.  相似文献   

12.
王平 《改革与开放》2013,(6):153-154,156
在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都是一门基础课。中职生是应用型人才,如何使他们适应现代社会求职和生存的需要,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中职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精心设计贴近中职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就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这一主体需要,课堂的教学环节以及更贴近学生的教法进行相关探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3.
把植物记住     
《今日重庆》2014,(19):94-94
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食物之一。正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太熟悉了,却早已忽略了那些关于蔬菜的身世和趣闻。  相似文献   

14.
生活离不开统计与概率,用实际生活例子教育学生做任何事都要有计划,要考虑经济成本,以数据说话,让概率指导生活,服务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愿所有教师及所教学生生活幸福,人生辉煌!  相似文献   

15.
董振芳 《中国西部》2012,(Z2):64-71
他们,用自己的爱,为没有听力、不会说话的特殊孩子"讲述"世界的美好,点燃着生活的希望。他们,在自己特教事业中,没有厚重的成就感,也没有鲜花和掌声。面对那天真无邪而又不幸的聋哑孩子,就连一声清晰的"老师好",他们都不敢奢望。他们用爱诠释生活。他们,在寂静的校园里,每天将动人的故事延续。  相似文献   

16.
王慧芳 《魅力中国》2013,(19):181-181
每当写作文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愁眉不展,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却无从下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进而喜欢上作文,就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性的课题。面对着学生的写作实际,我也做了认真的思考分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是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7.
食品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离不开食品。正是由于食品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每天只要你打开电视,翻看报纸,你都可以看到大量各种各样的食品广告,随着走上街头,不论是在商场、超市乃至街摊,食品都是它们的主角。那么,这些食品质量到底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8.
黄小珂  西米  小珂 《中国西部》2012,(27):26-29
他们,用自己的爱,为没有听力、不会说话的特殊孩子“讲述”世界的美好,点燃生活的希望。他们,在自己特教事业中,没有厚重的成就感,也没有鲜花和掌声。面对那天真无邪而又不幸的聋哑孩子,就连一声清晰的“老师好”,他们都不敢奢望。他们用爱诠释生活。他们,在寂静的校园里,每天将动人的故事延续。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2012,(21):64-71
他们,用自己的爱,为没有听力、不会说话的特殊孩子“讲述”世界的美好,点燃着生活的希望。他们,在自己特教事业中,没有厚重的成就感,也没有鲜花和掌声。面对那天真无邪而又不幸的聋哑孩子,就连一声清晰的“老师好”,他们都不敢奢望。他们用爱诠释生活。他们,在寂静的校园里,每天将动人的故事延续。  相似文献   

20.
重庆这座有着三千年文明积淀的历史名城,每天都在演绎现代之都的节奏与飞扬,每天都在创造惊喜与奇迹。生活在山城的“老重庆”更是常常惊异着这座城市的熟悉与陌生。他们每次出门,都会发现自己沉淀了数十年的记忆,被完全陌生的现代建筑和完备的城市功能所取代。直辖以来,重庆城市面貌的变化超过了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