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4年,索尼公司以25万美元的巨额外汇从美国威斯汀电气公司购得半导体晶体管的专利使用权,于1995年研制成功晶体管收音机。美国布罗巴公司提出要订购10万台收音机,但布罗公司有附加条件:在索尼公司的产品上贴上布罗巴公司的商标。索尼公司拒绝了这一大宗订货。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索尼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企业集团之一,其属下有几百家小企业和数万名职工,产品行销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大集团,早年发展中却险些陷入一场危险的赌博,幸亏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灵机一动,才使索尼公司化险为夷。1956年初,当时是索尼公司副总裁的盛田昭夫又一次来到美国,为索尼的产品寻找销路。这一次,盛田昭夫带来的是刚刚开发出来的新产品一~rw形小巧的晶体管收音机。身材矮小的盛田昭夫顶着凛冽的寒风,走街穿巷,登门拜访那些销售电器的零售商。然而,这些零售商见到这小小的收音机时,…  相似文献   

3.
1956年2月的一天,日本索尼公司的副总裁盛田昭夫又一次来到美国?这已经是他第一百次跨越太平洋,寻找产品的销路。纽约的初春,寒风刺骨,大街上的行人十分稀少。身材矮小的盛田昭夫带着小型晶体管收音机,顶着凛冽的寒风,穿街走巷,登门拜访那些可能与索尼公司合作的零售商。  相似文献   

4.
一着不慎,录像机市场索尼公司拱手相让 自50年代起,索尼公司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冒风险的技术革新,从磁带录音机到晶体管收音机直至彩色电视机,索尼都获得了成功.但如同能征贯战的关云长也有"大意失荆州"一样,索尼公司在严峻的电子消费品的竞争中也发生过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5.
索尼公司是较早具有国际化倾向和公司治理变革精神的日本企业。进入21世纪后.索尼公司在经营和管理方而遇到了一些困难。从2003年开始,索尼公司全面采用董事会委员会制度,开始了新的公司治理变革。2005年,索尼公司在日本商业巨头中破天荒地做出惊人的创举——聘用美国人斯特林格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索尼的实践表明,国际化经营需要适应国际化的、持续的公司治理变革。  相似文献   

6.
“U”形买卖     
厂家销售产品,一般都是买的越,价格越低,销量与价格成反比。但也不尽然,索尼公就成交过一笔买的越多价格越高的买卖。50年代,索尼公司研制出了第一代晶体管收音机。由于新产品体积小、音质好、便于携带,很快打开了美国市场。一位拥有151家连锁店的经销商看中了这种产品,  相似文献   

7.
盛田昭夫,日本著名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日本公司国际化的先驱。1998年,盛田昭夫作为唯一的亚洲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20位最有影响的商业人士之一。日本索尼公司是实力雄厚的世界级公司。近年来索尼公司发展远远落后于苹果公司,连续四年负利润,创新不足。陷入困境的索尼公司继任者需要继承盛田昭夫的创新理念。销售过时  相似文献   

8.
王静 《企业活力》2007,(7):74-75
<正>在当今世界经济舞台上,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惊人速度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但是纵观历史上的企业并购重组,往往以失败者居多。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国际上大的企业并购案例中,65%没有获得预期的协同效应和财务回报。被并购公司往往成为包袱,将并购公司原有优良经营业绩拖垮,甚至被并购公司重新从母公司中分离出去,例如索尼公司最终将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从公司剥离。美国默瑟管理咨询公司对300多次企业并购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大约2/3的公司并购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9.
逆向定位     
布隆伯格1966年获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进人所罗门兄弟公司任股票交易员。1972年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很快他接手了该公司的股票、贸易、销售业务,之后又接手了信息系统。1981年该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被菲布罗公司购入后,由于他的性格率直,容易得罪人,而被突然解雇,他得到了1000万美元的遣散费。  相似文献   

10.
李小琴是桐庐县丝绸染整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丈夫20多年前失明,女儿正在上高中,家境并不富裕。2003年,收音机里的一则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种1000瓶北虫草,一年可获利2万多元,如果种5000瓶以上,年纯收入可达10万-20万元。2003年3月,李小琴辞去厂里的工作,用买断工龄的1.2万元和借来的5000元钱开始种植北虫草。她在广播中听到,只要在4月5日之前决定种植北虫草,并种植4000瓶以上的种植户,都可以享受免去1500元的技术转让费的优惠条件。为了赶上“优惠条件”,李小琴立马前往“金草公司”参加技术培训,并租房种植4000瓶北虫草。按照该公司的要求,她…  相似文献   

11.
商标的价值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商品的信誉,企业的“无形”资产。 美国特拉华公司“可口可乐”商标价值占该公司资产的四分之三。该公司曾夸口,即使企业在一夜之间烧成灰烬,公司也可以立即从银行贷款予以重建,不伤元气。 美国最大的烟草商菲利普·摩里斯公司,1989年收购了克拉夫特食品公司,商标出价为129亿美元,竟四倍于这家公司的“有形”资产。 上海无线电三厂生产的收录机质量上乘,卖给日本索尼公司每台37美元,索尼公司贴上自己的商标,就要卖80多美元。 因此,企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商标。法国皮里耶集团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2.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不久前似乎已经过时的电子管有可能再度流行。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所属的西部电器公司于80年代后期停止了真空管的生产,因为当时晶体管已经占领了大量市场。现在,该公司决定重新开工其位于堪萨斯城的Westrex电子管生产线,因为高保真音响器材制造商又开始出售电子管放大器了。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于1948年发明了晶体管,到了70年代,美国国内的大多数电子设备都不用电子管而改用晶体管了。1988年,西部电  相似文献   

13.
翻开世界上一些大公司的创业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国际大公司的发迹皆始于小本经营。索尼公司的“滚雪球”经营早为人所熟悉与称道;松下公司的创业同样令人惊奇。说来难以令人置信,松下电器公司的起步资金仅100日元,厂房不过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住人已很紧张,还分出一半来做车间,可想而知空间的拥挤。工作人员除了松下辛之助外,还有两位合作者:他的妻子梅野和梅野的弟弟。就是这样一个三人作坊,由于经营有方,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资金150亿美元,年销售量超过1000亿美元,职工达25000人的世界最大的电器公司。美国企业家佛勒先生的发…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商战中更是得到百分之百的验证。 1982年,美国政府取消了电话电报公司的专利权,允许私人随便购买电话机。这样,美国8000万个家庭及其它公私机构即刻成为电话机巨大的购买市场,此时的香港生产厂商闻风而动,随即将原来生产电子表、收音机的厂子进行转产,全力生产电话机,通过价格、质量优势,迅速抢占了美国市场,成为美国电话机供应大户。  相似文献   

15.
董杰 《河北企业》2013,(12):56-58
<正>日本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单是员工对顾客的服务,同时还有员工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等。日本的企业文化在资本主义各国的企业文化里独树一帜,有其独特之处。这独特性一方面来源于日本人的历史传统沿袭,另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理念。一、日本企业的服务意识1.坚持质量第一的服务。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的发展,必须以品牌质量和完善的服务占据市场,长久以来,日本的企业都是在践行这样的服务。在产品质量上日本人可以做到一丝不苟,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在日本的商场购物根本不需要试用,因为在产品背后早已经过重重把关。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曾经在索尼公司买到一台袖珍的收音机,后来过了很多年收音机出现故障,买主到索  相似文献   

16.
王雨 《企业天地》2003,(5):41-41
芯片加工技术。当年386计算机处理器芯片采用1.5微米工艺,586机采用0.35微米工艺,含有330万个晶体管;Intel公司正在设计中的Merced为2000—5000万个晶体管。预计到2011年,采用0.1微米工艺,处理器主频可达1000兆以上,处理速度达每秒1亿条指令。  相似文献   

17.
可口可乐公司的一贯战略是:保持并提高主打品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可口可乐不惜资金与手段。该公司平均每天要创造共计20万个机会使美国人人都能接触到可口可乐品牌——平均每天耗资100万美元播放的电视商业广告有2000万人观看;平均每天有100万名观众亲自前往、有400万名观众在电视上观看的足球、篮球等各种体育活动的冠名赞助商也是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18.
王悦承 《英才》2004,(6):25-25
25年以前,索尼公司发明了一种产品,使得人们可以随身携带高质量的音频件,那就是随身听(Walkman)。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示     
索尼在创始人井深大、盛田昭夫的带领下,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创下了无数第一和领先技术,包括众所周知的磁带录音机、晶体管收音机、立体声随身听,以及唱片机、CD机、CRT彩电、数码相机等,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据克里斯托弗·沃利等人的研究,美国初创公司平均预期寿命约为6年。美国约有2800万家公司,其中只有4%的公司年收入达到100万美元以上,仅有1.7万家公司超过5000万美元。我国企业也呈现出类似的发展规律,截至2021年8月,中国存续营业的企业4300万余家,98.5%为中小企业。据相关资料,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仅有2.5年。根据胡润研究院2022年的统计,我国现有的独角兽企业仅为312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