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敏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261-262
搞好汉语言文学教学是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系知识文化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这要求民族院校教师加强对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理论方法的实践探索。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言文学课的教学,要注意教学的针对性,发掘教材所选文学文化作品的文化因素,培养累计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同时,要注意教学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原则,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2.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作为文化传播主阵地的高校,必然承担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学当中。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有着较强人文情怀的基础学科,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汉语言文学的意义进行阐述,从社会发展的主流需求、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深化、教育学科的发展规律需求三个方面,解析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最后,对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现况进行总结,提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几点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我国教育事业的今后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4.
汉语言文学是目前职业院校设置最多的专业,其具有就业适应面宽、社会需求量高等优势,得到了相关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与支持.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学者根据目前教学现状,提出合适有效的措施,以便于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个地域语言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地域文明下所隐藏着的传统观念,社会伦常和基本的道德观念等内容。性别歧视就是在语言中常见的一种文化表征。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内容虽然是有历史的、传统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在现代男女平等观念下,应该积极寻求变革。如果依旧固守传统语言习惯中的性别歧视.这必然是不利于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发展和实现的。如果这种语言氛围下的性别歧视不能有效的得到化解和注意,那么纵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推行的男女平等运动,最终都会败给从小所接收到的语言文字的影响。因此需要努力营造出对女性尊重.以及男女平等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6.
汉语言文学教育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尚且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如课程教育理念不清晰、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理论和实际之间脱节、教师教育技能欠缺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如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汉语言文学教育理念、健全汉语言课程结构体系、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学习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技能等.以此来使得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现、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言经济学理论,汉语言经济是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使用人口最多的个别语言经济;它的构成要素与生产上,特色鲜明。分析认识其构成要素与特点,可以为制定汉语言经济发展战略、繁荣汉语言经济、助推汉语国际传播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Santiago Posteguillo的《网络语言学》是一本多角度研究网络语言的专著,现没有中译本。该书首先介绍了网络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然后从技术层面、术语层面、语篇层面、语境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构建了网络语言的分析框架。本文逐章介绍了此书对网络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信息社会人才知识结构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传万 《铜陵学院学报》2005,4(4):128-128,F0003
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面过于狭窄,课程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本文根据信息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提出了信息社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语言是人类认知的结果,网络语言也应属于人类认知的一部分。在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基础上,从隐喻的角度来研究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促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更加优质完成,帮助学生高质量开展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深入分析运用微课实施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提出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运用微课实施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张昕 《经济研究导刊》2011,(21):246-247
如今网络语言已走出网络,日渐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引起了学者和大众的普遍关注。与传统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的构词通过谐音、缩写、形象的符号、重叠、修辞引申义等构词方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14.
浅析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姗 《经济研究导刊》2009,(13):244-245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交流已成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使得原来仅限于网络空间的网络语言也逐渐从新兴语言转而被广泛接受。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最大群体,在推动网络语言的更新与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最为深刻。这就给当前高校的思政工作以思考,如何在网络时代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是理解文化进化、阐释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新理论,模因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单位,具有通过信息交际和交流的作用,同时也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在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要经历四个周期.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特色鲜明的社会方言,因此,从模因论的视角解读网络语言的特色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陈可姣 《经贸实践》2016,(7):205-205
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通过对我国网络语言和外国网络语言在产生、发展、形态特点等方面的对比,促进中外网民交流。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特殊的心理机制,他们正在成为网络语言暴力的施暴群体之一.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网络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因此,针对其表现及成因提出应对策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琼鹏 《经贸实践》2016,(7):204-204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推广与普及,网络语言日趋繁荣兴旺,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分析调查,探索其背后中英语言各自的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的异同,对比中外网络语言的构词、修辞以及使用规范等方面,挖掘出有含义,有深度方便于人们使用的中外网络用语,从而吸取精华,弃其糟粕,营造出一种良好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9.
写作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辛苦锻炼、钻研阅读和专业的课程指导.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国汉语言专业大学生的写作能力肯定会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从就业视角分析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迫在眉睫,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社会需求量较大。个案研究显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建设、学生思维塑造等方面,都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提供了空间:如开设《网络文学》《创意写作》《影视文学》等相关课程,逐步转型汉语言文学师资。建设高校立交桥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拥有了专升本的生源,这为冗余的汉语言文学师资缓解了转型后的生师比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