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主动作出的战略部署。国际经验表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平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应当是,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为此,该用价格杠杆的要用足、用好,该用制度的要建立健全,该用技术的要不断创新,促进增长方式和结构转型,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发展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建设节约型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关键是观念先导,掌握节约的一般规律,塑造节约型社会的观念。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从近期看,建设一个节约型党政机关,带出一个节约型社会,培育出一个节约型社会风气;跟踪管理一批超大型企业,塑造出一批节约型企业典范;全程管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抓住节约型社会的关键领域。从远期看,深化体制改革,建设节约型社会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化内涵式经济增长;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进借鉴移植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对节约型技术的转化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3.
任凡 《魅力中国》2014,(26):225-22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将节能环保的理念引入其中,形成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模式,这是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的,是未来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含义和意义,并对其主要类型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宋违军  王健 《山东建设》2005,(23):40-41
我国人均资源和能源相对贫乏,所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国策。建设节约型社会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建筑业作为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其节约型的发展模式无疑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十分重要的环节。节约型建筑业的内涵包括“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等内容,建筑节能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发展科学技术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斌 《南方经济》2005,(11):10-1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根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特点的适时之举。发展科学技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有什么重大作用?我国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建设节约型社会?本文作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崇尚的节俭美德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了伦理道德支撑。把握其深刻内涵,发展循环经济,合理使用人才和营造政策氛围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7,(166):1-17
建设节约型石油企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节约型企业建设的因素既有企业外部的,也有企业内部的。为促进节约型石油企业的建设,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社会性监管、改善促进节约的财税政策、加强节约的基础技术研发、营造节约的氛围等,还需要在企业内部着力实现经营节约、管理节约、技术节约和结构节约等。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兰 《乡镇经济》2005,(12):32-3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突破我国目前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陆文 《广西经济》2006,(3):29-29,35
按节约型社会要求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工业园区是指一个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群竞争优势显著、功能布局优化的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工业园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一种探索性组织模式,从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加快工业化步伐的非常好的路子。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集中规划.  相似文献   

10.
郭先登 《山东经济》2007,23(1):16-19
建设节约型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性选择。建设节约型城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着力构建新的消费模式,使节约成为国民经济和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建设节约型城市要有观念的创新、制度的保障,其本质是建设创新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常修泽 《产权导刊》2005,(10):21-22
创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新的国策 节约型社会的要点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我个人认为,节约型社会是一种社会的运转和社会的发展模式.我这里有一个模式:总的来说是一个社会的运转和社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节约型社会”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毫无疑问,对大部分国人来说,已经认识到我国目前浪费的严重性和讲究节约的重要性。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是关键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  相似文献   

13.
徐良峰 《杭州研究》2006,(2):7-11,32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央应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重的新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认真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对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节约型社会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措施。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很多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都排在100位之后。除了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国不可能选择别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具体国情就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且利用率低.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节约型社会建设要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节约型政府、立法和观念的完善、更新着手,节约型社会建设才能付诸现实.  相似文献   

16.
谭炳才 《南方经济》2005,(12):10-12
本文认为,要深刻认识加快建设广东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重要性,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形成全民节约的社会氛围。必须抓住重点环节和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式利用,完善政策和法规,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观点     
《宁波通讯》2005,(7):1-1
近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再次向全国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政府机构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织者,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户。这种双重身份下,政府机构也应该是节约型社会的积极实践者、节约能源的模范遵守者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带头人。——闻过  相似文献   

18.
蒋伟 《特区经济》2005,(9):294-295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隐性的矛盾逐渐开始凸显,其中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寻求解决之道。中央适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是总结现代化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节约型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  相似文献   

19.
节约型城市不一定是文明城市,但文明城市必须是节约型的城市。建设节约型城市和节约型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我国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达成的目标与任务之一。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有赖于全社会持之以恒地从点滴做起,将节约寓于各项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0.
陶静坤 《辽宁经济》2006,(11):40-40
在技术创新与扩散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在当代的节约型社会中,节约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决策。任何一个城市,都必须从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把建设节约型城市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