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指出发展西部中小企业集群是大势所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大省,近年来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发展中也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集群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和企业必须要重视集群本身的发展规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集群的发展能够提升区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育是实现中小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这就要求集群内的所有成员都要采取切实的行动来培育区域品牌,建立和维护区域品牌的声誉,提升区域品牌的竞争力,进而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戴世青 《价值工程》2010,29(13):64-65
集群化发展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发展优势,总结了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现象,并从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诚信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持续创新、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健康快速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谈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产业集群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所以产业集群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发展先天不足,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是企业规模小、市场势力弱、融资渠道少、人才储备不足、信息资源欠缺等等,而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正是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尤其在由众多中小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中,各厂商都只是该产业集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各具体企业,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市场势力很强,集群内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有效地避免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先天不足.因此,通过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产业集群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所以产业集群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重庆的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在现代新兴起大量中小企业并形成不同规模的企业集群。本文对重庆市与沿海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作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重庆市企业集群本地特色强,但企业集群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在比较分析重庆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促进重庆市中小企业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从观察意大利、英国等国外中小企业集群和广东、浙江等国内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入手,分析了江西中小企业集群的现状和地位,得出了如何江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初步启示,并论述了江西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部分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通过集群内产业联系、声誉机制与信用成本等形成特殊的企业间制约关系,既可以发挥集群的信用优势、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又可以降低银行的交易成本,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本文阐述了国内外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实践及研究现状,分析了集群融资模式及特征,并以江西省为例,论述了集群模式选择和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学兵 《价值工程》2012,31(31):164-166
产业集群发展的成熟与否表现为产业集群度的高低。产业集群度取决于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设。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困局在于集而不群。集而不群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不足导致产业集群度不高,影响产业集群的发展,制约其竞争力的提升。合理选择产业集群群内的产业组织结构、建立集群内完善的中间组织和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品牌推广传播,可推动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度,解决产业集群集而不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守基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1):232-233,243
西部中小企业要又好又快地发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文章以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为例,简要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卢杰 《企业活力》2011,(2):10-14
研究国外产业集群的经验与做法,对于积极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产业集群大部分也是中小企业组成,这一点和意大利家具产业集群非常相似,对于现阶段的我国有必要借鉴国外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从而把握区域产业发展的一些特性,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已经或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加大扶持力度,以集群化作为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区域品牌对自发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发型产业集群内多是中小企业,单个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非常困难,需要借助区域品牌来提升竞争力,开拓市场。做大集群的产业规模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培育企业名牌是对区域品牌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创新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很多产业集群只是企业的空间集聚,处于集群的初级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特征成为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中知识的来源和企业间传播的桥梁,能够促进集群内外部的技术挤出效应,提升中间服务职能和集群的植根性,且改变集群组织形式。但政府需要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发挥适当作用,既要纠正"市场失灵",又要防范"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6.
刘京文 《物流技术》2011,(3):13-14,75
分析了产业集群实施物流协同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产业集群实施物流协同存在的问题,对产业集群实施物流协同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是内蒙古地区国民经济高效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有效途径和契机。本文以呼包鄂经济圈为例,重点分析了内蒙古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分工与协作,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内蒙古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经济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并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核心企业而形成的关联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型核心企业带动配套型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产生的群体效率、低交易成本是打造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反过来,在实施地域品牌战略的过程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推动大型核心企业的形成,并担当创造企业品牌乃至地域产业品牌的重任,以提升集群声誉和知名度。由于大企业网络创新能力强,创新者的利益能更好地实现,而且创新力更持久、更具有集成优势,所以由大企业网络带动的现代产业集群比传统的产业集群更具有不可动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郑州女裤市场衍生型产业集群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州女裤产业集群是市场衍生型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具有低成本低风险进入机制、自主创新发展机制和承接产业转移自我壮大机制。对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的启示是:依托市场和商贸优势,大力发展市场衍生型产业集群;注重发展"隐性"产业转移,形成具有持久发展能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contextu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fluence their effectiveness.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identifies potential influencing factors, validate the factors statistically, and estimate the factors’ impact on cluster effectiveness. Our results show that among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cluster effectiveness are long-term planning security and procedural trust among the cooperating firms (contextual conditions), formalized rules and sustainable structures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clear goals and tasks (functioning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some determinants assessed as important in the literature do not seem t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effectiveness. Our results not only modify general assumptions in cluster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drivers of cluster effectiveness, but also assist firms and policy-makers in conceptualizing successful new clus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