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敏强 《证券导刊》2014,(48):16-17
11月21日央行意外下调基准利率。在我们看来,此次降息本身对增长的影响可能有限,其影响可能来自信号或信心渠道。我们仍然预计央行将以灵活工具注入市场流动性为主要政策选项来拉低银行间利率。我们认为,短期内进一步下调基准利率以及/或者全面降准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如果大幅走低的银行间利率未能为增长注入动力。则降息降准的概率将会上升。  相似文献   

2.
本刊点评     
6月27日央行发布消息,自28日起定向降准并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后,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分别至2%和4.85%。这是央行自2014年11月启动本轮降息降准“连环组合”以来,第四次降息、第三次降准。央行上一次在同一天宣布降息和降准是在2008年12月12日。专家分析,同时降息降准,历史上并不多见,突出两个特点:一是定向降准,二是普降利率。这两个特点给予了提振实体经济鲜明的信号。  相似文献   

3.
尽管鲁政委预测剔除本次降准之后,2015年还有两次降准和一次降息。但他强调,就降准的必要性而言,今年三次降准远不够。2月4日晚,央行宣布全面降准,从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此之前,业内对降准的期待一直很强烈。在央行宣布降准之后,多位经济学家表示此次降准只是序幕,未来降准、降息将轮番上阵。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采访时预测,剔除本次降准之后,2015  相似文献   

4.
2014年2月5日央行宣布降准,28日又宣布降息。业界普遍的观点是,降准降息之后,市场资金面将进一步保持相对宽松状态,银行理财的收益也会随之下行。对此,有机构专门做了降息对银行理财的冲击调查。  相似文献   

5.
《证券导刊》2012,(27):29-29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央行两次降息,并且都释放出利率市场化信号。我们认为下一次降准也会很快,而近期央行连续进行的逆回购,规模之大已经达到了一次“降准”的效果。近期的货币政策实际是组合拳,逆回购+降息+利率进市场化推进等同时发力。选择动用略超出市场预期的利率手段,我们认为是央行基于直接给经济减压、稳住经济下滑的考虑。对于投资...  相似文献   

6.
面对经济下滑的压力,央行在2014年11月和2015年2月分别采取了降息、降准措施,有专家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类似的措施出现。降息模式启动,投资理财往哪里走?  相似文献   

7.
姜超 《证券导刊》2014,(45):17-17
1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十大举措。对此,我们的观点是:信贷投放空间打开,降准可期、降息延后。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者,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变化与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与盈利能力密切相关.降息降准给银行带来哪些变化?作为银行经营应做哪些准备?根据目前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本文对相关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暴跌之后的股市,遭遇11月CPI达成5年新低,有了通缩的风险,所以降准的呼声来了,最近降准的言论喧嚣尘上。看起来是有道理,尤其在前一阵降息之后,降准那是肯定要降的,只是该不该现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白利倩 《理财》2015,(4):17-18
从2014年年末至今,政府已两次三番地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是降准就是降息。有人说,这是中国恐将面临的通缩压力。通缩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1.
钟正生 《证券导刊》2014,(21):16-19
当前货币政策之所以选择定向发力,而不是“水漫金山”式的全面宽松,最主要是因为降准降息无法控制资金流向,并会带来融资刚性部门杠杆率的进一步攀升。可以说,央行并未真正放弃推进金融体系去杠杆的理念,只是在宏观经济转弱的背景下,其采用的方式不再像去年那么刚猛和激进而已。  相似文献   

12.
2014年的央行降息,让银行储蓄、余额宝类的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下滑。2015年的资金面会在央行降息降准的背景下继续保持宽松,收益下滑已成定局。面对宏观经济的稳中有降,市场利率的下滑以及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2015年该如何投资才能丰富我们的小钱袋呢?好规划来慢慢告诉你。国债:推荐指数2014年的国债收益3年期的是5%,5年期的是5.41%。但是2015年的国债收益恐怕将降至5%以下,因为2014年底的降息,已经开启了未来一年的降息通道,今年的降息降准会继续。  相似文献   

13.
理财微语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dzlcgw01【四问中国经济走势】1.经济增速将继续"下台阶"?答: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增速将在7%左右。2.房地产调整格局仍将持续?答: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比2014年相对温和,或成为"筑底"年份。3.全面通缩言过其实吗?答:判断为时尚早。4.降息降准势在必行?答:降准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4,(22):33-33
2010年以来大盘三次涨幅超过15%的大反弹均有赖于货币政策的放松与经济回暖。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上从货币政策转向(降准降息)到实体经济企稳存在一定时滞,期间指数可能经历进一步下跌。  相似文献   

15.
对于购房者来讲,应该把握好楼市的变化节奏,赶在短期市场还没有完全复苏的阶段入市购房,选择购房性价比仍然较高的时机入市,把控好降准、降息等“救市”政策短期红利带来的购房“窗口期”。  相似文献   

16.
《银行家》2014,(11)
正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历史阶段时期,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市场希望央行全面降息、降准的呼声不断高涨。考虑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保持定力,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基准利率和准备金的稳定。另一方面,主动作为,通过适时定向降准,SLF、SLO等方式,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外科手术式适时适度调整。从2014年年初至今的调控效果来看,基准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虽未出现调整,但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异常充裕,资金价格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人人贷"2015年8月25日前后的2个月的借款人信息作为研究样本,通过FGLS和Probit模型实证研究降准降息的货币政策对网络借贷平台上创业者的借款利率和借款成功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实施降准降息的货币政策后,创业者在P2P网贷市场上的借款利率显著降低,借款成功率虽然显著上升,但结果并不稳健。东部地区的创业者借款利率更低,女性创业者借款利率更低,信用评级依然是影响借款利率的重要因素,对借款人依旧存在身份歧视。  相似文献   

18.
年内央行可能会更多地使用诸如MLF之类的流动性“微调”工具,并试图加大此类操作对银行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但短期内实施降准、降息等全面宽松措施的可能性较小。市场或许会对央行首次公开承认创设了MLF感到兴奋,但这背后却是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尴尬现实。降息必要性凸显央行在其《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披露“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7%,比上月下降0.12个百分点,比上年12月份下降0.23个百分点”,而二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当前的新风险,在于通缩的进一步显现,预计年内将有两次幅度为25个基点的对称性降息,以及至少三次幅度为50个基点的降准,抗通缩成为今年政策领域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时代金融》2015,(7):14
<正>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随着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颠覆和冲击,旧的经济秩序被打破,房地产作为传统行业要跟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一场O2O平台上的革命。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此次降准不是央行货币政策将由稳健转向积极的标志,而是延续了去年定向降息、降准的逻辑。不搞"大水漫灌"是已明确的政策底线,央行在发布降准消息的同时,也强调了继续稳健的、松紧适度的立场。华人首富、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希望政改方案可以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