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群及其实证分析方法--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产业集群理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根据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轨迹,介绍了不同时期的产业集群理论;然后对当前衡量产业集群的两种方法--区位基尼系数和区位商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以区位商方法对广东省不同时期的主要产业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广东省具有集群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2.
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以浙江嘉善木业集群为例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集群战略日益广泛地被运用于招商引资 ,旨在增强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与粘合力 ,从而促进地方持续发展。浙江嘉善木业集群的经验表明 ,外资能否持续推动地方集群的发展 ,除了受地方制度成本及集群外部效应的影响之外 ,还更取决于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融合方式与程度。在学习能力和企业家精神较强的地区 ,民营企业在外资企业的示范带动和竞争压力下 ,能够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和自主创新 ,增强并突出自身优势。届时 ,外资企业不但能够获得纯经济外部性 ,还能够获得知识与信息的外部性 ,并受此驱动与地方资本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3.
4.
浙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家的视角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企业家对产业集群发展演变的影响不仅表现为其企业自身较好的经济绩效,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地方主体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浙江集群的案例表明,一方面,地方企业家的行为引发外部效应(即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激励地方持续创新;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家通过创建地方产业网络,重新配置地方要素资源,并促进资源、技术与信息在整个地区的流动与传递。地方企业家联盟亦是重要的网络关系,可能导致竞争势力的强弱交替,并引发地区市场结构改变。内外企业家联盟(尤其是与海外投资商的联盟)是推动集群纵深演进的另一重要网络关系,他们共同推动集群技术水平提升、增强集群品牌效益,并引发浙江集群系统效应。 相似文献
5.
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以苏浙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例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需要全球价值链嵌入和耦合的推动,同时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即地方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价值链)也是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这样才能保证地方产业集群在与全球价值链耦合时获取价值链中高附加值、核心战略环节的竞争优势。文章阐述了全球价值链与地方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整合的三种模式,并以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为实例,通过苏(横扇镇)、浙(织里镇)、粤(沙溪镇)三地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来分析在面对纺织服装产业“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如何将全球价值链与进行集群供应链式整合并实现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说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供应链式整合和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所面临的障碍;最后提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简要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狮岭镇皮具产业集群为例.从政策、人才与教育、品牌、产品技术、营销网络等方面探讨产业集群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集合,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协作和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普遍特点是以FDI的集聚为主要发展方式.本文从产业集群的升级理论出发,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低成本型产业集群升级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苏州和东莞两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状的研究,提出武汉光谷利用FDI进行产业集群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企业规模问题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和主张,造成冲突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含混的概念。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企业规模应该从两个相互正交的维度上———企业的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来度量。规模经济来自于横向规模的扩张,而纵向规模的扩张可能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产业集群是观察企业横向、纵向规模一个好的样本。区分企业规模的不同性质,将会使与规模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出现明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产业集群中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所依赖的知识基础的分布性和知识基础的两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交互式学习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交互式学习的结构和组成.最后,以东莞虎门服装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其知识基础的组成和集群中的企业基于不同的知识基础的交互式学习现象. 相似文献
10.
湖州历来有\"丝绸之府\"的美名,但是湖州丝绸产业却没有成为浙江产业集群中的明星集群。本文从产业集群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比较湖州丝绸产业集群构架与一个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架,从湖州市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出发,以拓展产业链和提升产业架构为手段,探讨如何发展湖州丝绸产业,并切实规避产业集群发展中\"盛极而衰\"的致命弱点。政府应合理地招商引资、用文化服务经济,企业应积极地融入环杭州湾纺织产业集群以及自主创新、建立品牌。只有双方各司其职,协同合作,才是真正建立一个完善的湖州丝绸产业构架,才是切实可行的湖州丝绸产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跨区域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产业集群近年来呈现出跨区域扩张的趋势,与此相适应,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也面临着跨区域重构,进而实现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竞争,已不仅是集群产品(服务)层面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依托“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全新产业链的竞争.本文首先剖析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内涵及其特点,接着阐述了浙江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的动因以及途径,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提升浙江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模块化"为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模块化产业集群在价值链形成基础、组织权力结构、协调方式、信息流动、企业竞争方式、知识创新模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与传统产业集群存在根本的不同.产业集群模块化的路径是技术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市场模块化及组织模块化的互动.模块化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组织效率,主要表现为:以功能模块为单元的创新效率,以设计规则为约束的协调效率,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为特征的信息传递效率,以主动创新为导向的低趋同化效率,以交易费用降低为基础的交易效率,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效率.产业集群组织的模块化也会受到来自科技发展水平、产业集群的网络性风险以及模块化系统的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14.
万幼清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8,(8):37-41
产业集群内部知识共享机制其基本内涵为:产业集群内部各行为主体(主要是企业)为什么要知识共享、怎样进行知识共享、如何保证知识共享。这些分别构成了产业集群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的三个方面:驱动因素、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文章对此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集聚的特征,有许多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评析。但从表面的宏观现象来阐述集聚的好处、集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的文章居多。本文试着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及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产业结构剖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是国际资本聚集的直接结果,本文对东莞台资IT企业集群的投资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出口结构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集群的主要特点,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系统研究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于促进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于不同的纺织产业集群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2003~2012年间长三角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借鉴EG和MS的分类,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分析不同集聚程度行业对它们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借用Arellano和Bond的动态面板模型,验证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在TFP增长过程中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TFP的提高,但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并非促进技术效率改进)进而产生影响。各细分行业TFP增长率存在较大差异,中低度集聚行业的TFP的增长率大于高度集聚行业,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高集聚度行业TFP增长率逐渐下降。而且,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将是长三角制造业TFP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集群这一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要路径,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的许多省市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本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对河南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