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继全国放开八个主销区粮食收购市场后,2002年,广西全面启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实行"一取消、两放开",即"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这打破了以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垄断粮食收购的局面,对广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营产生了重大和深远影响,也由此对农发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中,如何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三老”问题,争取地方政府和各部门对农发行工作的支持,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从而保全银行信贷资产是当前农发行面临的重要课题。农发行泸州市分行在粮改中采取积极主动参与,“疏”而不“堵”,“严”而不“死”,“扶”而不“弃”的作法,妥善处理了粮改中的各种矛盾,实现了“企业减亏、财政减负、银行增效”的改革目标,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产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对粮食购销企业以及农发行履行职能,特别是信贷管理带来了新的影响和要求,笔结合实际,就如何适应加入WTO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加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努力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4.
粮食购销市场化与政策性信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购销市场化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迅速推进,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管理增加了新的内容,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适时调整、完善信贷政策是农发行应对市场化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当前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自2001年8月份以来,各地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趋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保护价收购基本退出、购销价…  相似文献   

15.
林兴 《海南金融》2003,(5):33-35,29
农业发展银行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关系是国家指定的特殊银企关系,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强制性和依附性。本文对这种特殊银企关系进行简述,回顾两者之间关系的变化过程,分析存在的矛盾,提出构建良好银企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究中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与粮食产出间的关系。首先回顾了1978年以来的粮食购销制度变迁,并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然后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对粮食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显著影响粮食产出。而且2004年开始的市场化改革对粮食增产的效果最为明显。文章的最后还就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粮食市场化改革给农发行经营和信贷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转型期内,农业发展银行要履行好现阶段职能,充分运用信贷手段和自身优势,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方面起信贷保证作用;在粮食市场化改革方面发挥引导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化信贷监管,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在信用咨询和信息服务方面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努力构筑粮食流通领域的诚信机制,营造银企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