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以下简称"广州分行")在总行"数据集中,资源整合"的方针和建立两级数据中心的总体部署和指导下,采取全省集中模式,建设了基于Web的省级OA系统应用平台.随着省级OA系统的推广应用,如何管理好省级OA系统,成为广州分行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省会分支行按照总行“两级数据中心”战略规划纷纷加紧省级数据中心的建设,积极按照数据集中和资源整合的工作思路建设各类信息应用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本文将结合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一些实际情况,就如何利用有限的分支行科技人力资源进行省级数据中心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方面的问题,提出一此见解。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银行总行、省会两级数据中心信息化战略布局的深入,数据集中和资源整合力度将不断加大。2012年人民银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对基层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省级数据中心模式下'基层人民银行科技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日显突出,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金融电子化》2014,(11):62-63
正近年来,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在战略部署、系统建设、行业指导协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数据集中、资源整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建设了总行、省级两级数据中心,先后在货币发行、征信、国库、金融统计、反洗钱等领域实现了数据大集中,为人民银行高效履职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数据集中后,如何有效利用和展现这些数据就成为央行数据中心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一、数据深度应用概述数据深度应用是指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依托数据仓  相似文献   

5.
9月25日下午,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柜面业务系统成功上挂总行数据中心,历时3年的建行数据集中工程(DCC)宣告完成。数据集中是支持建行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业务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央行开始建设两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集中,各种信息系统逐渐向总行与分行集中,业务系统的运维工作逐渐向上级转移,基层央行科技工作的重心也随之发生很大的改变,面临着新问题与挑战。因此,基层央行科技部门如何在数据集中背景下建立一套有效的科技服务机制,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数据集中和资源整合是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2005年度人民银行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资源整合与数据集中的步伐,逐步实现省级乃至全国的数据集中。数据集中后,地市以下分支机构原则上不再进行数据处理,业务开展将以内联网为基础,围绕两级数据中心的框架进行,这样计算机安全工作和以往相比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康文  王平 《时代金融》2014,(5):262-263,265
<正>"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提出了数据集中与资源整合的信息化建设原则和两级数据中心(总行级、省会城市级)的总体布局,按照这样的发展战略,至"十一五"末,全行实现了货币金银、征信、国库、金融统计、反洗钱等业务应用的全国数据集中,支付系统、账户管理、财务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的省级数据集中。在此基础上,2013年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中国建设银行各一级分行陆续完成了各自的数据集中工作全行数据处理中心缩减至38个.同年,建行总行决定基于在上海、深圳两分行投产的新一代柜面业务系统,开发全行统一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版本DCC-CCBS,并先期在上海和北京建立总行数据中心,开始实施全行数据集中工程.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业务系统正在逐步集中到总行和省会中心支行两级数据中心,数据集中后基层央行信息安全出现新的情况,信息安全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末以来,银行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调整,各家银行陆续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数据集中工程。在此过程中,基层科技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面临怎样的转变,我们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以此为视角,就数据中心体系下如何实现科技集约、协同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按照“数据集中、资源整合”信息化发展战略和建立“两级数据中心”信息化布局的要求,完成了人民银行办公网和业务网的物理隔离,实现了信息根据不同来源的分网传输处理,逐步形成了“两地三中心”的安全运营布局。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省级数据中心基础平台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数据大集中工程和核心系统的统一建设使人民银行的科技应用水平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中总行信息科技“走集中、统一道路”的战略部署,河北中行于2000年5月22日正式启动大集中工程,截至2001年4月21日,历经11个月完成了全省680个储蓄网点、143个支行以上级会计网点主要业务数据的大集中,全省由原来的11个数据中心缩减为1个。在全国中行使用ES/9000主机的13家分行中,除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深圳特区分行外,河北中行在省(区)分行中第一个实现了全省一个数据中心的目标,比总行要求时间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省内中心上收的工作。大集中不仅加快了业务发展速度,而且对该行进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响应人民银行科技司提出的建立两级数据中心(即总行数据中心和省级数据中心)的战略部署,各省会分支行紧锣密鼓地推进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在机房建设、系统建设、网络建设、运维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各省初步建成省级数据中心,基层央行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网络是数据中心的基础,随着业务数据的进一步集中,外联机构的大量接入,网络规模日益庞大,网络安全风险也日渐凸显。本文以人行湖南省级数据中心为例,介绍网络结构与业务系统现状,  相似文献   

15.
有效管控IT运维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银行信息化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已渗透到人民银行工作的各个方面,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也日益成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人民银行总行明确了“数据集中、资源整合”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两级数据中心”信息化布局的要求后,对我们的系统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增长快、网络环境复杂、应用系统影响面广等特点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随着人民银行业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为解决信息系统各自独立分散及信息和资源不能有效协作和共享的问题,在总行“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指导下,人民银行各省会分支行纷纷提出建立省级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集中及资源整合的具体目标和思路。使用虚拟化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区域数据中心的技术特点出发,根据数据集中环境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出新要求,对如何建设符合数据集中工作模式的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各商业银行纷纷实施全行数据大集中工程,把原来分布在一、二级分行的业务和管理数据逐级上收,最终集中在一个或多个总行中心,以实现全行业务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适应管理扁平化改革。数据大集中是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在实现数据大集中后,分行(尤其是无数据行)如何转变职能、适应数  相似文献   

19.
2002年6月,湖北省农行成功地推广了ABIS综合应用系统,实现了全省数据大集中,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共享和管理。4年后的今天,湖北农行将实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数据集中,即数据上收到总行。2006年5月12日,该行ABIS、AIPS、IBS、BIBS、CMS等系统将一次性切换到农总行数据中心,实现总行运行中心集中控管的全国省级分行数据大集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核心业务数据从省域数据中心集中到全国数据中心,银行业务系统实行全国统一版本、统一平台,系统开发任务将主要集中在总行软件开发中心;与此同时,省分行科技部门也必然进行相应职能的调整,分散的前置系统将逐步集中,外围的程序开发将逐步统一,走集约化科技管理之路。这对市分行的科技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是软件开发的工作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前后台的业务应用系统程序开发已经没有必要。只能利用统一的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