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现实原则确认和计量损益只注重当期的经营成果,只反映已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使当期收益不够全面;同时以实现原则为依据的传统损益确认方法过分重视收益的可靠性,可验证性和稳健性,忽略了及时性。应引进全面的收益概念,改变损益计量观。  相似文献   

2.
全面收益与净收益相比,既具有一致性,又有所不同,全面收益的范围比净收益广泛得多。全面收益采用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多种计量模式,对确认方法、标准及原则等各方面均进行相应改进后,突破了实现原则、体现了适度谨慎原则、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可提供对决策更相关、更可靠的信息,提高收益信息的评价与预测功能,从而使全面收益的确认具有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业绩报告即损益表以实现原则为基础 ,反映的只是以净收益表示已确认并实现的财务业绩 ,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组织纷纷提出改革措施 ,认为业绩是一个全面收益的概念 ,用全面效益代替净收益作为财务业绩报告的基础将是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财政拨款资金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将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规定,除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外,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5.
彭有才  万弢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186-187
从全面收益的涵义入手,介绍了国外全面收益报告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在决策有用观的确定及公允价值的适度运用等条件下,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已具有可行性,并指出了我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最后,论述了我国实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思路,并在现行利润表、权益变动表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企业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要求企业使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但在现实当中,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改进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当期确认法”是一个较为可行的选择,“当期确认法”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作为当期利润表的一个项目列示,同时追溯计算以前各期净收益和每股收益,而不重编会计报表,也不对以前期间的会计报表重新表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产负债观逐步取代收入费用观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和应用,将导致越来越多未实现收益的产生,其确认与分配问题亟待探讨.会计信息主要服务于未实现财富的创造和已实现财富的分配,未实现财富的创造强调效率,注重相关性;已实现财富的分配强调公平,注重可靠性.因此,应逐步扩大未实现收益的确认范围,但不宜对任何未实现收益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企业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要求企业使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但在现实当中,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暴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其实质是在承认追溯调整法合理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增加取得会计信息成本的方法来弥补方法本身的缺陷.为了改进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当期确认法"是一个较为可行的选择."当期确认法"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作为当期利润表的一个项目列示,同时追溯计算以前各期净收益和每股收益,而不重编会计报表,也不对以前期间的会计报表重新表述.  相似文献   

9.
其他综合收益是相对于综合收益概念而提出的,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充分体现了财务报告的改革方向,实现决策的有用性以及综合收益观的有用性。然而我国的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与国际会计准则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基于实现我国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与国际接轨的目的,立足于我国国情,对我国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姗姗 《商业科技》2014,(20):230-230
我国关于“利得”在会计准则和制度方面处于混淆状态,本质是如何确认会计收益。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1号》两种模式下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计算方法、列示项目略有所不同,更导致了误读。本次旨在于在资产负债观下分析是否及如何计入会计收益或权益性交易。  相似文献   

11.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了“财富的增加”的收益概念,形成了经济学收益观。其后,以“收入费用观”为基础的会计收益观产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人们从“决策有用观”出发,运用了公允价值而形成“全面收益观”。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收益报告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收益报告模式,已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我国新准则体现了全面收益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面收益报告的应用。全面收益报告能够体现决策有用观、经济学收益观,报告全面收益更符合财务报表勾稽理论。我国应逐渐推广全面收益报告形式,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促进我国财务报告进一步与国际趋同,推进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除了可根据在当期确认的应交(或可抵减)所得税加或减在当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来确定(若本期和递延的所得税是由在相同或另一个不同的期间直接在所有者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或由购买式企业合并产生,则计入资本公积而不计入所得税费用)之外,还可从会计利润(指税前会计利润,下同)的角度来确定。本文将在系统分析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阐明实际所得税税率与名义税率的关系。明确  相似文献   

14.
邹磊 《现代商业》2014,(15):235-236
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观、收入和费用相配比以及稳健性原则等的收益确认方法并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所以其可信度和公平度等都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质疑和批评。这引起来社会大众对收益性信息准备性的计量的关注,因此,全面收益观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全面收益观落实之后对传统的财务计量的影响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希望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会计收益仍然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结果.会计收益从财务资本保全观念出发,强调已实现收入与相关历史成本的配比,体现的是“收入费用观”.经济收益以资本保全为基础,是剔除追加投资和利润分配等企业与投资人交易之后,净资产的增加额.“全面收益”是一个新概念,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以外,由于其他一切原因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变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的采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已经确认但并没有实现的持有损益(如持有资产和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出现,收入费用观已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净资产价值变化。因此我国会计准则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以后,又逐渐发布了一系列准则的解释及补充规定,引入了综合收益观,这对利润表有很重要的影响,一是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想,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加清楚、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综合收益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二是采用以综合收益总额为基础的指标,或者与净利润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对业绩的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一、企业会计准则回顾与分析回顾2001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内容,关于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中,有关科研费用的部分比较简单,寥寥数语,不够明确。2001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把无形资产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进行具体划分,而统归确认为当期费用,这样的会计处理显然欠妥当。因为在企业进行科研开发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前期研究开发工作都不产生价值,而有的无形资产在后期的开发试用中是会对企业整体产生价值增值与过程收益的,不能笼统的将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都归集为当期费用,而不确认收益,这样对企业整体价值与财务利益将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崔岩 《现代商业》2015,(2):212-213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从准则层面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和列报要求。该准则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本文归纳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处理和列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